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文化内涵 建设特色学校文化

时间:2022-09-15 11:20:35

挖掘课程文化内涵 建设特色学校文化

双城市铁路中学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其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分局双城铁路职工子弟学校的中学部分,1974年分立为独立中学,2004年移交给地方政府。

学校三个年级共2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231人。在岗教职工93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高级教师23人,中学一级教师43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含研究生课程班)5人;省学科教学能手1名,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2名,师资力量雄厚。

作为哈尔滨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以朱俊丰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学校全体教职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硬软件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做出了特色。

以新课改为契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伴随黑龙江省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该校以创建“学习型学校”和“爱生学校”为主要工作思路,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探索,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一是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学习是学校工作的常态,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条件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海威培训中心联系,定期组织教师到北京学习,学校的中层干部、校内名师、组长、班主任根据北师大的课程设置分别到北京参加培训达58人次。鼓励教师参加省教育学院和市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各种培训,并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与大家共享。

二是挖掘校内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在实施新课程中提高了教师的地位,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在新课程中有了发言权。向同伴学习向自己学习成为该校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安排名师作好示范课和业务辅导工作,使名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得到培养与提升并使所有教师受益。

三是遇到问题不回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在新课程面前大家是平等的,新老教师在同一起跑线上,谁把握住了机会,先走一步就会赢得学生和社会。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成熟起来。学校有良好的研讨氛围,很多问题都是经过大家思考后的讨论完成的。

四是加强新课程的宣传工作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他们采用校刊校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营造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各界都清楚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悬挂课程改革的宣传标语,主管校长分别在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家长会上给家长做课程改革的宣传和动员,让家长、学生了解新课改,认识新课改,理解新课改。这些工作的开展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理解。也加强了学校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

加强新课改研究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双城市铁路中学坚持“办不同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认为学生受到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通过学习和反思,校领导班子认识到高中的学习生活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的终点,他们肩负着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任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应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

一是以分层次教学为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在完成基本课时安排的情况下,利用下午自习,开展不同学科的提高班和基础班专题讲座,解决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和后进生跟不上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分析他们又开发出了关于初中、高中教学内容衔接与过渡、侧重教材与生活、学生的心理健康、特长生培养等方面的校本教材供学生选择。

二是深入开展“英语ABC”教改活动。经过新课程学习,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观。学生已经习惯了走班上课并乐此不疲。根据该校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学校领导大胆提出了“英语ABC”外语教学改革活动。根据学生外语的学习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编入不同的教学班而原有的行政班不动,只有上英语课时走班。在同一教学班的学生的基础差距相对变小,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目的是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三是不断探索模块教学的路子。该校在高一新生刚入学就在体育课开始进行模块教学,在体育课上原有的行政班被不同模块的教学班所取代了。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设备与师资情况开设了乒乓球、排球、轮滑和篮球课。在高一下学期校本课程开始全面实施,课程的安排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语文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和你一起写作文》和《语文现代语法与修辞》中二选一,《心理健康》是要求学生必选的校本课程;高二上学期学生在政治和物理学科中进行选修,下学期学生在化学和历史中进行选修。课程安排照顾到文理学生也和高考内容不脱节,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视野上下工夫。

四是加强合作学习的研究。根据新课程中倡导合作学习的理念,该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组7-8人,每次考试和活动以后进行总结与评价,对取得进步的合作小组进行奖励,实行积分制,本着不比基础比进步为学生的公平竞争搭建平台,鼓励成绩低的小组进步。对奖励结果粘贴出板报,网上公示。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五是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坚持走树名师办名校的道路,他们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并从事教育工作八年以上,在教育教学中起骨干作用的教师通过个人申报、平时考核、民主评议的办法评选出该校的校内名师。学校为名师发放津贴(报刊费等),要求名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全校性的示范课,随时接纳各种听、评课活动,协助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业务培训。学校针对年轻教师比较多的情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热情优势,将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系统规划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有计划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并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学校优先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三年内组织参加一次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的专题培训,学校给优秀青年教师订阅一份报纸或刊物。

六是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师兼职参与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网络办公室和科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和成员都由教师兼职,为年轻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使该校的科研工作走在了兄弟学校的前列,建立了校园网并能及时更新,把学校的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纳入到网络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学校成立的学分管理委员会、校本培训管理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机构均有教师的参与,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009年该校被评为“双城市科研先进集体”,在2010年省组织的新课程推进总结中,该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该校申报的五个哈尔滨市课题全部顺利结题,其中部分课题取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根据该校的工作实际在“十二五”期间共确定十个科研课题,现正在研究之中,2011年该校又被评为“哈市十一五科研先进集体”。

运用新课程理念 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只有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单位质量的提高才能使整体质量上升。他们主要的是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每一节课上,保证不出差课,要求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能面向学生,面向基础,面向常规把教学上的细节做到位。

一是学校不断加强听课检查的力度。为了立足课堂研究教学,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以主管教学领导为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组成听课检查小组随时进入班级听课,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当场打分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的重要参考。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会了多少。以此促进教师加强平时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学领导增加听课的次数与频率,把听课成绩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档案。

二是搞好阶段性总结和考试。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科的作业量,单元验收和月考相结合,单元验收由教师自己组织,提前上交计划学校检查。月考由学年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

三是平时工作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范围。新课程注重过程管理,于是在教师的业务考核中他们把教师的平时工作如教学检查、教学成绩、学生问卷、业务考试、教学活动以及出勤、工作量等纳入考核范围而且占到60%。把教师的业务考核成绩作为评选业务标兵和优秀教研组、优秀学年组的依据。对于获得高级教师资格的可以申报“学校名师”,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工作的老师可以被评为“学校优秀园丁”每学期学校要评选“优质课教学能手”,在新课程实施中表现积极有新思路新方法的可以被评为“双新教师”;对于克服困难出满勤的学校设有满勤奖励奖金。

为学生身心健康 倾情打造书香校园

朱校长经常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时间、场所、资金等方面都予以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学校的学生社团有:学生记者团、文学社、诗社、书画社、摄影社、青年志愿者活动社、计算机社、舞蹈社、学生艺术团、器乐社、足球社、篮球社、棋类社等社团,涵盖了艺术、人文、公益、体育等领域。

在朱校长的支持下,学校喜爱读书的教师组织一个教师社团——“书友汇”。“书友汇”的各位理事担任编委工作他们创办了学校的校刊《三味书坊》。在这里他们相互切磋,他们与经典同行、与励志成功人士为朋、大教育家相伴;他们品位文化,品位书香,品位人生。他们言传身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享受着前人为他们留下的精神食粮,享受幸福的生活,不断提升幸福的指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提高,共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如今的双城铁中已成了家长放心、学生可心、领导瞩目、社会称赞的享有一定声望的学校。多年来连续荣获“哈尔滨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哈尔滨市“一类学校”、哈尔滨市“德育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先进单位”,“ 哈尔滨市先进单位”等殊荣,双城铁中靠自己的实力创出了声誉, 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上一篇:创造世界吉尼斯的吉泥思 下一篇: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