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班级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刍议

时间:2022-10-19 07:28:14

智障班级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刍议

走访智障班级,常有老师说:“这个孩子没治了,整天在学校捣乱,一会儿是打架,一会儿是骂人,要不就是上课大声讲话、贫嘴……”这些不良行为实际上是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智障儿童的定义中得到启示。

所谓智障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这里的“适应行为障碍”,也就是与正常人的行为相比,智障儿童的行为有些异常。特别是低年龄智障儿童,这些异常行为表现更多更频繁,如上课吸吮手指、咬铅笔、咬书、吃橡皮、吃纸、吃书、随意大声讲话、大喊大叫、用头撞桌子撞墙等。针对低年龄智障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可以运用什么方法矫正呢?在此,笔者提供几种实验过的行为矫正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法

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法目标是要减少不良行为,并且当行为以一定低比例或时间发生时,给予强化,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量不断减少。例如:小明在上课时有咬手指的习惯,一节课咬手指的次数多达30次。若运用此法进行矫正,可以规定其在一节课中咬手指的次数减少到20次,他就可以得到一次强化,即可以得到一个强化物。

在行为矫正中,强化物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设计一张或两张强化物问卷调查表,把该儿童喜欢的东西或老师的表扬,抚摸或自由时间等都逐项列在表中,让儿童选择某一种或几种他最爱吃的、玩的东西,对每一种东西的喜欢程度如何。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哪一种东西是他(她)的强化物,同时,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注意一个原则,即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法包括三种具体的使用方法,根据低年龄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可以选用其中的两种方法来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即低比例区别强化法和零反应区别强化法。

(一)低比例区别强化法

其含义是指强化只在行为(或反应)以低比例发生时给予,那么以后的行为(或反应)将以低比例发生。运用这种方法,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有一些行为是可以容忍的;②这些行为越少越好。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是很难一下子就消灭的,而且也不必要完全消灭,可以允许它以低比例水平发生。低年龄智障儿童上课乱讲话、做小动作、咬手指头、咬书、用手搓揉头发、撕扯衣服。针对这些不良行为,如何具体运用低比例区别强化法来矫正?

例如某智障班同学南南上课不停地大声讲话,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在行为矫正中对此行为首先要下一个定义:上课时除了老师要求回答问题的话语,其余均属乱讲话范畴。

其次,要对南南的乱讲话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同一个班级的各个任课老师可以在各自的课中进行观察、记录不良行为在一节课中发生了多少次。这种基础阶段的观察、记录的时间一般为5~7天,有的要长一些,直到每次记录到的某个问题行为发生的次数或时间基本趋于稳定。然后,把每个人观察、记录到的情况进行对照,把它绘成一个曲线图,这个曲线图的横轴为观察的时间,纵轴为每次观察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制成图目的是和矫正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最后,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确定具体行为矫正方法。针对南南这个例子,我们确定,运用低比例区别强化法矫正他的乱讲话行为。在基础阶段观察、记录到他每节课乱讲话的次数达25次。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规定若南南在一节课中乱讲话的次数低于15次,他就可以获得他最喜爱的巧克力一块。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一周,到周末把实验情况(观察、记录)绘成一个曲线图,并与实验前的情况进行比较。

第二阶段。规定若南南在一节课中乱讲话的次数低于5次,下课后可以获得一块巧克力和老师的表扬。同样,程序执行一周后,将观察、记录到的结果绘成一个曲线图,并将之与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三阶段。规定若南南在一节课中乱讲话的次数不超过1次,下课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强化物,程序持续一周后,将实验的结果绘成一个曲线图,并与第二阶段的情况进行比较。

第四阶段。实验结果巩固阶段。若南南一节课中乱讲话的次数趋于零次,下课后他就可以获得一个强化物。并将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图与前面的情况进行比较。

第五阶段。要求同第四阶段。

后面两个实验阶段的结果完全巩固以后,逐渐延长了强化物发放的时间逐渐撤除强化程序。此实验追踪观察,效果很好,不良行为没有重复。

若实验程序撤除后,过了一段时间,被矫正的儿童又旧病重犯,可以将矫正程序再执行一次,而且这一次的时间要延长一些,直到真正巩固为止。

(二)零反应区别强化法

其实质是指在一规定的时间内若不需要的行为(即要消除的不良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这种程序比较适用于要彻底消除或可以很少发生的不良行为的矫正,如低年龄智障儿童乱发脾气、多动、打架、骂人、乱扔东西、上课用手不停地拍桌子、嘴巴不停地发出响声、怪叫、不讲卫生等。

例如:用零反应区别强化法消除低年龄智障儿童小明的乱发脾气行为。

首先,为此实验程序准备一秒表(或计时钟)。然后进入基础阶段的观察期,时间为5天,并把结果绘成曲线图。在此期间发现小明每次发脾气的前后时间间隔不超过15秒。接着设计具体的矫正程序。

第一阶段。要求矫正后小明前后发脾气的时间间隔达30秒。具体方法是:每当小明发脾气时,把停表拨到零,等小明发完脾气,就让停表开始计时。若30秒时间没到,他就开始发脾气,就把停表重新拨到零,直到他发完脾气再开始计时。若30秒时间过去了,小明仍然没有发脾气,就给予强化。这一阶段持续一周,并对实验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里,小明的发脾气行为得到了良好控制,在此阶段适当延长了时间,把时间间隔延长到45秒。同样,此程序执行效果巩固后,在下面的几个阶段里,把时间间隔分别延长到1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45分钟。

