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 欣赏美 体验美 创造美

时间:2022-09-15 03:09:33

发现美 欣赏美 体验美 创造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是学生发现美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语言中的美。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妙用导语,让学生发现文本美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在执教《惊弓之鸟》时,我在开篇就布疑设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侯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了下下来,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地吸引学生带着好奇走向文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文本所展示的美,从而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二、把握诵读,让学生欣赏节奏美

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每次诵读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时感觉语言的节奏。关键的地方简单地提示,如: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让学生把握课文语言的节奏,欣赏其节奏的欢快美,从而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赏识白荷花的美姿。

三、自由放飞想象,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认识美、感受美,是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存在于学生的思维中。而想象则是外界映在人脑中,经过人脑的分析与处理再现的一种人为化的美感意识。

古诗《咏鹅》中所描绘的情境不仅色彩美,而且鹅不停地鸣叫、自由戏水的动态也富有情趣。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动态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边演边读边演边想象鹅的动态美。“鹅,鹅,鹅”——模拟鹅的叫声;“曲项向天歌”——做出鹅高声欢叫时的脖子一伸一缩的样子;“白毛浮绿水”——两手伸展作翅膀,身子一蹲一蹲地作浮动状;“红掌拨清波”——上肢前臂抬到腿部两侧,两手掌有节奏地前后划动作游泳状。这样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结合,在表演中体会了动态的美。

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

四、机智解答疑问,让学生体会幽默美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与教学中各种偶发因素巧妙结合,便会呈现出一种教学机智,而幽默的教学机智往往可以活跃整个课堂。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讲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给你喷洒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招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得多。

五、尊重学生的创造,让学生感受成功美

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不仅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感悟,也是他们不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讨论“老人累不累”、“环境美不美”与“30年后是否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时,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从而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一个学生说:30年后,我们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因为老人豁达开朗,加上天天坚持锻炼,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再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另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喝不到。因为老人生活艰苦,加上他本来就瘦,可能营养不良;况且70岁了,还要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他能吃得消吗?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已经为课堂创造了和谐的气氛,我再适时加以肯定,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

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上一篇: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下一篇:满足学生需要 落实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