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

时间:2022-09-15 11:01:10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

摘要:客观来说,农村大学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但他们不是天生的弱者。首先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农村家庭、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来阐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影响,再从农村大学生与普通打工者以及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地位的比较和二元结构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从国家、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大学生个人五个方面来破解这一难题。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城乡二元结构;就业难;出路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66-0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也被整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掩盖或是一视同仁。在三农问题中7亿多农民是核心,同时他们也是庞大的弱势群体,而农民的子女――农村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群中的弱势群体。2001年国家计委在《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2005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阶段,入学率将达到15%以上。”[1]这将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入。仅2006年,全国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0万,在读研究生110万,毕业生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40万,在校生1 739万,毕业生377万[2]。随着大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想而知,中国大学生规模会与日俱增。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社会影响

1.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很多有子女读书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重新返贫,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睦,并且使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就业难使巨大教育投资难以回收,使砸锅买铁的家庭崩溃,重新回到贫困线上,也使其他的家庭放弃继续送孩子上大学的打算而是直接让孩子打工。就拿我为例子,我有很多同学高中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的,现在他们家就相当于全家都在挣钱,而他们的支出少,现在每个家庭都有20万~30万的存款。拿我叔叔的话说就是:自从我孩子不上学后我家的钱那是看着往上涨。有孩子读大学呢,则是不停的把钱往外拿,未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回来。在这种强烈反差下,中国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热情会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2.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会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和创新性,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发展缓慢,不能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吻合。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的就业难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社会弃儿感”和无用感,自暴自弃,失去在学校的锐意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需求与保障模式又不健全,农村大学生不敢把自己置身于农村中,怕毁掉前程。如海南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模式衔接不上,在大学学的东西无用武之地和农村人才保障体制不完善,工资低,使大学生们把在农村就业当做是人生的一大赌博,而退而避之。新农村建设由于缺乏新鲜有效血液而发展缓慢。

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与城市大学生就业容易的对比使社会公平缺失,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公正公平合理的社会,人们较合理的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利。但是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农村大学生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层使他们在与城市大学生的竞争从源头(在小学的受教育权和教育资源)到终点(就业权)都处于相对弱势。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农民打工者及其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性

1.农村大学生期望收回教育投资。

在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名农村大学生四年的学费是25 000元~30 000元之间,生活费以每月500元,一年九个月算,四年也是18 000元,从而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3 000元~48 000元。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了使孩子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从社会地层到上层不得不倾其所有去供孩子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养老都交给毕业后的孩子。因此,农村大学生期望从社会中求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偿还债务、赡养父母以及为自己将来打算。从而,他们的就业定位会高于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当代大学培养模式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在农村建功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或者其他农村地区贡献力量,但当代大学培养模式却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大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国家机关,而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则很少,很多农林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是向往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

(二)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相对弱势

1.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也更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比较重视综合能力的用人单位更倾向城镇大学生。2001年,中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生城镇为1 955元,农村为1 041元。由此可知,农村初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的不到60%,虽然这些年国家正稳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牢固背景下,这种鸿沟是很难逾越的。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地区歧视使贫困地区大学生很难去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使在重点名牌大学就读的农村大学生比重偏低,即使有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就读于非热门专业。占较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在非重点院校就读,这一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63.3%。同时,高校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如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其他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更别说农村地方的学生了。这样更使别的大城市中的重点大学效仿实行本地保护主义,优先让本地大学生就读。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更认同“名牌效应”的惨烈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2.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在就业竞争中,城市学生的父母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却无能为力。北京大学“高度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①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而北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学历高,职业越好,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这种现象更使很多单位的招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对普通公民的欺诈,使单位形成近亲繁殖。而农村大学生呢,父母都是农民,属于社会分层中的最低层,占有资源极其少,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一次次败北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怨恨,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3.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学生继续教育难,从而使其竞争力小。农村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或转科三年高教育投资使绝大数学生读本科或专科后就放弃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因为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后已后继无力,急需孩子工作去拿回成本,只好放弃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城市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后绝大多数还有能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

三、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国家要加快破解城乡二元壁垒,加速城乡流动,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二元超稳定结构使中国社会形成最大的两种分层――城市人和农村人,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而只有打破这种壁垒,使二者没有多少身份区别,才能促使乡村与城市获得同等的受教育权,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使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突破城乡二元制结构,突破农村代际传递的前提。而打破这种壁垒的直接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以工促农,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

2.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把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村大学生的收益。就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较好把握就业市场,使就业市场适当向农村大学生倾斜,并且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这种倾斜的有效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服务。

3.学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人才需求。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只埋头怎么赚学生的钱,怎么多建漂亮的教学楼,怎么提高学校名气而忘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时代变化来与时俱进的开设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去建设新农村,而老旧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宜。大学可以尝试开设譬如乡村行政学,乡村社会学,乡村经济学,乡村管理学等,直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4.各种用人单位要完善用人制度和招聘制度,杜绝“姻亲”招聘,在招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大学生缺乏比较好的社会人际资源,只有杜绝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政府、集体企业和各种带有政府色彩的单位实行姻亲制,才会在这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5.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无优势情况下,避开城市大学生,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就业竞争,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农村,去赢取人生。同时政府要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给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工作解去后顾之忧,实现农村与农村大学生的双赢。

四、结语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任重道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发展专项规划[N].经济时报,2001-08-21.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6.

[3]徐海燕,贾晓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出路[EB/OL].维普咨讯hhtp://www.省略.

[4]刘志强.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中国民营企业关键员工流失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