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时间:2022-09-28 12:46:04

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实验;兴趣;能力;素养;态度

中国分类号:G633.8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活动开始。”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教学内容为线索,创造性地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是势在必行。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化学实验的直观性是其它任何媒体都代替不了的,被美国化学教材(社会中的化学)奉为信条的彦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因此化学实验是最好的化学教学语言,她能够使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一、设计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开展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只是起到通过验证原理、形象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这样并不能真正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要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就必须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我校一位教师在《铝的性质》的教学中,首先复习了前面学习的钠、镁金属的化学性质,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学习铝的化学性质:Al与H2O、Al与酸、Al与碱溶液(NaOH和氨水)的反应。从实际的课堂情况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基本上能归纳出铝具有的重要性质以及铝的特性,有些学生还完成了老师课前没预计到的实验,比如有一组学生在做铝和浓硝酸的钝化实验时,发现没有明显现象,就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混合物,结果发现了红棕色的气体生成,老师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引导,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钝化现象产生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新时期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其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一是思维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来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的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中有的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法等进行筛选和改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铜和浓硝酸反应”反应装置中,可以用大试管做反应装置,加盖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插玻璃管,玻璃管外接小气球,另一孔插铜丝,铜丝与孔密封且可以自由抽动,整个装置密封性要好,反应时可使铜丝下移到硝酸液面下,观察实验现象后,上移铜丝终止反应,整个反应进行期间不会有有毒气体逸出而污染空气。与原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的环保性更好,同时还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其他的改进方法,让学生课后去设计,给学生留有一定“开发区”,下一节课在班级同学中交流讨论,分享创新成果。通过改进实验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探索、创新能力。

三、分析化学实验事实,活跃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大脑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整理,从而作为正确的有指向性的思想能力,这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基础和核心。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金属钠的性质》这一教学,教材安排了“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的实验。在实验前,为了避免学生“做实验看热闹”的倾向,我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中,学生情绪亢奋。实验后,教师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奇妙的实验现象中进行认真思考:①金属钠为什么浮在水面而且熔化成小球?②小球为何会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③水溶液逐渐变红可验证何种产物的生成?在学生对实验事实、现象分析讨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④钠和水反应为何如此剧烈?⑤实验室应该如何保存钠?⑥用钠与水反应的装置去做“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教师利用这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

总之,化学实验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科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的实验来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把教材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态度也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实验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样,成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势必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中学生必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刘知新,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