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14 01:20:59

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常规护理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共20例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所有被研究对象(2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与护理都很有效,没有在患者周围人群中流行。结论 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康复与预防传播意义重大,能够减少交叉感染,使治疗的疗效得以增强,治疗时间得以缩短。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常规护理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在1969年发现的一种具有传播性的疾病[1],已成为人类眼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是由肠道70 型病毒感染所引起[2],在传染病中属于丙类。该病的潜伏期较短,起病很急,有严重眼刺激、结膜充血、甚至角膜溃疡等症状。该病夏秋季好发,传播性强且人群易感,危害极大。本研究对本院2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共20例(女8例,男12例),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5.4岁;病程5~19h,平均11h。女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比男性少,小儿比成人少见。一般双眼患病,在就诊时,单眼不适的患者有8例,而双眼不适的患者有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眼痛、眼红、有异物感、眼磨痛并有刺激感、畏光、流泪等,常伴有眼睑红肿、结膜下的片状出血、结膜充血、耳前淋巴结出现肿大、粘性的分泌物等。偶有角膜上皮的多发剥脱,甚至形成假膜,角膜上皮出现点状的脱落,上皮细胞下混浊,有视力下降的情况出现。

1.2 方法 包括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滴眼液进行治疗。患眼使用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眼液,阿糖胞昔液或利巴韦林滴眼液等抗病毒眼液。开始时,使用1次/h,使用3d以后次数逐渐较少,夜间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以帮助修复上皮。眼分泌物若非常多,可使用3%的硼酸水或生理盐水进行洗眼。全身治疗主要是指应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对症的治疗。

2 常规护理

2.1心理及情感护理 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患者进行病因的解释,说明正在采取的治疗方法,给患者讲解相应的注意事项。通过情感沟通,使得患者了解病情,消除恐惧不安,以便治疗更加顺畅。

2.2 冲洗结膜囊的护理 患者的一般是坐位或仰卧位,嘱患者头偏向需冲洗的一侧,受水器紧紧贴在患者需冲洗侧的面颊。护理人员首先对角膜的情况进行观察,后按照从右到左、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仔细的冲洗,在冲洗完以后,注意擦干眼睛周围(无菌棉签)。

2.3去除假膜的护理 若患者出现了假膜,应该进行去假膜的处理。使用表面麻醉剂(倍诺喜液)滴眼,滴入1~2滴/次,间隔5min再滴1次。使用无菌的棉签按照内毗到外毗的顺序进行假膜的剥离,注意要动作轻柔,剥离彻底。剥离后,用生理盐水对结膜囊进行冲洗。

2.4消毒护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接触进行传染。因此,对于接触患者的人员应该进行隔离,患者的药品等应该单独的使用,绝不可共用。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前后必须严格进行消毒,也可选择使用乳胶手套以及保护镜进行防护。

2.5教育与宣传 对患者及患者的家属进行此疾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告知他们此疾病的主要症状、传播的途径、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此病的主要症状,应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感染所致,症状主要表现是眼发红以及过多分泌物,疼痛也是其一般症状。患者可有流泪、怕光、有明显的异物感,有五成的患者出现球结膜下的出血,因此又称为红眼病。通过告知症状,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感减轻。对于此病的传播途径,应告知此病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注意不要接触患者的眼睛、滴眼药物、洗脸的用具,以防感染。对于此病的预防措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个人卫生,分巾分盆以防交叉感染。注意加强相应的消毒工作。因肠道病毒对干燥和热很敏感,加热可灭活,也可以用酒精、石炭酸等消毒。

3 结果

对所有被研究对象(2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与护理都很有效,没有在患者周围人群中流行。

4 讨论

在我国的传染病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丙类的传染病[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可以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眼-手-眼进行传播[4],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患者分泌物等污染的水或物品、器械等传播。生活环境若不卫生也对疾病传播有推动作用[5],潮湿温暖的气候对疾病的流行有利。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常在人口比较稠密且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常呈爆发式或广泛的发病。因此应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是在于预防以及合理的治疗和常规有效地护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人群中出现广泛的流行时诊断比较简单,但流行初起时不易被注意到,散发病例容易被忽略或与其他病毒等引发的结膜炎混淆。本病的潜伏期短,最长的潜伏期小于3d。本病起病急,可以是单眼或双眼起病,但是一般都会双眼受累,异物感明显,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眼痛畏光症状。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的重点主要是常规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交叉感染进行控制,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疗效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提高,治疗时间缩短。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常规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康复与预防传播意义重大,能够减少交叉感染,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东方,曾冰英.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 107-108.

[2]毕树萍.不同时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0):791-793.

[3]林巧玲,王咏针,屈婉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8):6167-6168.

[4]王玉莲.浅析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常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83-84.

[5]胡东波,郑巧丽.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爆发疫情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3(6):21-22.

上一篇: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护理革新及探讨 下一篇: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