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应用缔造RFID未来

时间:2022-09-14 09:36:25

规模应用缔造RFID未来

近几年,RFID一直热度不减。为此,不同行业背景的RFID应用中心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启动。目前,RFID在中国已经有企业、供应链以及全国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式应用,但规模尚小。

除了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原因外,用户普遍认为RFID成本高。据本报记者对RFID用户和专家的调查采访,RFID的未来发展要靠规模应用来缔造。

会议预告

如果您是制造商,您肯定想知道什么样的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您是名酒厂商,您一定想知道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达到更好的防伪; 这一切RFID都能帮助我们实现。而在6月20日由《计算机世界》报社主办的2007年中国国际RFID应用技术高峰论坛上,将给业界人士揭开所有的谜题。

4月20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我国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M~845MHz和920M~925MHz,发射功率为2Werp。我国800/900MHz试行频段的出台将对EPC Gen 2标准产生一定影响,也使我国RFID技术应用步入新的进程,满足我国企业对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研发和应用需求,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

在标准上有了可喜的进展,那么应用情况如何呢?据记者了解,中国企业的RFID应用在2006年就进入了市场导入期,产品应用正由主要是政府行为向物流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零售业等多种行业延伸。

尽管国内企业的RFID应用不是很普遍,但是很多行业都表现出了对RFID的需求倾向,同时,这些用户对RFID的投资也越发趋于理性,它们对产品的功能实效性、架构可扩展性、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要求。

高效供应链的秘诀

来自业界的信息表明:2006年,中国的许多制造业供应商已经收到要求在其产品上贴标签的正式通知。不过各家企业的反应方式不同,那些在企业内部供应链上能见到效益的更积极一些,海尔就是其中一员。

海尔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很早就开始关注RFID技术。海尔集团公司RFID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海尔拥有超过100条自动化的家电产品生产线,每年生产超过3000万台的整机产品。由于制造的规模很大,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节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海尔内部一直十分重视RFID这项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目前,海尔的生产线基本上都采用了条形码技术,实现了制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以冰箱生产线为例,目前大约30秒下线一台冰箱,而这其中有十几个工位需要人工扫描条码。如果全部采用RFID自动扫描的话,生产效率大约可以提高10%,此时下线一台冰箱大概需要27~28秒。假如这条生产线的年产能是100万台,那么在采用RFID技术后,其产能就提高到了110万台。而且,RFID应用得越普及,整个效益结构就提高得越明显。

RFID除了能给大型制造企业带来高效的供应链外,烟草行业也受益不浅。杭州卷烟厂的负责人也算了一笔账: 电子标签的采用,提高了出库扫码和商品入库扫码的速度、准确性,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解决了拆、装托盘带来的高劳动力成本以及现场控制困难等难题。继杭州卷烟厂之后,昆明烟草公司配送中心的RFID应用也使其卷烟出货时间缩短了1个多小时。

“实际上,在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中,并不能完全表现出RFID技术的优势来,真正要发挥RFID的潜力,需要实现开环应用,打造全世界的物联网才是关键。零售巨头沃尔玛就在全球供应链上使用RFID,因为RFID的投资回报是很明显的: 一是降低库存; 二是保证商品不缺货,由此提高销售额。”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禹说。

实际上,在开环应用方面,海尔也有初步的尝试。“尽管开始是迫于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压力(沃尔玛要求大供应商在2005年后,所有运送到沃尔玛商店的货物箱和货盘都必须附加RFID),但是我们希望RFID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竞争力。于是,海尔在2006年以后就开始研究RFID在开环的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海尔集团公司RFID负责人说,“由于国内的超高频标准一直未落地,所以我们在开环应用方面只是先配合沃尔玛,在部分出口商品上首先使用RFID。”

谈到RFID的应用现状,不能不提沃尔玛。来自沃尔玛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6月,在美国的沃尔玛104家超市、36家山姆会员店和36个配送中心已经使用了RFID技术,同时参与这个项目的还有130个供应商,55000个托盘,并已收到贴有RFID标签的货箱189万个。这一应用状况已大大超过了沃尔玛的预期。

