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治疗脑梗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时间:2022-09-14 07:01:22

超声波治疗脑梗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波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给以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超声波治疗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超声波;脑梗塞;临床疗效;护理效果

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会使患者的脑供血出现障碍,使脑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并出现神经功能缺损问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1]。目前,治疗脑梗塞的主要方法有常规西药治疗、超声波辅助治疗、溶栓治疗。为研究超声波治疗脑梗塞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4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3±2.7)。根据疾病分型,其中稳定型21例,改善型26例,恶化型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针对出现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应给以吲达帕胺、其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针对颅内压较高且呕吐、恶心患者,应注射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波治疗和综合护理。超声波选用常规技术参数、中等超声剂量,在患者瘫痪肢体以及病变部位处放置超声探头电极片,每日两次,早、晚各1次。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对于超声治疗的相关疑问,为其讲解超声治疗的重要性、预后影响、机制、方法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肌肉收缩反应,消除其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护理:患者脑梗塞发病初期,会存在脊椎反射,从而增大身体肌肉张力,身体始终处在不正确的,该种情况的存在会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可通过患侧身体垫高等方式纠正患者。(3)患侧肢体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患肢进行定时按摩,加快患者患肢神经功能的恢复。对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肢体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帮助患者做屈伸运动。(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发病初期,护理人员指导进行床上运动,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训练,如坐起、抬腿等。患者肌力有所恢复后,指导其进行行走训练,以加快患肢功能恢复。

1.3观察项目 (1)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有效: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未消失,甚至有所加重。(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其是由于患者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使得血栓形成,而血栓的形成使得动脉狭窄加重,使脑组织由于缺氧而坏死[2]。临床研究发现引发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该病会对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而采取早期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临床医师都在探索脑梗塞治疗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时,一般先采用常规疾病治疗方法,通过常规治疗稳定患者生命体征[3]。常规西药治疗不能治本,只能起到基本的疾病治疗作用,不能实现对疾病有效控制和治疗,因而综合治疗效果不佳。超声波在临床治疗脑梗塞中已有多年历史,其治疗脑梗塞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机械效应:超声波的高频振荡能够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供和细胞膜通透性;(2)温热效应: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会使得血液中各种成分之间发生激烈碰撞,能够温热患者病灶部位,亦可改善血供,缓解血管痉挛。(3)理化效应:该效应能够降低血液粘度,激活神经细胞,提高氧利用率,加快损伤神经恢复,实现脑组织功能和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文通过对6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常规药物、常规护理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声波、综合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15±4.02)显著低于对照组(20.03±5.64),P

参考文献:

[1]姜萍,邓光明.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69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137-139.

[2]施永辉.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与溶栓决策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082-1083.

[3]李明,徐晓峰,孙敬华.个体化整体护理辅助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4):217-218.

上一篇: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 下一篇: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