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低效教学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15 05:33:45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低效教学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当前的中职英语教育仍旧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同时也局限了老师的教学,造成了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低效的现实困境。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编写校本教材及丰富评价手段等方式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低效;对策

中国分类号:H31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英语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将来的职业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中职英语教育仍旧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同时也局限了老师的教学,造成了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低效的现实困境。

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低效教学的原因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存在厌学心理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相比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普遍比较较弱,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学科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其次,英语水平对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小,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上会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英语就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科目。

2、教材内容不适应时展

中职学校没有国家统一的英语教材,教材数十年都没有更新,旧教材的内容已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学校没有校本教材,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基本无关联,教材缺乏实用性。有些教材内容只注重“写”的能力培养,忽视英语本来所应具有的“听”、“说”等方面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3、教师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简单

首先,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局限,目前仍有部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处于“粉笔加黑板”的状态,这样是满足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的。英语更重要的是交际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部分教师习惯于一张卷子定成绩而忽视了口语和听力的考察,这样导向性的评价手段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只注重背书和写单词,只会做题不会使用英语交流。

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低效教学的应对策略

1、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成绩不好,在英语学习上有畏难心理,心理学将这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感”。中职学生在学业方面有着高于普通高中学生的自卑感,这些自卑感来自于成绩上的不断打击,他们害怕被歧视。这些学生也期望在成绩上有所成就,但是努力换来的是挫败,到最后对英语的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教师要想激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给学生极大的尊重和更多的关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不再惧怕学习英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要让学生放下英语学习的心理包袱,建立学习的信心。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根据该理论,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然后再逐渐提升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进步来肯定自己。同时教师可以让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形象记忆的记单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来学习英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有诊断、激励和调节教学过程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可以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调整学习策略;同时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英语教学评价应具备的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将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课堂讨论、访谈、活动记录、学生学习报告、问卷调查、学习档案、记读书笔记、单元测验、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大多是结果性评价,一张卷子定高下,而中职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不高,如果仅仅以某一次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会让很多中职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挫败感,如果教师的评价手段多元化,将“课堂表现、口语交际、平时作业”等都纳入到教学评价中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与自我突破都给予积极的反馈,那么学生就会关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成长而不仅仅只是成绩的提高。

3、更新英语教材

首先,教材的难易程度适中。”现行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材内容偏难,偏深,内容偏多,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难衔接,学生无法接受与他们实际基础和起点相差甚远的教材内容。”[2]如果教材太难、超越了学生的水平,学生在学习上感受到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挫败感,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失去学习兴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如果教材难度太小又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两者都会造成英语教学的低效。教材的编写也应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材的难度应该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完成的水平。其次,教材的编排遵循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规律。英语教材的编写一定要遵循英语学科的知识逻辑体系,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同时应该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来重新整合英语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最后,教材的呈现方式力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与学生的生活和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

三、结语

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学生,更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这对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和发展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李芳.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的新取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刘冬冬.影响中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上一篇:学会倾听“花开的声音” 下一篇: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