而根据阿肯色大学最近一项长达7个月的研究发现,在沃尔玛商场里,使用RFID标签的货品脱销现象减少16%,RFID技术在货品补充上要比传统条形码技术快3倍。

RFID难在协同

尽管RFID的技术优势明显,它对供应链的提升也一目了然,但真正要实施RFID方案,许多用户还要先上一些基础课。

RFID的实施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整合,二是业务整合。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IT手段来促进企业的流程再造,但光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是不可能见到效益的,它要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协同,比如ERP、CRM、MES等。

“在企业内部,如果不打通各个信息系统,就会出现信息孤岛,造成数据流的不准确、不精确或是一定程度的延迟。海尔在实施RFID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负责人说,“所以,在这几年的项目中,海尔很长时间都是在做这样的打通工作。”海尔的RFID方案是基于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架构的,上面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整合,包括仓库管理、ERP、CRM等,并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除此之外,他们也计划在未来实现与零售商或供应商的数据交换。

除了与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连通,还包括与有线、无线的数据采集终端的连接。这里面就需要用到RFID中间件,中间件架构是RFID区别于条码最关键的部分。因为RFID始终在读取数据,而这些数据有些是无用的娱乐信息,如果把所有数据都传递给后台服务器的话,那么服务器的负担会很大。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中间件设计,包括固定设备、手持设备、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以及用网络把整个系统联系起来。

“RFID中间件是RFID应用框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它负责实现与RFID硬件以及配套设备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同时作为一个软、硬件集成的桥梁,完成与上层复杂应用的信息交换。”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研究中心副主任曾隽芳说到。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业务流程再造还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协调,而这种协调的工作量有时候比技术改造更大。”海尔RFID负责人说,“海尔目前都是用条形码来进行管理的,要改用RFID,就要将所有用到条形码的部门都迁移到支持EPC RFID的信息系统上来。然而,有些信息系统的开发年代比较久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好,则要进行大量的系统集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顺利迁移的话,可能会导致生产停顿或者业务流程的终断,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基于上述原因,实际上海尔是条形码和RFID两套系统并存,而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企业内部需要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的应用环境不允许,目前RFID应用的上下游产业链不完整,相关的标准或法规也缺失。

与此观点类似,据记者了解,目前大范围应用RFID并不合时宜:一是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中很少用上RFID,大多数人使用的还是条形码系统; 二是成本的问题,现在昂贵的RFID标签及技术实施成本还很难被用户接受。

RFID与条形码并行发展

与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标签有很多优势,比如存储容量大、可重复利用(信息可写入10万次)、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持续工作、读取距离更大、识别更精确等。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条形码在成本上要大大优于RFID电子标签。据记者了解,目前RFID标签的价格大约是2~3元钱,而条形码标签的单位成本仅为1分钱左右,对于很多利润日益变薄的行业(如低成本零售业)来说,两元钱甚至已经超出商品本身的价格了,所以要想把RFID应用在所有商品上是不现实的。

条形码还有大量的生存空间,而RFID标签目前则大多用在比较昂贵的单品上,比如茅台酒类、家电类、高端IT产品类等,因为两元钱对这些行业来说有点微不足道。

杭州卷烟厂是把RFID用在了托盘上,而不是单品上。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杭州卷烟厂用在托盘上的标签成本是40多元钱,因为托盘和标签都可以回收,如果按照8000个托盘算的话,光标签就需要大概30多万元的成本投入。托盘将货物运到销售企业后,回收的标签里的数据可以清除并重新读写,进入下一次循环。2005年,杭州卷烟厂有500万大箱货品的销售量和1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与此相比,RFID的投入成本尚可接受。

海尔在特种冰箱的生产线上也试点了RFID应用。海尔RFID负责人说,以前海尔采用一维条码进行管理,实际上也实现了单品识别,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现场的工人在操作中存在大量的假扫描现象,比如,在生产线上过来一个产品,工人没有扫,或者是提前扫,或者补扫,这就给生产过程的调度和质量追溯过程带来很多困难; 其次,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整个过程下来就是滞后的、不准确的。RFID可以提高效率和可视性,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进海尔目前存在的问题。

