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14 04:15: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是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技术教育。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和操作技术方面在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实施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 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53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NA Qing, DONG Liyuan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 As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emerged, is the course basic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must attend, which include research study, community service,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curriculu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uly analyze the activities organized around a comprehensive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cour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problem, and for the problem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s the effect of the proposal to implement the school.

Key words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来说,是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领域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保持独立而又持续探究的兴趣,得到参与社会实践、研究与服务学习的体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尊重与合作,能够养成服务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渐使他们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也明确提出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应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并不是其他学科课程的附庸或者辅助,而是与语文、数学等基本的学科课程有着同等地位和价值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从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想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份量,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职业分工和通用技术,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这也是对所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实施与开发过程中,不仅涉及许多理论问题,更涉及许多实际问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与教育目标,首先就要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特点、形式和方法等规律性问题,理论上要说得通、实践上也要做得到。当前,针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组织管理方面和操作技术方面等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着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也阻碍课改的进程,更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2.1 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关键

在执行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

(1)教育主管部门方面存在的问题。未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程执行情况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认识不足,导致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检查机制,这就导致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轻视。学校课程表中虽然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却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经常被学科课程占用。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很难正常开设并取得良好效果。

(2)学校方面的存在问题。由于当前应试教育并未完全被摒弃,衡量学校、教师的重要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因此,部分学校只重视考试学科的学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开设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勉强达到了“开全”的要求就很不错了,离“开好”还有很大的距离。不少学校也没有进行相关的保障制度建设,用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实施。很多学校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也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主题与活动类型单一化,学生难以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

(3)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试教育观念对不少教师影响较深,习惯了学科课程教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事物仍存在一种观望心理,缺乏观念改变的主动性。有些教师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新设“杂科”上花的心思自然就少,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所以专业素质很难提高。还有许多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者缺乏系统的培训,不能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的盲目随意。

2.2 操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内容开发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开发学科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课题联系紧密,成了某学科内容的拓展。有些老师对学科教学情有独钟,选题总是围绕着学科教学内容转来转去,常常是单一的学科课程的延伸。第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常以学科教学的方式进行。有些学校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活动只是填写申报表,各种访谈、调查记录,学生缺乏户外实践活动,闭门造车的现象严重。第三,教材化式的课程内容。教师过多地依赖 “预设性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了教师围绕“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难以体现综合实践内容开发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原则。

(2)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存在“包办”综合实践活动的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由学生提出来,作为活动的主题内容。而实践中一些老师为了省事,直接代替学生提供并设计主题,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些教师在成果呈现阶段,自己动手拍摄照片、准备资料,不能放手发动学生,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与同行讨论,就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3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卓有实效地实施,就必须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建立可靠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认识程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社会、家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好,不仅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艰巨工程。

(2)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制度、实施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激励机制。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从而使该课程进入规范化和日常化的轨道,以此来督促学校开全、开好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完善保障制度,培养师资队伍。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很难用传统的量化方式,学校要逐步建立完善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把教师参与综合实践的情况与参与效果纳入到教师的业务考核中,以此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管理者、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理论的培训,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听课、评课、交流经验、专题研讨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3.2 共同开发课题,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的实施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1)坚持内容开发的实践性、开放性原则。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而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的桎梏,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广泛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在“做”“了解”“调查”“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倡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一再强调,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利用本地的资源,不仅有利于其个性特长的发挥,而且对课题的探究才会更持续、深入。

努力引导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要充当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活动包办代替,而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加以有效指导,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划分小组,分头开展活动,收集资料,整理成果,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崭新的、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课程领域,其实施是一个长期探究的过程。在实践中,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在问题中求发展,在探究中求进步,就一定能够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廖先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川烈风暴英雄教程第三期:进化大师阿巴瑟详解 下一篇:浅析影响食品饮料中糖分检测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