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教学

时间:2022-09-14 01:53:59

浅谈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教学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起学生对未曾接触过的新材料的独立吸收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怎样使用语言”。这些目的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倚重的并以之为突破口的便是语感的培养。新一代语文教育家努力以语感教学为核心,建立一整套语文教学新体系,他们把语感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李顺同志的一段话也许最有代表性:“语文直觉能力(主要指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最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直觉能力是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是语文教学抓住本质与否的主要标志”。

什么是语感呢?杨成章老师说:“语感是对言语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感不限于对言语的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言语感受能力。”李珊林老师说:“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李海林老师说:“语言的意义有表层和里层的,语言的使用重点在于它的里层意义(隐含意义),故也可以说,语感则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由此可见,没有语感又何来正确的听说读写能力,何来正确的使用语言。

一、语感的本质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感是对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的感受。语言的隐含意义是语境赋予的,语感则包含了对语境的感受。在语段中,每一个语句总是根据使用者的表达目的与语境构成一种接合关系。句子的隐含意义实际上就是语境义,或者说是语句与语境的关系的意义 ,所以说语感就是对某一种语句与语境的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

语感是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言语行为主体——语言的使用者。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意义最终是在对它的使用上。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内心。可以说语感是人的心灵的交流和感应。

语感是对语言意义与隐含意义关系的感知。语表意义对隐含意义,一般既有一种隐蔽作用又有一种启示作用,实际上是说甲,其语表却偏偏是说乙,可是甲乙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语感首先来自对它的语表意义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转化、生产和发展,更来自对它的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二、培养语感的途径与方法

语感获得的途径是什么呢?语感学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悟性思维呢?这些问题,许多著名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和研究。

李海林老师曾谈到,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

李珊林老师所提的“听听——读读——抄抄——背背——讲讲——写写”的方法体现了语感实践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亲自接触使用语言材料(实践),语言的隐含意义以各种语言方式反复出现在学生大脑中,对他的各种感官进行反复的言语刺激,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并逐渐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便形成了语感能力。

当然,任何能力的形成,从认识发展来说,都要从感性到理性,语感的形成也一样。我们说语感实践是形成语感的一条途径,这是针对它的感性来说的,但在语感实践的同时,也应有语感分析。此“分析”非常说的教师灌输、讲析“语感”,非关于语文知识文章义理内容的分析,而是语感本身的分析。在言语实践到语感形成之间,也隐藏着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并不是直接从感性到感性,这一过程中也有一种规律性在暗示实践主体。通过分析归纳,产生理性认识,这就需要语感分析,有了这一分析,也就更利于语感的形成。

1.联系生活经验获取语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的信号,因而也就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

2.要多读多写多体会

语感之所以要依靠实践,最根本的是由于语感不是遗传的生理成熟的结果,而是在后天言语交际中获得的,言语经验的习得是语感的唯一源泉。

言语实践最根本的是多读、多写、多体会。多读、多写这也许容易做到。古代教育的“读——写”再“读——写”这种机械的重复做到了这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做到这点,但很容易忽略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上去多体会,应多进行“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等智力操作,这样就能避免机械性、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获得更好的效果。当代语文学习重视语文知识的掌握,甚至变成语言课教学,但对多读多写多体会有所忽视,效果并不理想,应当加以纠正。

3.专门进行语感练习

语感需要练习。多读、多写、多体会也是语感练习,但还要进行专门的语感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语感作业。例如,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彩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调、语意以及言语情味的练习,欣赏课文丽词佳句以及优美段落的练习,评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写语感随笔等。

4.语感学习的条件还应有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语感虽然是在言语活动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排斥语文知识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学习语法规则,对于提高语感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儿童(未入学)没有语文基础知识,他的语感是低层次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却要避免以语文基础知识为目的。例如,教语法规则,如果以之为目的,则易陷入纯语言教学中去,成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这不是中学能开设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始终明确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语感,为了最终的“语用”。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