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9-15 01:58:20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摘要】音乐教育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方式,因为其在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所以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文章首先对智障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进行了介绍,结合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了音乐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旨在提高音乐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所发挥的功效,从而早日实现对智障儿童的最大程度的康复。

【关键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音乐教育作用

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教师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而在全国的范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音乐教育对于恢复智障儿童的智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智障儿童年龄最小的时候进行音乐教育,那么对他的作用也就最大。所以,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智障儿童的康复概率和康复程度。

一、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

1.在知觉方面,因为智障儿童的感知速度比较慢,因此,智障儿童的感知速度与正常儿童相比反映的比较缓慢,智障儿童不仅是对任何事物的知觉范围小,同时还对感知事物的内容的表达不准确。

2.在记忆方面,智障儿童的记忆速度比较慢,而且记忆的时间比较短,不是长久性的,智障儿童如果对已经记忆下的事物进行反复或者是再一次出现的时候会对其产生扭曲和误解,没有逻辑性思维,且对于事物的识记没有完整性,通常情况下都支离破碎,在联系与应用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3.在语言方面,语义含糊不清。他们经常表现为语言表达迟缓,不仅对于词汇的掌握量较少,而且不能够清晰与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在思维方面,智障儿童往往判断分析能力较差。对于事物不能够完整的认识,对于概念性的事物更是不易于理解,而且对于问题的考虑和分析不能够合乎逻辑,尤其是在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中,基本上是不具备独立完成计算的能力。

除此之外,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也不易于集中,经常分散走神。同时情绪的稳定性也较差,很容易情绪化,有时还很孤僻,经常极度的伤心或极度的高兴,喜怒哀乐不定,而且还缺乏一定的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总体来说,智障儿童的智力、心理与行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协调能力

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较差,行为动作一般情况下不够协调。而采用音乐手段进行康复可以一定程度地锻炼智障儿童的大、小肌肉群,可以对他们的生理缺陷进行矫正。当教师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的康复活动时,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歌曲的播放,这时儿童的视觉和听觉就会得到完美的结合。这种做法刺激了众多的器官,使得智障儿童的大脑、眼睛、耳朵及肢体都能够得到锻炼。因为部分音乐歌曲比较激昂,所以智障儿童的全身可以呈现为一个较为积极的状态,同时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锻炼智障儿童的听觉和反应,可以增强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行为控制恶化协调能力。另外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来进行智障儿童的肌肉和呼吸的放松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对乐器进行有节奏的拍打,然后让智障儿童根据教师拍打的节奏进行踏步行走。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对乐器拍打的节奏或加强对重音节奏的拍打,并要求智障儿童按照教师拍打的节奏进行踏步前行,并要求踏出重音。教师这样对节奏不断进行变化,智障儿童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加强智障儿童对节奏的把握,增强儿童对音乐节奏的记忆,同时还提高了智障儿童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智障儿童的感知辨认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智障儿童的感知能力。在对智障儿童的音乐康复训练中,很多儿童歌曲都是描述小动物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小兔子、小花猫等毛绒玩具,让儿童们摸一摸,使其对该动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歌词可以使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从而加深儿童对动物的认识;最后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辨认,这样听声识物的音乐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可以扩展智障儿童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记忆与表达能力

对事物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能够加强智障儿童的记忆力,但往往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的练习,不仅不能够加深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反而会使智障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恶之感,而音乐的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音乐本身就具有多变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它能够深深地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比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个交响童话时,教师第一遍可以只是让儿童进行讲述,使其对童话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第二遍播放时,教师可以要求儿童对交响乐中的长笛、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进行辨识;而第三遍播放时,就可以要求儿童对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记忆。然后可以选择在儿童中开展《彼得与狼》这个童话故事的演讲比赛,这样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儿童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刚才记忆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康复形式,不仅加深了智障儿童的记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智障儿童的文明行为

智障儿童心理状况很难把握,经常表现出较为诡异的行为,出现不遵守秩序、随意乱动等现象,有时甚至会说出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语言,而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教学就会很好地缓解这一现象,而且能够有利地培养智障儿童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当儿童学习《你好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开展根据歌曲中的歌词,与各个小朋友之间进行握手问好的活动。在这种音乐氛围中,不仅加强了儿童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还改善了儿童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智障儿童虽然与正常儿童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采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来最大程度地弥补他们存在的缺陷。音乐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加大音乐教学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使用,大力研究和发现更先进、更完善、更适合智障儿童的音乐康复法,为智障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康复和成长,从而更好地推动智障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晔.浅谈音乐教育和智障儿童康复训练[J].北方音乐,2013,12:133.

[2]陈川帆.让音乐跳动在智障儿童的心弦上――浅谈音乐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A].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13:3.

上一篇:凯撒股份:并购标的财报真实性存疑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