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种“犒劳”

时间:2022-09-14 11:05:40

劳动是一种“犒劳”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天,上帝造了三个人。他问他们:“到了人世间,你们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享受。”第三个人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了许许多多的贡献。直至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地怀念着。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地痛恨着。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的姓名。

人类为第一个人打100分,为第二个人打了0分,为第三个打了50分。

人与上帝打分的不同,说明对人生意义与价值评价的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什么“限制”了上帝的思维,影响了他的判断力?那是一种定性眼光、惯性思维的牵制。凭经验行事,凭感情用事,让我们看不到或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发展趋向和深层含义,以致我们常常停步自封、固执已见,拖累或扰乱事情的健康发展。

一、劳动不应是一种“劳教”

班上有一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男生。为了好好地惩罚他,我曾在课上当众宣布罚那位调皮生放学后和值日生一起打扫教室两天。但一下课,班上有位学生就问我:“黄老师,您觉得劳动还光荣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劳动当然光荣,劳动创造了一切。”那学生又反问道:“可你用劳动来惩罚人,让人觉得只有干了坏事或错事才该去劳动,劳动还光荣吗?……”不可否认,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的传统观念还在产生着影响——劳动成了苦差事,成了“下等人”干的事。

在学校里,如果某个学生犯了点错误,老师就罚他去“劳动”。在家里,如果孩子不听话或成绩不好,父母动辄也以让孩子去干活为惩罚。这种做法无异于向孩子宣告,只有犯了错误才会被罚去“劳动”,“劳动”是下贱的。

儿子读小学五年级,看起来像个小大人了,但在家里却几乎不做什么事,连洗碗扫地这类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不愿意干。有天晚饭后,我临时有事要出门,于是叫儿子帮着收拾一下桌子。不想儿子一口拒绝,委屈地说:“我又没做错什么,凭啥要我做。”

没做错事就不能做做家务活?吃惊之余,儿子的这话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并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的确,以前每当看到儿子听我们的话,没有背着我们私自下河洗澡、没有偷偷玩电脑游戏……我们就总是以免除孩子做家务进行奖励;而一旦孩子犯了毛病,就总会以洗自己的袜子、扫地以及擦桌子来加以处罚……难怪儿子在我要他收拾饭桌时,首先会去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事,并在发现自己并没有犯错时,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

反思自我,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这些学生而言,值日活动非但不是锻炼、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相反倒成了为“尖子生”服务以及受到变相惩罚的方式。此举不仅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让他们对值日产生排斥、抵触和抗拒的心理。

二、劳动应该是一种“犒劳”

在国外,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在美国,家长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到农场去帮助别人干活,从中得到报酬,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挣钱不易,只有劳动才有收获。而在美国的一些学校,只有那些学习好、表现又好的孩子才会被选去参加校级劳动。如到图书馆、学校办公室帮忙等,能得到这种机会,那是一种荣耀。美国的不少公司还有一项不成文的惯例,即每年的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学习父母的生存之道。在日本,学校还会将一些农作物放在校内或劳技室内让学生观察、认识,并且组织学生去农田干活。德国等一些欧洲的国家也是如此。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艰辛。

10月份,江苏省2012年“名师团送培”活动在阜宁举行。我有幸聆听了南京建邺高级中学的袁子意老师的讲座。袁老师首先用一组鲜活的照片展示了他在一次班级卫生整理中的画面。袁老师说这是他在担任高三班主任时,让三个在班级一向默默无闻的孩子展示自我的一次劳动体验。图片首先展示的是凌乱不堪的教室和三个一脸稚气的男孩。他们跟在老师的身后,欣然接受老师的使命——打扫教室。接着,他们不停挥舞手中的工具,擦玻璃、倒垃圾、洗拖把,孩子忙得不亦乐乎,全然不顾自己早已汗流浃背。当袁老师用舒缓的音乐展示三个男孩的背影的时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好的孩子啊!当全班孩子坐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并向那三个曾经不被人关注的男孩投去赞许的目光时,三个大男孩羞涩地笑了,笑得灿烂如花……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抛弃这个美德,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教育中,这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事与愿违的事情也同样存在着,需要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明察秋毫,还教育的原貌、本义与真情。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订单”就业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用30%敲开70%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