“像海尔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管理费用,而RFID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些东西。”该负责人说,“通过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抵消企业在RFID应用方面的投入,使企业在RFID的应用中看到投资回报。从单品的价值来看,1元钱的RFID标签在一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冰箱等家电产品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我们也相信,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普及,它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让更多的用户有能力使用该项技术。”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4年全球RFID标签的年需求量大约是1000万片,而只有需求量超过50亿片后,其成本价格才能降到1角5分,这样才有可能在薄利润领域规模应用,但也并不能囊括全部。还有数据显示,在未来3~5年内,RFID标签每年将有20亿左右的数量上升,RFID的春天已经不太遥远。

从厂商来看,虽然还没有成熟,但RFID不能丢,因为它绝对是下一个市场,所以很多厂商会投入精力在RFID技术上。但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能让他们维持日常生计的仍是条码。RFID更多的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增长速度会很快,但因为基数低,销售额不会很快上去。RFID与条形码不会相互取代,而是一个并行发展的过程。

“螃蟹不能随便吃”

纺织业的一位CIO向记者明确表示: “我们需要行业内部有个领头人,也需要行业内出现一个比较有经验的集成商。”从中可以看出,在推动RFID的应用历程上,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螃蟹不能随便吃”,要由具备“吃螃蟹”能力或是经验的人来带头吃才行; 否则如果没有经验,不懂得挑螃蟹,很有可能造成“中毒”的后果。

让RFID业界感到兴奋的是,毕竟已经出现了行业带头人,他们的出现将会大大加快RFID的应用步伐。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开展了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出现了一些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的制造商以及RFID解决方案集成商; 而在用户方,也出现了一些典型的行业用户,比如制造行业的代表海尔集团、酒类企业代表茅台酒厂、烟草业代表杭州卷烟厂,以及一些物流、零售等行业。但是总体来说,RFID的应用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厂商不具备规模方案实施优势; 行业用户也比较分散,不具规模性。

“供应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成本,目前的RFID应用几乎都是上游投资、下游受益。零售商希望借RFID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而采用RFID的成本却要由制造商、物流商来承担。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RFID大规模应用会面临许多阻力; 如果不能形成大规模应用,RFID降低成本也就无从谈起。”刘禹强调。

“还有技术上的问题,我国RFID标签的研发缺乏高水平人才,所以要想在这个行业中崭露头角,人才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曾隽芳补充到。RFID产业链包括7个技术方面,分别是: 标准的制订、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天线设计与制造技术、芯片封装技术、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技术、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应用系统开发。我们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上加紧锤炼内功。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应该有一个具备资历和能力的“领军人物”,带领整个行业共同发展,“初期实施RFID时,企业不仅需要有前瞻性、有风险承受能力,更要有资金的支持,所以RFID技术的早期实施者应该是行业内数得上的。”曾隽芳说。

要想使RFID的成本降低,就需要规模应用,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互联网在今天会如此繁荣。因为RFID的优势已经开始表现出来,它创造了供应链新的奇迹,而在应用尚未大规模推广之前,更需要大家有耐心等待、有勇气尝试,RFID的曙光才会到来。

链接:成熟RFID系统的必备要素

就一个成熟的RFID应用系统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的:

遵循开放标准――既要遵循国内标准,又要兼容国际标准;

业务价值定义――过滤特定行业应用的价值点,进行应用模式的创新,明确业务目标;

硬件有效实施――针对不同物理环境和业务目标选择特定技术,辅以强大的硬件集成能力,提供适应不同环境复杂度的硬件部署和实施;

成熟软件架构――兼容现有应用环境,面向未来业务拓展;

灵活业务流程――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定制能力,支持供应链环境下的信息交换;

完整业务展现――简化业务操作的同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全面业务透视能力。

上一篇:深探GPS卫星及电文系统 下一篇:网格服务:资源共享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