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打压下的避税方法

时间:2022-09-14 11:51:43

政策打压下的避税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128-01

摘 要 国际避税地曾是避税者的天堂,一直受到避税者的追捧,同时也招致众多国家的谴责。随着各个国家立法的完善,国际避税地的可运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从单边到多边再到国际合作,国际避税地受到世界的排挤打压,企业将如何面对这场打击战,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国际避税地概念及类型,然后引出就近年来各国对其的打压的措施,最后对企业的处境选择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国际避税 反避税 国际避税地

一、国际避税地的概念及类型

避税地的存在是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活动的重要前提。没有避税地,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活动就难以开展。目前,对究竟什么是避税地尚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最粗略的定义是,避税地是为投资者提供避税机会的低税区。一般认为,国际避税地是指那些提供普遍的税收优惠以及被跨国公司用于经常性避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

一般认为的国际避税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不征收任何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

2.征收所得税但是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如:瑞士、列支敦士登、海峡群岛。

3.所得税课征仅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巴拿马等。

4.对国内一般公司征收正常的所得税。如:卢森堡、荷属安第列斯等。

5.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大量税收协定的国家。根据国际税收协定,缔约国双方要分别向对方国家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预提所得方面的税收优惠。如:荷兰。

正是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率或税基差别,跨国公司一般采用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将财产及所得汇集在避税地所在的基地公司账下,以逃避本国高额的税收,达到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尽管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避税的手段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将避税地作为利润的最终汇集地。跨国公司一般选取不征收所得税或者所得税很低的避税地避税。另一类是把避税地作为利润的中转地。这种操作下,跨国公司能享受该避税地与高税国签订的税收协定对某些所得的优惠规定。很显然,荷兰、瑞士是非常理想的利润中转地。

二、相关国家打击国际避税地的措施

随着各国税法的完善,避税地已经大大的损害了高税国国家的利益,造成大量的税款的流失,所以近年来打击避税地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单边协议:2009年3月,一份名为“反避税地法案”的文件提交给美国国会讨论。拟议中的法案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修改美国受控外国公司规定,二是堵塞离岸股息支付的法律漏洞,三是提高消极外国投资公司的税务报告要求。

双边协议:美国在其国际税收协定范本(2006年版)中列入了第22条“利益限制”,即对可享受协定利益的缔约国居民必须满足各种条件。

国际合作:在2009年4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各国发出公告:“对采取行动抵抗不合作行为,包括避税。我们时刻准备着通过制裁,来保护公共财政和金融系统。”

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我国的反避税工作仅在转让定价领域展开。虽然转让定价问题大多与避税地相关,但是毕竟不是针对避税地的专门立法。随着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我国反避税立法发生了巨大变革,转让定价、预约定价协议、资本弱化、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一般反避税规定等均被纳入立法体系。其中,受控外国企业和一般反避税规定直接以避税地为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本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第九十二条进一步解释了“避税安排”的具体内容,包括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避税和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如果纳税人利用信托等方式向避税地转移财产、在避税地注册以改变居民身份等方式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活动时,也可能会触发我国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调查。

三、企业的处境选择

随着国家对避税的打击以及立法的完善,避税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避税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在追求其经济利益和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当中不可为一时的利益铤而走险,要有长远目标。如果企业要对自己的运作做出合理的以避税节税为目的的行为,那么企业必须有较强的法制观念,熟知包括税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及其运作程序知晓其中的利弊、长短,正确掌握合法、不违法与违法的临界点;不会公然挑战税法,而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为了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税收秩序,国家可以立法制定反避税措施,税务机关也有权对纳税人依法进行“特别纳税调整”;但纳税人也有权在不违反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追求包括税收利益在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毕竟各个国家的法律不是完善的总有一些漏洞,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避税节税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现状,但是法律又是在不断地完善当中,企业应该理性看待避税,不要被避税带来的眼前利益所诱惑,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以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优势。

参考文献:

[1]盖地.避税与特别纳税调整.财务与会计导刊.2009(02).

[2]葛长银.谈国际避税地的节税技巧.财务与会计导刊.2010(03).

[3]林克勤.境外企业所得税征管的难点及对策.财政与税务.2008(04).

[4]罗宏斌,周红梅.浅谈企业并购中的避税与反避税.财政与税务.2006(02).

上一篇:浅析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 下一篇:浅谈增值税核算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