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妙招

时间:2022-09-14 10:33:25

面试: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妙招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而评价方式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操作过程中的理念是最为关键的,理念正确往往会事半功倍。以往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理念的陈旧:笔试次数太多、内容太难,或是只重笔试、忽视口试,或是重分数、轻过程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小学语文考试中的弊端。

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各方面知识的基础学科。所谓“语”是指口头语言,所谓“文”是指书面语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必须把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应试能力综合起来才比较科学。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通讯工具的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口头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检测与考试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呢?期末水平达标检测试卷应该体现哪些基本原则?如何评定学生在“写字”“朗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一份试卷的难易程度,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为宜?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面前。

小妙招之一:朗读面试

“哑巴语文”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作品的深层,而仅靠做题和授课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无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不论课时多少,都必须安排足够的朗读时间,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12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因而对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朗读”是语文的根本之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朗读好,证明语感好;语感好的人,语文成绩一定好。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朗读,但由于受现行的考试制度的影响,家长和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心态比较严重,如果考试中没有口语项目,朗读环节自然就被忽视了。在面试时,我们可将本学期的重点课文题目做成签条,让学生随机抽取,当场进行朗读。教师可以用十分制计分,比如错字、漏字、添字每一字扣0.5分,回读、读破句等每一次扣1分,感情不佳扣1至3分等,最后确定其朗读项目的得分。也可以提升一些难度,比如当场出示一段课外的文章,让学生直接朗诵,根据其临场发挥的流畅程度,以及情感把握是否到位等打分。

小妙招之二:书写面试

基础教学中,写字作为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与识字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识字是写字的基础,写字是识字的巩固。识字是根本,写字是手段,阅读、写作的运用是目的,这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写字教学常常被处于一种单一的、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的模式中,写字课成了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过于强调书写的工具性,侧重于追求书写的效果,而忽视了指导的过程,轻视了学生的主体认识与感受,漠视了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目前,有许多学生都存在着不良的书写习惯,比如头歪、肩斜、眼离本子距离太近等现象,导致字体歪斜、字迹潦草,书写的效果较差,还会造成近视、斜视、驼背、脊椎弯曲等严重后果,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矫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的。为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不良书写习惯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从思想上更重视,就应该把“写字”纳入语文面试的项目之一。

这一项目主要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必须从小打好基础。在面试时,可以先发给每位学生一篇简单的小短文,让学生抄写在方格纸上。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抄写习惯,对于一些错误的姿势和不当的习惯应作及时指正,并进行打分。对于每位学生抄写的质量和抄写的速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评价。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还是平时训练时要教给学生动作的要领,并持之以恒,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妙招之三:背诵面试

许多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写和读上,忽视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课堂上教师由于赶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背诵的训练方法指导得就像“蜻蜓点水”,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课后死记硬背,使他们背得相当吃力。对于记忆力好的来说,背的速度相对快一些;对于本来就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此,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绝对不能只贪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其实背诵和朗读的要求是一样的,不但要背诵只字不差,而且要背得正确流利,朗朗上口,富有感情。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背诵,能使学生有明确的背诵目的,产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背诵能力。

如何衡量学生的背诵水平高低呢?面试就是一把尺子。教师可根据该册课本教学目标中,对哪些课文的章节作背诵要求来确定范围。然后将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或段落做成签条,让学生随机抽取其中一张,当场背诵,老师根据其流利程度及感情投入情况进行打分。此外,还有一项必须通过背诵面试来考查的内容,那就是“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各年级各班都应结合学期计划,在期末时对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过关面试,不放过任何一个不熟练者。

小妙招之四:查字典面试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查字典也能帮助学生巩固拼音知识,进一步掌握字形、字义,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面试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读音或构造有所区别的汉字,让其选择最佳的查字法,以最快的速度查出这些字的所在页码,并要求查出其中几个字在某些词语中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运用字典的熟练程度和科学程度进行打分。

小妙招之五:口语交际面试

听说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的训练并不协调,对前者有着较大程度的倾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听”和“说”的能力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古代的书信到现代的电话、网络和视频,口头语言的使用远远超过了书面语,同时也提高了对口语交际的要求。

因此,在听和说两方面,语文教师都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提出较高的达标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严格控制上课“讲”的时间,留出比较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来培养听说能力。

在面试测评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选题。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取设定一个特定场景的方式。比如“打电话”或者“讲故事”,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对话和表情,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高年级学生,可采取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打好腹稿后,进行口头表达或阐述的方式来考试。比如:“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你觉得哪里最值得一去?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进行推荐。”又比如:“你一定知道各种报刊,你比较喜欢阅读哪一份?请向大家进行推荐。”在学生侃侃而谈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穿插提问。这样做,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而且对学生养成留心现实生活的习惯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何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制度,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以上只是一些并不太成熟的看法,但它对于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考试就是对某一阶段的学习知识进行一次扫描式的检测,试卷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翻版。其实考试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终结行为,而应该是一个过程,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过程,“面试”恰恰能更完美地体现这种过程。

希望我们的学生爱上这样的考试,更希望这样的考试引领孩子们形成更优秀的学习品质。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找到“爱”的支点 撬起写话的“球” 下一篇:从教材经典到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