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原创精神加快中医理论和技术创新

时间:2022-09-15 09:55:56

弘扬中医原创精神加快中医理论和技术创新

摘要:中医学对于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以和谐为核心。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研究无不体现在和谐的破坏和重建;历代名医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除了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外,还创立了麻醉技术、灌肠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和导尿技术等,特别是经过数百年实践逐步形成的人痘接种技术在人类免疫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理论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而体制的创新是保证中医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源泉。人才是中医创新的关键,要善于发现中医学中的新的技术元素,借鉴现代动物实验方法升华中医理论和技术。

关键词:中医;理论;技术

中图分类号:1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85-04

中医药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合我国古代哲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宇宙、自然、社会、人体的大智大慧,有效地指导人们防病和治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学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遭遇挫折始于1840年,184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西学东渐,中国文化遭受了创伤,特别是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医药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饱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转眼间,百年余过去,今天,当中国再次崛起于世界的东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复兴,东方文明愈来愈受到欧美国家的兴趣和关注,中医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活的化石、一种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越来越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作为医学科学,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和谐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

和谐是自然、社会和人体美的灵魂,也是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内生存的准则。和谐就像气韵流畅的书法、飘逸卷舒的白云、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就像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人体,无不给人美的享受。中医理论对于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以和谐为核心的。

首先是阴阳、五行的和谐。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指同一事物内部或相关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互根互用,对立消长均是以保持阴阳的关系为前提的,阴阳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矛盾不可调和,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五行之间借助相生相克,对立制约,维持正常的五行生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没有绝对的尊卑高下,而唯有在互相的制约中相生、在相生中制约,才能保证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生生不息,和谐发展。

其次体现在病因方面。中医病因学说认为,人体有病是内外各种因素不和谐的结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六气不具有致病性,正常的情绪变化也不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血运行,而一旦超过了度就是病因,六气太过或不及变成六淫,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过于剧烈持久,就会成为致病的七情,直接损伤人体的脏腑气血,干预气血的正常运行,即为七情内伤。中医治病审证求因。就是要找出原因,消除病源,恢复阴阳气血脏腑平衡,即恢复和谐。

再次,中药的药性理论也体现和谐。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其本质就是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寒热温凉之偏、纠正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使人体保持和谐状态。所以,热病以寒药,寒病以热药是治病的基本准则,即“损其有余”。反之,如果热病予热药,则辛温助热会伤阴,寒病予寒药,则寒凉助湿易伤阳,犯“实实之戒”。当然“寒之而热”和“热之而寒”,本在阴虚和阳虚,应当“补其不足”。另外,治病时药与病证必须对应,剂量也要恰如其分,中医称“以平为期”,否则药证不合即是误治,药少病重,犹如杯水车薪,药过病所,反成药害。五味须调和,五味偏盛太过容易损伤脏腑,如“过食辛,筋脉稽弛,精神乃央”。药物的升降沉浮就是根据药物的作用趋向,借助病势病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邪气在上,因而越之(涌吐);邪气在下,引而竭之(泻下、利尿)。引经报使就是要使药物到达指令的病所,避免对非疾病部位的损伤和干扰。

另外,治则也是和谐的。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切忌除恶务尽,损伤人体正气,最后一分病须食养除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而致和平”就是要恢复机体和谐平衡。这些精神对非药物治疗如针灸推拿、精神疗法如移情变性也是适用的。针推的目的即是调节经络气血的偏盛偏衰,恢复经络气血之平衡;移情变性就是要利用五行理论中七情的生克关系,治疗精神情志疾病,如治疗恐惧,五行理论系“思胜恐”,通过专注思考某一问题,可以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总之,和谐体现在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核心。

2 技术创新是中医理论和临床不断发展的动力

提到中医的技术,人们就想到望闻问切,一个脉枕、三个指头、一把野草、几根银针,仅此而已。“望闻问切”在普通人眼里不是欺世盗名的玄学就是懒于养家糊口的雕虫小技,无足挂齿,这种观念当然是错误的。学过中国医学史的人都会知道,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但中医的技术远不只这些,很多现代医学技术虽不能说直接产生于古代中医技术,但与中医有很深的渊源,有些是在中医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2.1 华佗发明华佗(公元110-207年),生于三国时东汉,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有“外科鼻祖”之称。华佗发明麻沸散,并运用麻沸散实施全身据术。据《二十四史・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则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佗能完成如此难度的手术,水平实属世界一流。后世考麻沸散处方中含有曼陀萝花等药物,具有麻醉作用。因此,华佗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麻醉法的医学家,比欧洲、美洲使用麻醉法还早1600多年。

