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平台业务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应用初探

时间:2022-09-14 04:06:37

国家应急平台业务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应用初探

摘要:介绍了依托政务外网开展的5种主要应急业务,提出了政务网络与应急业务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政务网络不同层次的安全要求。

关键词:应急业务 政务外网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各级政府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建设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对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应急平台体系将围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充分利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成果,依靠科技创新和电子政务,以应急平台为基础,从而实现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的共享。应急工作涉及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的重大应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现有成果和资源,实现全国应急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全国的统一指挥调度,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国家整体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应急平台业务在电子政务外网上的应用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定义和要求,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政务外网由国家政务外网和省级政务外网组成,承载各级政务单位非信息的传输。因为突发应急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所以各级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公众通信网络和卫星等各种通信手段将现场的视频、语音和图像信息传输到各级应急平台,为领导充分了解现场信息和作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政务外网的应急业务主要有:

⒈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是处置突发应急事件时最为有效、直观的会商方式。而通过政务外网可以连接相关部门、各省市县政府及相关的企业单位等的会议室和现场移动应急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组建视频会议系统,是充分考虑了我国经过近十年的电子政务建设所形成的网络基础。

⒉图像监控系统

固定图像的监控是掌握现场第一手情况的有力手段,各有关部门和省内各级政府的委办局及有关企业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已建有很多图像资源。如果融合各部门的图像资源,可以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而利用电子政务外网提供图像的传输和共享平台是一个比较有效和节约投资的方法。

⒊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应急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是政务外网提供服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和服务,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配合协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应急处置涉及的专业和部门也越来越多,也迫切需要多部门协调,通过政务外网使不同部门的应急数据实现共享与交换也必然成为各部门的共同需求。

⒋综合应用系统

实现突发应急事件的接报、通过各种手段对公众的及时信息、对风险隐患等日常的监测防控及对现场的指挥调度、应急模拟演练等综合应用系统,都需要政务外网的支撑。

⒌移动应急平台的应用

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只有通过移动应急平台来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的传输。通信手段主要是由CDMA、GSM移动网和集群通信、无线宽带网络和卫星通信来保证现场与应急平台、移动应急车之间的通信。针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图像、应急预案、任务下达、处置的结果等都需要通过移动网络、卫星等传输到应急平台,并通过政务外网实现多部门的共享。

二、政务网络与应急业务的关系

我国近十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实现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执政为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创建和谐社会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政务网络是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而不断投入使用的电子政务业务又对网络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业务具有突发性、实时性、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特点,需要多部门配合,这对政府综合协调指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及时获取图像,进行会议会商,数据共享与交换等,为应急指挥和科学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应该说,所有由政府财政支出,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和为民服务的业务信息均属于政务信息;电子政务网络为政府信息的传输及信息共享提供保障,政府应急业务是政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应急业务管理、风险隐患监测、预测预警、智能辅助方案、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应急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应急业务系统,这些应用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重大应用。应急业务的深入应用,对地方和部门的内部信息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跨省、跨部门的应急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政务网络与安全

通过对相关部门和有关省的调研,很多单位把内部使用并与互联网络物理隔离的网络称为内网(不一定是网),把可以访问互联网的内部局域网称为外网。有人认为安全就是网络安全,其实这种认识比较片面。信息安全应包括网络的物理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层上的安全,不同层次对安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在1984年提出的一个参考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该模型将通信过程定义为7个层次(详见图1所示),每个层次对安全的要求也都不一样。

在物理层,其安全是对光缆和传输设备提出要求,如:光纤的双路由,网络设备采用双电源双主控等备份。在数据链路层,其安全是对数据包提出要求,如:对数据加密等。在网络层,其安全的要求是做好路由,提供路由策略,如MPLS VPN等。在TCP/IP中上四层可合并为应用层,其安全主要是对面向用户的操作系统、对业务应用的访问控制等,如:采用漏洞扫描、防火墙、病毒入侵检测等。应用系统的安全保护,应采用网络信任体系来保证,采用国家政务外网统一的根CA,在部门内和省内逐步完善RA,使得不同网络信任域的身份认证服务器之间能够进行身份认证的协同。用户在跨域访问应用系统和共享资源时,全网多个认证点能够获得对该用户的唯一身份信息,从而确保用户身份在全网的统一。通过对统一身份的认证、对网络行为和访问应用系统进行责任认定和鉴权访问控制,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和实现对跨部门、跨省级应急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并统一进行管理。只有在网络中流转信息的全过程做到可控制、可管理、可追述、可审计,政务信息和应急平台的系统应用及数据共享与交换才能安全可靠地使用。

对于政务业务来说,其信息可分为信息与非信息。如果处理信息及应用系统,按国家保密局的规定,要通过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网络进行传输并按国家有关信息系统中网络建设的要求对信息进行保护;如果处理非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国家政务外网来传输,按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在广域网将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隔离,通过单位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做路由进行分离。在局域网内可使用同一台终端,既可以访问政务外网,又能访问互联网。各业务应用系统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通过分域分级和网络信任体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及责任认定)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四、总结

电子政务关注的目标是业务和流程,而应急关注的目标是人。对应急工作的有效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现在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应急工作,应急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各级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平台。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应急的最终目标是以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预防与处置并重、预防为主,这意味着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煤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的日常管理,以预防为主并加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有效监控,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常态迅速转入应急状态。这对应急通信的保障、对现有政务网络可靠性及数据库、存储备份等的硬件设备支撑是一个严峻挑战,对国家电子政务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相关应急标准的制定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简介:

邵国安,北京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现借调在国务院应急办工作小组负责应急平台建设的技术协调,长期从事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应急的技术管理工作。

(本文责编:孙晓霞)

上一篇:文化共享工程与电子政务外网合作发展的实践与... 下一篇:中美跨部门CIO沟通协调机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