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09-14 11:04:16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探究

当今社会的学生教育方面发展尤为迅速,而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接受知识能力的区别,分层教学方法也将成为当下的关注点。其途径是通过将一个班级里学生接受能力的的快慢而系统优化。而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其方法更能整体性的提高班级数学成绩。本文主要在介绍其概念和模式上研究如何具体实施。

分层教学的定义为:在相同课程标准下,由学生的各个方面来划分其能力层次,再由不同能力层次,安排其不同的备课方案和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的活动。由于小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了在相同的学习任务下无法做到同步。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的意义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首先,分层教学存在其一定的客观因素,比如:遗传基因、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童年娱乐等方面。由此造成的差异更加能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有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导致在数学学习上能够通过老师的一两次授课,就将知识吸收并举一反三,从而得到相应的激励。但在一个班级中,老师在讲解方面是一视同仁的,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得不浪费一些时间陪伴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一同学习。同样的,对于无法将课堂上的知识完全掌握并加以利用的学生,反而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打击。这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都很常见,而老师通常采用的方法也依然是一视同仁,无法准确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使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学生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使学习接受知识能力差的同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如此一来,便需要通过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不用的教育方针,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而分层教学即是如此。若能将分层教学方法准确合理的使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就能够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班级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而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方法将各类学生分为三个能力等级,第一等级是那些由于接受知识的能力强,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优秀从而有自信心,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第二等级是各方面都一般,成绩和学习兴趣都出于中游水平的学生;第三等级是由于接受能力差,学习兴趣低,从而导致成绩处于下游水平的学生。而将这些学生通过分类时,根据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进行分类,且由于处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类等级分化更是一个随时需要改变的教学模式,并需要通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对学习态度的各个时刻产生的不同,从深层次去为学生考虑研究,从短时间内不断完善教学,才能提高全班同学对于学习的氛围。

2、授课分层

而对于其授课分层,则是通过对各个能力等级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授课内容。通常情况下,对第一等级的同学就要求对其培养自主能力,并只通过少量点拨来训练其做题能力;对第二等级同学来说,就要求加大讲解力度,并实施一定的拔高训练;对第三等级的同学,那就要通过反复讲解基础方面的知识,来降低对其要求,使其拥有更高的自信心。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求面积这一单元时,老师对与第一等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加大题目难道与增多题型;对于第二等级的同学,则要注重其在基本概念上的拓展,通过讲解书本上的题目,让他们自主的了解到各类题型;老师应通过给第三等级同学多方面的讲解,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的概念,同由简单计算解决其出现的问题。由此才能够将每个学习等级的学生都获得自信心。

3、训练分层

训练分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练习的学习模式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探究即使解决问题。而经过多方面的实践和了解,老师对学生进行数学训练时,应注重将训练层次分为三个方面,也即基础、变式和综合。并且要将这三个方面的训练层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必做题,另一个是选做题。由此才能提高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其中的选做题和综合层次题,对于第一类学生可以提高其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变式题和一定量的选作题则是为第二类学生量身定做,由于第二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变式训练题更加适合第二类学生。而基础题和必做题则是完全针对第三类学生,要求他们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从底层提高学习能力。由此才能使各个层次等级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4、考核评价分层。

分层考核评价则是针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激励各个等级学生对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分别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确定评价标准,从而使学生相对的更加能够得到成功的喜悦感,由此才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然后则能够通过自己各方面的努力将数学学习的目标完成。而在分层考核中,附加题和不同学生不同试卷类型都是在各方面实践研究下得出的最为有效的考核方式。

三、结语

即使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发挥更大的能力水平,但这一模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每个学生数学成绩和对学习成功后的幸福感。而作为千千万万名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一定能够通过继续探究并改善这种模式,为学生对高效课堂的期待而努力。

【作者单位:扶沟县潭乡齐村小学 河南】

上一篇:论当代美国文学中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 下一篇:试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五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