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危害

时间:2022-09-15 05:33:50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好转,中国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所减弱,而反倾销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用来保护本国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以及危害。

关键词 反倾销诉讼 现状 危害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第1款对倾销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如果一产品自一国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我国《反倾销条例》第3条规定:“倾销是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商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而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的本质是价格歧视,而这也就明确了倾销在国际间不正当竞争的性质,为反倾销立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倾销就会有反倾销。所谓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从法律角度来说,“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当局依法对给本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1现状分析

反倾销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救济手段被一些国家滥用,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他国反倾销关注的目标。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

2000年到2012年6月,我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约618起,2000年到2009年的增长趋势很明显,最高时达到77起,虽在近几年,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数量相较于他国仍是很多,并且其减少趋势是否能够保持还不能确定。对比我国遭遇反倾销案件的数量,由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少之又少且呈下降趋势。

纵观世界,2000年到2012年全世界共发起反倾销调查2872起,中国遭受618起,占全世界的21.5%。在2005国外对华反倾销数量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达到27.9%之后,这一比例在今后的今年均未低于25%,甚至在有的年份达到了35%以上,且近十几年间的上升趋势明显,形势极其严峻。

表1所示的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排名前十的国家,共对华发起反倾销708起,占全部对华反倾销(884起)的80.1%。其中就实施措施来说,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和地区实施率在70%以上,土耳其的实施比率甚至高达95%。

表1:1995年 ~ 2012年对华反倾销调查前十名国家、数量及实施措施比率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http:///english/res_e/doload_e/doload_e.htm>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产品种类也逐渐增多。1995年至2012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立案的产品多达17种。如表2所示,是遭遇立案调查的前七位产品,总计750件,占调查总数的近85%。表明了这7项产品出口时应得到特别的关注。

表2:1995 ~2012年对华反倾销调查前前7位类别、数量及被执行率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 http:///english/res_e/doload_e/doload_e.htm>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摩擦不断,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虽有所减少,但仍居世界首位,加之所涉产品种类多、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调查数增多。因此,我们需提高警惕,谨慎对待,摆脱现状。

2危害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且范围越来越广,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作用。

就出口而言,高额的反倾销税使我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能力,导致我国的产品出口减少,对外贸易额也随之减少,以致冲击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减少我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对于单个出口商来说,其出口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使其经营成本增加,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商人和企业必将采取减少出口或改为出口其它产品来适应新的关税政策,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过多的使用反倾销会助长反倾销诉讼,形成恶性循环。某一产品的反倾销的影响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一定时期内消除,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它带来的阴性威胁。

过度地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可能会恶化中国外商投资的环境,最终将不利于外商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且存在着严重的歧视性做法,不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对于中国企业,无论是国营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采取统一对待,而不是区别对待。反倾销的结果使得三资企业逐渐减少或丧失海外市场份额,危及外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挫伤外商对中国投资的积极性,对我国扩大利用外资产生恶性影响。

在2013年世贸组织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在全球的货物贸易额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比美国少150亿。全球贸易处于低位增长的状态下,中国贸易地位继续提升,而这可能将使中国处于更加恶劣的贸易环境,贸易摩擦不断,因此,我们需要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案中有所行动。

反倾销的宗旨是消除价格歧视,维护公平竞争,这是无可非议的。虽被一些国家过度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反倾销作为一个现实已客观存在,然而在当今世界各国利益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情况下,完全的自由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求各国毫无保留的开放市场是不现实的,因此,反倾销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是不可能被废止的,因此,我们需另辟蹊径,积极应对他国对华的反倾销。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遭受众多国家的反倾销的现状而反倾销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情况,我们能做的是从自身自身角度考虑和完善,以避免一些国家对反倾销的扭曲和滥用,避免由于不公平竞争带来的对企业、产业的危害,保证反倾销实施的公平合理。我国企业在遭遇他国反倾销诉讼时应当采取积极地行动,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

参考文献

[1] 胡昭玲.反倾销规则与实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姜明新.土耳其对华反倾销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特点及其成因[J].西亚非洲,2009(6).

[3] 周会青.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影响[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2).

[4] 张建民.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及政策措施[J].进出口经理人,2009(6).

[5] 王胜伟.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上一篇:如何掌握高考论述文的文意 下一篇:岩彩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画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