2.2 张仲景发明灌肠法张仲景(公元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有方书之祖称谓,后人称其为医圣。《伤寒论》中记载导法,“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治疗大便不通,可用承气类峻下,也可用麻子仁丸润下,但必须有其各自的适应症,“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必因势利导,待其欲便时,用蜜煎纳入内,就近而导便而出。相当于现在的栓剂;也可用土瓜根捣汁或大猪胆汁和少许食醋灌入内导便外

出,相当于灌肠通便。

此外,张仲景还记载了心肺复苏法,《金匮要略・杂疗方>救自缢方,“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忿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方法“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饮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此为自缢的急救法,实乃人工呼吸的急救技术。《医宗金鉴》注曰:“……揉胸按腹,摩臂胫屈伸之,皆引导其气之法也。”这与现代医学抢救自缢心跳骤停而用的胸外心脏挤压法相仿。“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亦与现代医学的人工呼吸法相类似。只是当时张仲景没有胸外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这些名词。

2.3 孙思邈发明导尿法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代杰出的医学家,指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把人的生命看得比千两黄金还重要,将其著作命名《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胞囊论载“凡尿不在胞中,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是最早的关于导尿的记载,这种导尿方法适用于男性。

2.4 中医发明人痘接种法免疫学是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而我国医学家发明的人痘接种更是人类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医对天花记载追溯到东汉魏晋时期,从境外传人称为“虏疮”。晋葛洪《肘后救卒方》称之为“天行斑疮”。以后历代均有记载。至于种痘,唐、北宋、明均有相关记载,到清代种痘方法渐臻完善,广为国人接受。《医宗金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说:“考种痘之法,……水苗为上,早苗次之,痘衣多不应验,痘浆太涉残忍,故古法独用水苗,盖取其和平稳当也”。清代有人研究出痘苗减毒方法,即将痘浆减毒6-7次后再接种,毒性最小,安全有效。人痘接种法在中国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后才于18世纪初传人俄、土耳其、英、法、日等国。人痘接种很好地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先安未受邪之地”和疾病脏腑相传的思想,是对中医“以毒攻毒”免疫学思想的有力验证。尽管英国人琴纳1796年发明的牛痘接种最终代替了人痘接种,为人类消灭天花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琴纳发明牛痘接种前一直直接从事人痘接种,换言之,牛痘接种直接来源于人痘接种的启迪是不争的事实。

2.5 李时珍创立动植物分类法 明代李时珍(1518-1593年),毕其一生之精力,阅读参考书籍800余种,三易其稿,撰写《本草纲目》,创立动植物药分类法,该书被翻译成朝、日、英、法、德、拉丁等多种文字,为世界科学界所广泛推崇,日本《药用植物》一书称《本草纲目》“是流传至今最著名的中国医药学名著”。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受到郭沫若、鲁迅和主席的高度赞扬。

3 体制创新是中医千年不衰的根本

中医学的创新不仅是理论的、技术的,还有体制的创新。体制创新是中医千年不衰的根本。

3.1 医生一专多能如战国名医秦越人,习称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科,足迹遍及赵、齐、魏、秦等国,行程数千里,在赵国都城邯郸,他为“带下医”(妇科医生),在东周都城洛阳,他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医生),在秦国首都咸阳,他为“小儿医”(儿科医生)。患者找名医看病很难,故习称看病为求医,名医遍游各地治病谓之行医。中医不能象西医一样分得过细,且要行中为医。

3.2 医巫不同《周礼》把“巫祝”列入“春官大宗伯”,而“医师”则属“天官冢宰”管辖,即将医巫分开。秦国时就有医和、医缓等专职医生。所以,从中医的发展历史看医巫有别,中医决不是源于巫医。

3.3 医师有分工分级和考核《周礼・天官》将医生分为食医(饮食营养医师)、疡医(外科医师)、疾医(内科医师)等,国家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医师以下设有士、府、使、徒等专业人员;对医生的业绩有考核制度,按照考核的结果分为上工、中工、下工,年终依据成绩优劣制定级别和俸禄。

3.4 开展医学教学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已经有初步医学教学,隋代设有“太医署”。唐代的医学教育在组织机构上比较完善,设立的“太医署”包括行政、教学、医疗和药工四部分,“太医署”即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机构。宋代加强医事管理,设立翰林医官院及其它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所以,中医教学历来严格正规,家传是其民间传承的形式。

3.5 政府颁药典设药局出医著 政府还组织编撰医书、药典,如唐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是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比西方最早的药典早800多年。宋代成立了国家药局,负责国家药事管理,编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使中成药加工制作逐步规范。清代由政府组织编写《医宗金鉴》,该书的治法处方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

