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的风险识别与安全控制

时间:2022-09-14 11:54:06

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的风险识别与安全控制

摘 要:风险识别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安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落实,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尤为重要。笔者从物料、生产过程、开停车及检维修、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识别安全风险,进而消除或控制风险,进而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关键词:二氧化碳 风险识别 安全控制

天然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在提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不同的安全风险,主要危害因素为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中毒窒息、低温冻伤、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危害、电气伤害、静电危害等。为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和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从业者风险防范意识,特对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物料风险识别

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涉及的原辅材料有液氨、液氧,中间产物有凝析油,产品有低温二氧化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凝析油闪点为—7~32℃,属于甲类火灾危险介质;氧、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介质;二氧化碳属于危险化学品,潜在有中毒、窒息等有害因素。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性分类”。凝析油属于甲B类。根据《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氨为中度危害化学介质,凝析油属为爆炸危险介质。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氨属于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氧、凝析油、二氧化碳属于轻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二、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识别

1.液氨火灾、爆炸

氨不仅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还存在火灾危险性。氨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氨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2.凝析油火灾、爆炸

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凝析油属于易燃液体,与空气能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有燃烧爆炸的可能。凝析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如流速过快易产生静电起火,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3.电气火灾

在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较多,生产厂区动力线路、照明线路较多,如电气方面管理不善,当电气元件、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极易导致电气火灾。

4.氧气具有助燃性、强氧化性,使用、储存过程中如遇到易燃和可燃物,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5.压力容器爆炸

二氧化碳提纯过程中涉及的压力容器众多,如:再沸器、蒸馏塔、提馏塔、干燥塔、各类储罐等,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备自身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开裂、爆炸。

6.中毒窒息

6.1氨为有毒气体,吸入体内造成中毒和窒息,严重时导致死亡;

6.2二氧化碳为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局部浓度过高会引发窒息性危险,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6.3常压下,如果现场氧气大量泄漏,当浓度超过40%时,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的氧浓度超过80%时,可导致全身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7.低温冻伤

液化二氧化碳、液氧、液氨在泄漏时会有气化吸热过程,会产生低温环境,操作人员劳动保护不当,会对人员造成冻伤。

8.灼烫

液氨、导热油管道、催化塔等用热设备造成化学灼伤或物理高温烫伤。

9.触电

10.机械伤害

提纯过程中压缩机联轴器、离心泵等的转动部位,若未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罩,工作人员靠近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三、开停车及检维修过程风险识别

1.开、停车是事故易发阶段,如各岗位协调不当、设备单机试车及整系统试车不合格、系统达不到要求、人员没有培训或培训未合格、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等情况,有可能产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

2.生产装置检修时的危险作业主要有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进入设备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起重作业等。

四、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1.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工作,实现“四全”安全管理,如:建立必要的台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技术练兵和安全活动;加强对设备运行时的监视、检查、定期维修保养等。

2.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应明确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救援队伍、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同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经常性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3.压力容器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3.2定期检测、校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附件,保证设备的完好运行。

4.安全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4.1预防事故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防爆电机、灯具定期展开内部自查;向员工发放与工作岗位相适宜的劳保用品;定期对压力表等设备附件进行检测;对陈旧、模糊不清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语等及时更换,并悬挂于醒目位置;定期对报警设施进行检测,确保灵敏有效。

4.2控制事故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定期请相关部门对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进行检测;电源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阀等定期展开内部自查;

4.3 减少事故影响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定期对灭火器、消防栓、氨泄漏自动喷淋系统、洗眼器等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应急有效;定期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进行检查,同时纳入日常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5.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安全控制措施

5.1 严格各岗位工艺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工艺规程的执行:

5.2 对于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存在的跨接线不规范、未按安全色涂色等工作,应结合检修进行整理、检修及更换。并应从制度上加强设备检维修工作的管理,防止类似现象的重复出现。

5.3 加强生产装置设备的管理,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三证”齐全。

6.自动控制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

二氧化碳提纯工艺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为DCS自动控制系统。

6.1 DCS断电的安全控制措施:

6.2 仪表损坏的安全控制措施:

6.3 电气联锁失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联锁保护系统安全试验:

7.凝析油管理的安全控制措施

7.1凝析油为易燃易爆和窒息性物料,故必须加强凝析油罐区的管理,防止因人的失误而发生事故。

7.2 在凝析油装卸时必须做好静电接地,并控制好流速,防止因流速过快产生静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7.3 凝析油的输送泵必须确保不跑、冒、滴、漏,泵房的电气设施必须是防爆型的,并做到经常检查,以免事故的发生。

7.4 罐区使用的消防器材摆放要合理,并经常检查,特别是在罐区配置消防设施,如:二氧化碳喷淋装置。

8.职业卫生方面的对策措施

8.1加强生产场所通风和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特别是夏季要避开高温时段施工,配制含盐清凉饮料,防止中暑,保证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8.2 进行生产噪声降噪处理,降低环境噪声;操作工如果接触噪声应配戴消声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尽量减少接触噪声的时间,降低噪声危害。

作者简介:李文俊,男;1982.08.05出生;籍贯:江苏、泰兴;2003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本科;现供职华东石油局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安全环保管理。

上一篇:浅析乙烯装置压缩机的技术改造及发展 下一篇:防冻雨淋阀橇在寒冷地区石油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