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时间:2022-09-15 01:33:10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着过于关注考试成绩、拘泥守旧、忽视教学对象需求等问题,学生存在着厌倦学习、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师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解决的对策:一是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渐的加快,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以后步入社会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要从根本上出发,着手于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改变,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改正,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使学生各种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的现状

(1)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教师对于结果过于关注。很多时候,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成绩的结果过于的关注,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不同时期的进步及努力都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真实情况都缺乏真实性的评估,从而使教学中的侧重点与计划中的不符,使数学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会把主动学习的过程变为模仿式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对数学缺乏思考和体验,只会对学习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遏制了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

(2)过于循规蹈矩,只会依书而教,照书而读。有的数学教师为了怕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难题,选择了在教学过程中讲台上教师讲自己的,讲台下学生做自己的做法,上面的说,下面的听,使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十分的沉闷,使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中无法全心的投入,而教师也没有及时的发现讲台下的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的理解其教学内容,长期以往,就会使教学效率下降。

(3)忽视“备学生”这一关键内容。有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材备课的时候,对于教材的精选以及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提不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忽视了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条件,对于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缺乏必要的关注,从而使教学与学习无法很好地进行融合。

2、学生学习的现状

(1)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很多时候,许多学生都会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对于数学的学习无法体会到其的真正乐趣。对于不会做的数学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反正不会做就算了,对于教师平时布置的一些数学练习也都是应付了事,对于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步骤不够清楚,也没有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解答,缺乏解题的逻辑性,对于要求的解题格式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留心注意。

(2)依赖性强,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因此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教师和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上课的时候,不够专心听课,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感觉与自己无关,不肯动脑筋去想,对于练习也不愿去做。在课后的时候又没有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于学过的知识不愿去复习,也忽视了学习的基础,没有运用恰当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作业和联系都马虎了事,及时教师进行讲评更正也还是无动于衷,对于学习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中的效果。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的初中教学中,很多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甚至还有的是担任跨班教学的工作,往往一个教师会担任几个班的教学,但是,有部分数学教师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的考虑,也没用心去经营和沟通,除了进行教学之外就没有再牵扯到其他关于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正是处于叛逆的青春期,身心已经开始进入到重要的敏感阶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多加关心和注意,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目前在初中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基础。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现代的各种教学媒体,对初中数学教学加以辅助,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说明,增加课堂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充分的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过程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其主动性,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一些讨厌数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的利用好身边和生活中的数学事例来向学生讲解和阐明数学的知识,可以选取与数学相关的一些形象、图形和素材,运用一些有趣的直观手段,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激励,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既有趣又好玩的事情。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之后,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分的认识到应该培养哪些好的习惯,让学生明确到计划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应该怎样进行预习、重点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提供意见。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控制性,能够充分的发挥自我约束的作用。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的帮助,让自己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时候,初中的数学教师在班级中不一定会兼任班主任的工作,但是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牢牢的记在心上。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要积极的为每一个学生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利用课余的时间帮助和动员学生开展学习;在生活中,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的各种问题和烦恼提供正确积极的建议,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但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数学教师来说,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不断地积极进取,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使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白阿妮.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数学周刊,2012(8).

[2]徐学进.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举隅[J].教育与管理,2011(12).

[3]胡晓霞.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0(16).

[4]徐洪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0(34).

【作者简介】

严元德,安康市汉滨初级中学教师.

上一篇:浅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 下一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