因此,中国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医疗的组织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有许多的发明创造,按照疾病进行分科,对医生医疗水平实行考核,按照医生等级发给俸禄;政府组织编写药典、医籍,等等,这些举措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多是非常先进的,有些方面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研究、整理、提高。

4 中医学现状之思考

近百年来中医步入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即被现代科学贬斥、被西方医学视为异己的时代,在这百年中,中医经历了种种的坎坷。1919年新文化运动提出,中国要废除封建、废除旧学。提倡科学民主,中医学历史悠久,语意古奥,当属旧学之列。以、余云岫为代表的政府提出“废除旧医案”。意欲彻底消灭中医,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医从业人员的竭力反对,在那个中国时局剧烈动荡的年代,中医药能幸免于难,实属万幸。解放后,医疗政策一度承袭旧道,排斥中医,幸亏中央政府、及时发现问题,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可谓高瞻远瞩。在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中医学在一片口号声中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但是,时过境迁,随着老一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告别舞台,中医中西医结合又拐入了历史的低谷。今天,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浪潮早已到来,其影响比五四时期的科学民主思想对国人的影响更为深远,不同的是今日之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之中国,今日之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防、外交日益强大的中国,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两种景象,中医外环境中,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公开叫嚷取消中医,诬蔑中医,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

象。这是西方科学主义作祟,是数典忘祖。中医内环境中,面对日益强大、武装齐全的西医,中医自惭形秽、委曲求全,逐渐迷失了自我,特别是年轻中医人感叹抱怨者有之,转投他行者有之。更多的则游离在中西医之间,不求潜心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但求西医当先以保身、中医粉饰以谋身,这就是当今中医之现状。

中医是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中医是能治病防病的,就是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医在许多方面也不落后,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思想,迄今仍有深刻的内涵和对现代科学的启迪作用。中医需要继承,这是当务之急,继承的形式有学校、师承和家传,但更要创新,正如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教授在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学习班上讲课时强调的,“家传不等于遗传,家传也需要学习继承,更需要不断创新”,要创新,学校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西医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张仲景对于“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做法持批判态度,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自序中。对“世医多赖祖名,倚约旧方,耻问不学,特无更新之法”极为痛恶。因此,继承只是基础,而创新才是中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如此多的创新为什么没有结果呢,就像人痘接种一样,没有在中国医生手上上升为“牛痘接种”;华佗的麻沸散也没有很好地传给后人、其精湛的手术技术没有在后世发扬广大,使中医的外科技术独步于世界医林;究其原因当然数不胜举,笔者以为主要有4个方面:其一,统治阶级不重视人才,如华佗不愿只服务服从于曹操,遭到曹操杀害,导致其许多宝贵经验失传;其二,中医没有摆脱中国文化约束,历来门派深严,经验互不相传,如唐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时,未窥《伤寒论》全貌,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之语,所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一直是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缺乏相互交融碰撞,影响了创新;其三,经验来源于人,也直接作用于人,对于其机理的研究由于受到体制、伦理等约束,很难深入;其四,技术因素被文化哲学的光环遮掩,没有充分利用当时的科技方法深入研究,结果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5 结语

中医学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落实中医政策,使党关于中医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如中西医并重,保证中医的投入和中医就业人员的待遇,保证综合医院中医人员的比例和床位数量;要立法,以保障中医的合法性、中医治法的合法性;国家要加强对伪中医的治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合法中医的名声不受侵害;要借助中国文化复兴机会,宣传中医,加强中医科普教育,逐渐使我们的年轻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热爱中医、选择中医;要大力提倡和鼓励中医的发展创新,如理论创新、药物创新、技术创新、重大疾病的治法创新;要重视人才培养,鼓励年轻人立志中医、献身中医,培养其中医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其人文科学知识和科学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广泛促进学科交融与合作,积极开展与西医同行的沟通和对话,形成中医药为主多学科参与的创新团队;要重视实验研究,注重数据采集和分析,努力促进中医经验向科学的转化,把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虽然中医发展的道路不甚平坦,但近50年中医药也有值得骄傲的成就,比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疗效显著;针刺辅助麻醉风靡全球,成为针灸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砷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得到全世界学者的广泛认可,等等。事实再次证明,中医药的理论和技术是可以发展和创新的,“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的辉煌不只属于过去,只要努力加以挖掘,还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现在和未来。

上一篇:肝豆状核变性从胆腑论治 下一篇:从“一证多方”探讨“同证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