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虚估历史论文

时间:2022-09-14 07:06:55

唐代虚估历史论文

【内容提要】虚估和实估是理解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关键问题。传统意见认为实估系市场的实际物价,虚估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本文以为虚、实估起源于虚、实钱,以实钱估价物品为实估,以虚钱估价物品为虚估,其中,实估是稳定的,而虚估则时常变化。虚、实估之间的差价实际上就是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虚钱和虚估本为民间行为,肃宗朝得以合法化,虚估遂渗入政府的财政收支关系之中,唐后期财政收支上的混乱无序,皆由此而起。

【关键词】唐代/虚钱/实钱/虚估/实估

【正文】

虚、实估是唐代财政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核心问题,涉及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方方面面。但专论虚、实估的文章,仅有刘淑珍先生的《中晚唐之估法》(注:载《史学集刊》1950年第6期。)(以下简称刘文)一篇而已;此外,李锦绣先生的《唐后期的虚钱、实钱问题》(注: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李文),也对此多有涉及。以上二文引证虽详,但因不得要领,对虚、实估误会颇深。其他论及唐代财政制度各种著作中,虽然都有对虚、实估的说明,但为其复杂性所困扰,一般不作深入研究,多采用刘文之说。笔者不揣浅陋,今试就此疑难问题作一正确说明。

一、虚、实估之由来

刘文、李文都将实估当作市场的实际物价,将虚估看作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并认为虚估是政府为改变两税法下民众负担过重而采取的措施(详见二文)。这一论断的前提是所谓两税法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而两税法是否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以此作为前提条件的结论自然难以服人。退一步说,既便是承认两税法的确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其推断也不能成立。其一,如果说虚估只是为减轻两税法下民众赋税负担而设置的高物价,那么,虚估就应该只存在于两税征收之中,而不应该再出现在其他领域中。但事实上,在唐中后期,虚估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出现于两税征收中,而且政府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包括盐铁酒茶各税、官俸、军费、和籴、和市、和雇等等,都有虚估的存在。其二,唐后期的盐价一直在持续上扬(详本文末节),如果说虚估价是针对物价下落的措施,那粜盐和榷盐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虚估,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盐铁收支中,虚估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三,如果说虚估是政府出台的不合实际的高物价,那么,始行两税时匹绢3300-4000文的估价到底是虚估还是实估呢?按刘文、李文的观点,只能理解为实估。因为,若这是虚估,那它在两税始行时就已有之,二位先生所谓虚估是两税实行之后由于物价持续跌落才出现的论点,便不攻自破。若将它释为实估,但唐前期匹绢的估价一般在200文上下(详后),同为市场价,前后期的差价为什么会高达16-20倍呢?显然无法解释。这足以说明,虚估的产生与物价的涨落并无关系,其含义也并非是指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

要理解虚、实估,首先要了解虚、实钱,前者即由此而来。虚钱、实钱同样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包括李文在内的各种涉及唐代货币的论著,都将是否足值作为区分虚、实钱的标准,将"开元通宝"钱当作实钱,将以"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为代表的当十、当五十等不足值的大钱当成虚钱。(注:李文认为唐前、后期虚、实钱的概念不同,前期之实钱系指开元通宝钱,虚线是指乾元大钱,后期的虚、实钱源自于虚、实估,是指具有两种估价的绢帛。)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如果说虚钱是指乾元大钱,那么,随着大钱的消失,虚钱也应消声匿迹。但是,乾元大钱在发行5年后,即告消失,《通典·食货典·钱币门》中说:"人间无复有乾元、重棱(轮)二钱者,盖并铸为器物矣。"而虚、实钱在唐后期的史籍中不仅不绝于册,出现的频率反倒远远高于唐前期。可见,虚钱根本不是指大钱。关于虚、实钱的概念及影响,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说明。(注:参见拙文:《略论唐朝的虚钱与实钱》,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为避免重复,这里只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所谓虚、实钱是以计值方式而言,是指同一种钱币本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众所周知,唐代一直以开元通宝钱为主要货币,但除了官铸的开元通宝钱(好钱)以外,尚有大量的私铸开元通宝钱(恶钱)。好、恶两种钱币的含铜量、重量等相差较大,当它们在市场上共同流通时,按照金属货币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的原理,好钱在交易时必然被加抬使用,即好钱一文当恶钱若干文使用。《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说;"府县不许好者加价回博",说明好钱在流通中确实被加抬使用,只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而已。这样,作为好钱的开元通宝钱便有了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一种是原面值所规定的一文实价,即实钱;一种是用来对付恶钱的超面值虚抬价,即虚钱。好钱虚抬的倍数,并不固定,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如在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约741-742),"公铸者号官炉钱,一以当偏炉钱七、八。"(注:《新唐书》卷54《食货四》。)是好钱加抬七、八倍。至宪宗元和六年(811),"计成盐价,钱六百八十五万九千二百贯,总约四倍加抬,计成虚钱一(疑为二)千七百一十二万七千一百贯。"(注:《册府元龟·邦记部·山泽门》。)是好钱加抬4倍左右。

