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CPI上涨的成因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09-15 06:25:43

当前我国CPI上涨的成因分析及建议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

一、CPI上涨影响分析

2007年我国CPI指数出现了大幅上升,其中尤以猪肉价格最为突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研究部署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的相关工作,并制定了具体措施,但是从市场表现看,部分商品价格在诸多宏观调控和措施下依然稳定在了高位。在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CPI上涨过程中,最直接的受惠群体是农民,食品类产业的物价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的上涨)能最大限度地使农民获得直接的生产利润。同时,它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势必会使国家更关注猪肉和其他食物的国家储备,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但不能忽视的是,CPI的持续大幅上涨势必加剧贫富差距,因为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06年为35.6%),物价上涨对于收入确有提高的家庭影响不大,但是对一些低收入家庭则会加重其入不敷出的压力。其次,CPI持续上涨也促进了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带动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典型的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的资金注入,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动荡。再次,食物价格上涨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这有助于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同时也会使得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一向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相对优势有所丧失。最后,CPI的持续上涨很有可能最终演变为一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如果价格上涨的原因单纯就是周期性问题或市场供应失调问题,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这次的CPI上涨显然有更深层次的成因,对此后文将进一步分析。

二、CPI上涨内因与外因剖析

1.对当前理论界关于CPI上涨成因观点的简要评析。

当前研究者对此的理论解释基本契合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不足导致供不应求;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上涨导致处于食物链较高级别的猪肉价格随之上涨;此次物价上涨是由于猪肉产业具有周期性特征,不用特别采取调控政策也会逐渐回归原水平等等。这些观点似乎均有一定的可解释性,但深究之下,则不尽然。

(1)自2007年开始,我国一直处于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环境中,在没有出现以往的“生猪瘟疫”或“劣质猪肉涌入市场”等不利于卖方的舆论导向下,无论相对的还是绝对的,生猪生产都不可能大幅度减产,生产环节不应该成为此次CPI大幅度、长时期涨价的“元凶”。另外,由于猪肉交易市场存在一定周期性,有学者根据历史经验推断:这次物价上涨还没到“峰值期”(应在今年年初期),且此次达到“波峰”用时极短(3个月左右)。

(2)世界粮食市场的涨价早在我国猪肉涨价前就存在,主要是由美国进行了玉米代替燃料计划拉动全球玉米价格引发,造成小麦、大米、大豆等基本农产品价格上涨。但是我国农产品(除了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相对偏低,在粮食市场的问题上,中国是略与世界粮食市场隔离开来的。此次猪肉价格上涨被如此多的人认为受到了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除了某些外国媒体渲染“中国发展抬高了全球农产品价格”外,还因为正逢全球粮食面临储备不足的压力时期,来自国际的粮食短缺的紧张情绪或多或少传到了中国。但是,这种粮食减产造成的暂时短缺在全球市场上仍属于正常周期的范围,对CPI的影响程度有限。从全球范围内看,因粮食价格上涨,世界食品价格在2006年上涨了9.8%,2007年一季度同比上涨了11.6%。而2006年世界消费者价格上涨3.8%,仅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2007年一季度上涨2.7%,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再者,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足,能够应对暂时的短缺和粮食价格上涨,没有充分理由认定是粮食因素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3)关于猪肉生产的“周期性”是猪肉涨价成因的观点,虽然符合经济理论中标准的“蛛网模型”,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粮食储备和生猪、猪肉储备,养猪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适合“自给自足”经济制度下的“蛛网模型”在现代社会是缺乏说服力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生猪生长周期已从9~10个月缩短到5~6个月,按周期理论猪肉价格应在下半年开始回落,事实是不但没有降价,其价格在沿海、北京等地甚至达到了10年来猪肉价格之最。

2.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CPI上涨是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

在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中,作为正常消费品的猪肉价格应随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所以,这是猪肉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长期被抑制的一次剧烈反弹。2006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大幅度提高工资,企业利润大增促使雇主和职工收入增长加快,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达到近年来的新高,现在CPI的上涨是各种原材料、能源、资源普遍价格上涨环境下的成本推动型的上涨。由于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肉价和其他食品价格的上升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甚至恐慌。本该随着国民人均GDP而逐渐上涨的猪肉价格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所以才会在最近猛烈攀升到了历史新高。由于价格上涨存在惯性,而经济政策普遍存在时滞效应,国家的宏观调控从长远看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猪肉价格是以存有大量“泡沫”的形式在上涨,一切外因和供求情况只是这次涨价的导火索,关键是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对猪肉价格进行了调整的结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制度对各方面信息的感知和调配能力大大增加。

3.以流动性过剩为核心的诸多外部因素刺激了CPI涨幅扩大。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必然,但是这次“恢复性上涨”在如此强硬的宏观政策下还是稳定在了高位,以流动性过剩为核心的诸多外部因素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1)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不断加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2006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是由于国内金融市场起步太晚,金融工具种类偏少,大量流动性货币涌入银行和国内市场,增大了央行对冲压力的同时,造成了全社会范围的流动性过剩,除了直接影响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典型代表的资本市场以外,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消费品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外汇储备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也具有乘数效应,且比银行直接发行货币的乘数效应大,也使得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从历史经验看,1978~2002年,我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速为14.94%,而同期的M1和M2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2.29%和24.96%,比GDP的增速高出50%左右。货币供应量更快的增长使得M1/GDP和M2/GDP这两个指标迅速飙升。至2002年已分别高达70.96%和182.42%,远高于其它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人民币升值过快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这种压力不能通过金融市场得到有效排解,最终只有反映到CPI上,而且还使对外贸易优势减弱的压力也倾泄到了CPI上。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以美元为基准)的贬值会造成通胀,但由于中国是个净出口国,而且人民币也不能自由兑换,升值后收入的缺口只有通过提高国内相关产品价格的方式进行补充。这就提高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猪肉和其他产品的价格。中国出口越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就越大、升值速度越快,就必须发行更多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

综上所述,外汇市场和国内货币流动性市场确实对CPI有直观的影响:第一,本国货币升值CPI应该下降,但这里的CPI是“真实水平”的CPI,而我国CPI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所以表现为先升到真实的水平再随人民币的升值而降低;第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部分移交给了物价,这种升值的压力会随着升值幅度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而越来越大;第三,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得流动性过剩。短期内消费者对高额的肉价及其他产品价格尚可承受,价格会在短期内一涨再涨,但是一旦价格涨到难以维持日常正常开支的水平时,通胀已经普遍存在了,并有向恶性通胀演变的可能,因为在CPI上涨带动下,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也会上涨,甚至由过热演变成泡沫。

三、控制CPI持续上涨的对策建议

CPI持续上涨是一系列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调控目标上,政府不可能奢望把物价压到上涨前的水平,因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不是周期性的,它有一定客观性,要在兼顾农民利益下充分利用市场进行供求调节和传达信息。在具体手段上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央行应通过货币政策、中间工具等调控手段继续控制过剩的流动性,最低限度要做到实际利率为非负;稳定房地产市场,并关注股市变化情况,避免国内投资进一步过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避免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在一个社会可以普遍接受的范围内;丰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增加替代品,缓解对猪肉、鸡蛋等热销品的需求压力;避免过度放开人民币汇率市场以免人民币升值过快;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并正确应对国内劳动力价值升值引进外资减少的现实;合理利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分散金融风险和市场流动性过剩风险等等。由于当前我国物价形势严峻,建议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方式抑制通货膨胀。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上一篇:网络时代版权保护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传承千年窑火精神 谱写瓷都审计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