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在有完整结构的基础上如何丰富起来

时间:2022-09-15 04:04:09

学生作文在有完整结构的基础上如何丰富起来

作为一位正在教导七年级学生的初中语文老师,最让我头疼的恐怕就是学生的作文教学了。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曾老师给我们讲的作文理论课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作为一个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老师,在教导学生写作的道路上有一个全新的方向。他认为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注重结构,在结构清晰、立意深刻、语言优美中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我一向认为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一篇好文章首先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写文章最重要的是在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结构,就像是工程师的设计图纸一样,在造房子之前先画好框架,必须要有地基(开头、铺垫),前厅(引子),大堂主卧等(主体),最后还得盖上屋顶(结尾)。这样才算是大功告成。

在这个基础上,再修饰语言、设计情节、完善细节,使这个房子更加精致、完美,让学生写作时更有完整的思路和框架。所以,学生写作时必须要先列好提纲,建立文章的整体轮廓,这一点是肯定的。

而我们可以从初中生现在学的文章入手,以学过的典型文章的典型结构和典型写法,加入他们各自自己的想法和语言,肯定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并且,还可引导学生运用同一主题套用在其他不同的主题上,或是运用同一材料应用在不同主题上,以及同一主题使用不同的材料。当然,写作之前还先要打开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展开一个广阔而又能灵活运用的世界。

不过我觉得曾老师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关注语言”是影响教学的废话,这我不敢苟同。学生的生活虽然平乏,可谓是两点一线,但是只有联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作为写作的素材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写作更有思路和感觉。而且,一些生活细节尽管平淡不起眼,也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语言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好的语言也是文章画龙点睛的重要部分。当然,好的语言不一定要是华美的词藻,也可以是朴素简单的,这样更能让文章“接地气”,显得真实诚挚。这些掌控语言的能力也是需要我们平时不停地锻炼才能逐渐成熟的。

“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其实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一直想解决作文中的一个“言之无物”的难题:如何使初中学生的作文在有完整结构的基础上更加丰富起来。

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打开耳朵去细心地听,睁大眼睛去仔细地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地想,然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得耳“聪”目明了。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进行学习讨论、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丰富一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这样以来我们的思维变的活跃了,视野开阔了,作文变得好写了。

我们每天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生活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之中、生活在亲情之中,其乐融融。要我们去刻画一个人物的肖像,显然以上两种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妨叫它“局部雕刻”。

总之,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一篇好文章除了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结构,吸人眼球的标题,一锤定音的开头,回头百媚生的结尾外,还要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体立意等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会语文。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农村语文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阅读、体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