好钱在流通中被加抬,是私铸币泛滥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有私铸币泛滥的现象,大概民间交易中也都存在虚、实钱的问题。但好钱加抬,在其他时期,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可。唐朝的好钱虚抬却得到官府认同,合法化了。促使虚钱合法化的因素是官铸大钱的发行。大钱早在高宗乾封元年(666)就已出现,至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稍重于开元钱,却一当开元通宝十;次年,又发行重轮乾元钱,约比开元钱重三倍,却一当开元通宝钱五十。大钱的发行,不仅造成货币贬值、物价腾踊;而且其与当时的主要货币开元通宝之间的比价严重失调,造成极度的交易混乱。因开元钱作价太低,于是,民间"乃抬旧开元钱以一当十,减(重轮)乾元钱一当三十。缘人厌钱价不定,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注:《旧唐书》卷48《食货上》。)由此可知,虚钱是指民间抬价后的开元钱,与之相对,实钱自然是指开元钱的原定面值。民间加抬开元钱、减轮钱的做法,符合金属货币其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这一基本定律。因为开元通宝钱大小成色基本同于乾元重宝钱,后者既然能一当十,那么开元通宝也自然应该加抬10倍使用,而重轮钱的大小成色约值开元钱3倍,当然应降至30流通。

正是因为民间加抬开元钱的做法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而且也纠正了因政府发行大钱造成的货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相脱节的弊病,所以,政府改变了原先不许好钱"加价回博"的态度,转而允许开元钱加抬流通。肃宗"上元元年(760)六月七日诏:’其重léng@①五十价钱,宜减作三十文行用;其开元旧钱,宜一钱十支行用;乾元当十钱,宜依前行用’……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应典贴庄宅、店铺、田地、wéi@②碾等,先为实钱典帖者,令还以实钱价;先以虚钱典贴者,令以虚钱赎。其余交关,并依前用当十钱。’由是钱有虚实之称。"(注:《唐会要》卷89《泉货》。)诏文认可了民间业已存在的虚钱交易,允许同时存在虚钱买卖和实钱买卖两种交易方式。这说明虚钱交易在上元年间因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而得以合法化。

钱既分虚、实,货物自然也有虚、实两价。如一斗粟,实钱5文,虚钱则可能需要50文。虚、实估也由此而起,以实钱估价物品称为实估,以虚钱估价物品称为虚估。实估因为是以实钱估价,相对稳定,比如绢帛的实估价,除去受战乱影响的时期,基本保持着匹绢200文的价格。而虚估则是频繁变化的,因为,虚、实估既然源自于虚、实钱,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自然就是虚、实估之间的差价,而虚钱与实钱的差价,并不固定,实钱加抬成虚钱的倍数,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从4倍到20倍不等,所以,同为虚估,但各时期的虚估价并不相同。仍以绢价为例,唐后期匹绢的虚估价从800-10000文不等,差距极大。

虚、实估既然由虚、实钱而来,那么,只要虚、实钱存在,虚、实估自然也难以消除。从唐后期的史籍记载看,私铸恶钱始终泛滥成灾,虚、实钱也得以长期存在,人们已习惯用虚钱作为计值方式。同时,政府的财政收支也多以虚钱记算。因此,源于虚、实钱的虚、实估自然也就长期存在。

总而言之,虚、实估系由虚、实钱而来;其中,实估是相对稳定的,而虚估却是变化不定的;自虚估随虚钱在肃宗上元年间合法化以来,唐后期政府的财政收支基本上以虚估价计算。此三点是理解唐代虚、实估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林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考 下一篇:实行货币配给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