尽管此实验程序有很多实验阶段,每一个实验阶段还是要做观察、记录,绘制成曲线图,作前后分析比较,看每个实验阶段效果如何。此案例经追踪观察,表明效果很好。

二、消退法

其含义是指在一确定情境中,儿童产生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即如果某一儿童,在一特定情境下偶然发生的不良行为得到了强化(别人的赞扬、附和、应答及其他强化物),那么,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境,他还会发生这样的行为。要矫正这样的行为,就需要撤除强化物。

首先,找出强化条件。强化因素由开始时老师的表扬转化到后来的老师的一个应答、一举手、一投足……

其次,撤除强化条件。第一阶段,“冷落”他。在课堂上,每当他喊老师时,老师不理他,当他停止喊老师且能持续几分钟时,老师对他投去一瞥、一个微笑、点头等以此来强化他停止喊老师的行为,这也符合智障儿童需要更多的帮助、的心理特点。第二阶段,当他在课堂上喊老师的行为逐渐减少,即能安静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时老师适时地提问,喊他起来回答问题,并表扬鼓励他继续认真听课。经过一段时间,他这种不良行为消退了,同时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行为——认真听课。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在程序开始期间,这样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变本加厉。这时老师一定要坚持下去,过几天这种反复现象就会自行消退。否则,后果会更严重。

除了上述不良行为可以运用消退法进行矫正外,上课时习惯性的举手、和周围同学讲话、贫嘴等也可以运用此方法进行矫正。

三、惩罚法

是指当行为者在一特定的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或损失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这种方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会责骂他、打他几下或把他关在一小房间里,这三种类型即谴责、体罚、隔离都属于惩罚。

低年龄的智障儿童经常有捣乱和攻击及不遵守学校纪律、打架、骂人、破坏课桌椅等。撕书本、拿别人的东西、吸吮手指、食异物……这些不良行为可以运用惩罚法进行矫正。但在矫正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各自表现的不良行为类型、程度选择具体的惩罚方法。

“谴责”是一种信号,警告行为者随之而来的就是体罚或隔离,“体罚”是在儿童表现不良行为后及时施予的一种厌恶刺激或惩罚物,以收到阻止或消除这种不良行为的后果。这里的厌恶刺激包括疼痛刺激和身体的其他感受器产生不舒适感的刺激,如电击、令人厌恶的声音、气味等。体罚的目的是要使被惩罚的儿童为了避免下一次被厌恶刺激,而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隔离”并不是对每个表现了上述不良行为的智障儿童都能用。在采取隔离法之前,要考虑:该儿童是否是孤独症或有自毁行为的儿童,若是前者隔离正是对他的强化,若是后者隔离对他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同时,选择隔离室也应注意:房间不要太大且要有窗口或单向玻璃,以便随时注意他的反应。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撤除房间内的所有强化物。另外,隔离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在运用惩罚法时还要注意:具体的不良行为发生后,要选择具体的惩罚方法;惩罚必须及时、适度,施行惩罚的老师必须保持冷静;惩罚应该和替代不良行为的强化物相结合。

例如小刚是某智障班的学生,具有攻击,总是打架。每次打架后,老师都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会儿他又旧病复发。对此,我们讨论决定用隔离法矫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当他打架后,立即把他关进隔离室,等他安静后把他放出来,并引导他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听老师讲故事,并告诉他,只要他能坚持半天不打人就能得到他最喜爱吃的巧克力一块。这个程序实行一周后,小刚打架行为明显减少。以前他每天打架次数达30次,一个月后小刚打架的不良行为完全消失了,至今未反复。

四、厌恶疗法

是指不良强化物和厌恶事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和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毒攻毒”法。厌恶疗法有多种具体的矫正方法,适用于智障儿童的只有物理刺激法(如用辣椒粉、黄莲汁等个体厌恶的东西作为厌恶刺激物)。运用此法可以矫正智障的儿童吸吮手指、咬笔、食异物以及自伤行为等。

例如某智障班学生小亮课上课下总是习惯性地吸吮右手食指,以至于他的右手食指细小无法握笔写字。据调查,他平时不吃辣椒很怕辣,因此,我们决定用物理刺激法矫正他这种不良行为,选择辣椒粉作为他的厌恶刺激物。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其把手放在嘴里吸吮就给他抹上辣椒粉,并对程序施行进行记录分析。一周后,他吸吮手指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从第二周开始,一旦发现其有把手指送到嘴里的趋势时,就给他抹上辣椒粉。这样的程序持续到他吸吮手指的行为完全消除为止。一年时间过去了,他没有再犯,而且现在用笔自如。

上述四种方法是矫正低年龄智障儿童不良行为最常用的方法。在运用行为矫正法对智障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时,一定要注意:每次施行程序只能矫正一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且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有效、安全、方便、简单、实用,同时从上述四种方法中,我们也能发现:有些不良行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矫正,也可以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智障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此外,程序执行完,不要立即撤除,而是要逐渐地将程序撤除,如:延长发放强化物或施加厌恶刺激物的时间,减少强化物或厌恶刺激物的量等,逐渐过渡到完全取消程序。

矫正低年龄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使用的方法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是特殊人群必需的。同时智障儿童应该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

上一篇:《居民与聚落》教学设计 下一篇:让学生在锻炼中走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