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阅读教学 让课堂充满色彩

时间:2022-10-20 03:14:20

创造性阅读教学 让课堂充满色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底蕴意义,用灵动的思绪去触摸文本里鲜活的世界,敞开心扉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文本进行质疑和超越,进行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二度创作,使语文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充满创新激情、洋溢生命活力、张扬个性魅力的舞台。

一、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1.创造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

创造性阅读教学首先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因此,在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还学生以主体的地位;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去领悟文本的潜在意义,借助自己的联想想象对作品的主旨、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填补、充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成为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主动者。

2.创造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阅读体验的教学

通过体验活动,学生能够从文本中不断悟出新意,让文本变得愈加鲜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强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个性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地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认识,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3.创造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更加强调学生阅读创造的教学

文本的意义总是存在着再理解、再创造的可能,这就给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实现创造性解读留下了极其广阔的自由天地。学生与文本的每一次对话交流,都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文本中去,发挥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读出一片新天地,悟出一番新境界,得出富有个性色彩的创造性结论。

二、创造性阅读教学实施的有效方式

1.连接生活,感悟体验,读到自己

读到自己,这是创造性阅读实施的前提。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定会被文本所蕴涵的巨大情感力量所感染,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理的共鸣,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因此,在创造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经历、知识、情感参与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以及文本中的角色实现心灵的沟通、对话,体验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内涵。

如,《军神》一课中,要做眼部手术,可他坚决不用麻药,以至痛得汗如雨下,连床单都给抓破了。这种痛彻心扉的疼痛,对无丰富生活阅历的小学生来说是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因此,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体验:当眼中有了沙砾、灰尘时,自己有什么感受;在削铅笔、削水果时被刀划破了手,自己的表现怎样;接着,让学生想象不打麻药摘除眼球的情景;然后,组织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体会的坚强意志,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样,与生活相连,巧妙地强化学生与原有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孩子们有真情实感,走进,感受他那坚强不屈的精神,产生创造性阅读。

2.质疑问难,激活思维,读出问题

读出问题是创造性阅读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思维的源头,而质疑则是引发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此,在创造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晚上的“太阳”》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救了母亲的故事。在教学时,我针对课题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晚上为什么会有太阳?晚上需要太阳干什么?这里的“太阳”是什么意思?这样,就问在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以及理解的难点处;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问在学生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上,迅速引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探究、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激发想象,丰富内容,填补空白

作者往往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留出一定的空白,旨在召唤着细心的读者去那里徜徉,想象未定性的意义空间,产生出一些新的意义来填补。这就为阅读创造提供了巨大可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探寻作品的意义和灵魂,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在《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满园的春色到底怎么样?诗人叶绍翁并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就抓住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艺术空白,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想象补白中,感受到诗歌独特的意境,窥视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进一步领悟诗词的魅力。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碰撞、交融在一起,对满园春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经历、心灵、情感参与对文本的解读,进行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建构,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精彩。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搭建好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下一篇:让语文教学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