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

时间:2022-09-14 03:49:37

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树立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总体目标之一,并对情感、态度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认知的灵活性,并影响解决创造性的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作出决定时更能深思熟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做的几点尝试。

1.以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如果师生关系积极、融洽、平等、民主、和谐,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学生就会和教师做心与心的交流,也会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为此,教师首先要及时变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要经常“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孩子们的好伙伴。其次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珍视学生不同的想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再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倾注满腔的爱,尤其是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情感上的倾注。还有,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绪活动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着。数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形成良好课堂气氛、强化和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及技能的熟练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像演员表演那样进入角色,要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数学教学,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由此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达到“共鸣”之效。

2.以丰富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生动的情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情景的创设既可以在课的开头,也可以在课中,还可以在课尾,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后。一般来说,课的开头的情景创设以猜谜语、讲故事、设置悬疑为主;课中以分析疑问、做游戏为主;课尾则以做游戏为主;延伸到课后一般以设疑质疑为主。比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课的开头,我采用质疑的方法创设情景――做猜数游戏,即先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数,然后我很快地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2或5或3整除,最后经过同学们列式计算验证我的判断全部正确。真神啊!老师有什么窍门吗?问题情景的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序幕,使学生产生了探索其中奥妙的极大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内在需求。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我抓住此"黄金"时期,及时引导探索,探索中师生间的情感得以交流,交流中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录音、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形象化,更利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图像 、图表、音响、色彩的烘托下,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

3.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

实践活动既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源泉。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的,我们的教学就应以学生这一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使其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发展。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学习的成功体验,进而更加主动地探求知识和掌握知识。如教学"把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锯成8个小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学具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探究,亲自试验一下怎样“锯”,锯开后增加了那几个面?然后向大家汇报。从学生的汇报中看出他们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解释讨论,得出结果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数学知识是扎实有效的,印象非常深刻。学生在活动中的成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本身产生一种情绪体验,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4.以教材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感染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以教师引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原动力的,而这种原动力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基础,它有时能激发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应该认真挖掘,并用其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插图中,美丽的画面,整洁的校园,同学们有的在操场上踢足球,两名儿童正在向老师行礼问好,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空高高地飘扬,七只小鸟在蓝天欢快的歌唱。这幅图中既有 1-10这十个数的认识, 又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爱护校园、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等教育的丰富内涵。

5.以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小学生对待老师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和漠不关心有着绝然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有了进步不能及时得到表扬奖励,有了不足也不能及时得到批评和纠正,那么学生(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学生)也同样会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调节、引导,利用口头表扬、绿星卡奖励、学生掌声鼓励等,激励学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不断强化学生自觉积极学习的情感。教师要用高倍放大镜来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发其创造的欲望,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积极的情感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塘,有水的池塘才称之为真正的池塘,有情感的教育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有情感的数学教育才能真正揍响和谐华彩之章!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情感,我们的学生就能在数学这块沃土上不断探索、追求。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物教学的新课导入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自主性学习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