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14 08:27:05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低效”问题给出相关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08-02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个人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写作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基础课,它以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打造综合型应用人才为主要任务。为了解当前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于2010年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该门课程教学情况调查活动,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交流为辅。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样本1138份,其中,调查对象包括园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生物技术系、商贸管理系等8个系部37个专业的学生。经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门课程普遍存在教学“低效”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针对教学“低效”这一现状给出相关教学对策。

一、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该门课程确定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很多教师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但教学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低效”现象仍比较普遍。

(一)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比较急功近利

调查结果显示,有47.19%的学生认为应用写作课程是为了将来能胜任工作,并且有55.8%的学生认为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很重要,60.19%的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很感兴趣,64.17%的学生希望了解并能运用常见的应用文。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已经从主观上认识到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必要性,有学习的要求。但是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任务的复杂,不注重平时积累,要求一学就会,忽略了写作课的学习规律,比较急功近利。

(二)学生有学习要求与学习兴趣低落的矛盾明显

一方面,部分学生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落,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课堂上,有65.47%的学生基本认真听,偶尔开小差;有7.47%的学生完全不听,干自己的事情;只有27.06%的学生认真听课,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常见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虽然不深奥但理论性强,文体多,格式要求严格,在课堂上容易陷入单纯地套用写作模式。同时,应用文有着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行文目的性强,成文的程序性,格式的规范性,语言表达讲求明确、庄重、简约。这些特点限制了作者自身观点和感情的自由展开,因此,写作时便显得单调、枯燥。多数学生认为应用文很有用,但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三)教学方法改进目标与实现过程存在偏离

虽然目前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和教材方面的探索,并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些改革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授课内容更为直观生动,调查结果显示,55.71%的学生认为应用写作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倡导“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但44.2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在课堂上教师一般先讲理论,如某种文体的概念、特点、作用,然后分析范文、布置作业,一个学期下来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感觉调动学生也比较困难。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听讲的时间多,操作时间较少,较少有机会运用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虽然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虽然清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难以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定位和思路及实践推进都遭遇“瓶颈”。

(四)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期望值的差距比较大

虽然部分学生有学习的要求,但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8.61%的学生认为学习应用写作课程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一些帮助,6.77%的学生则认为完全没有帮助;68.89%的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感到基本满意,22.5%的学生感到很满意,8.61%的学生感到不满意。显而易见,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期望值的差距比较大。很多学生反映:“应用写作课程课本上的知识看得懂,上课听得懂,就是动起笔来不会写”,有时甚至觉得上课后和上课前效果一样,进步不大。作为一直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写作素材,仅靠在课堂上学习写作理论和范文,很少自己动手操作。一旦自己动起笔来就会觉得束手无策,例如,一些学生在写作业前不假思索先上网搜索范文,然后修改一下抄抄了事。在对部分毕业生进行回访过程中,他们反映道,在工作中碰到很多在课堂上学过的文种,能回忆一些理论知识,提起笔来仍然不会写,通过较长时间摸索才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

二、对策分析

要改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低效”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能效,关键环节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施,让应用写作课程真正成为教师爱教、教得会,学生爱学、学得懂、能够用的一门基础课。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突出表现,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跟学生阐述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效果仍不理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应进一步利用丰富的校园和社会资源,结合时事,对学生开展教育。可邀请毕业生和企业家回校座谈,请他们畅谈应用写作能力在求职和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事实教育在校学生。

(二)改变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倡导使用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特定的项目,设计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的目的。近年来,高职院校各种专业技术课程中不断引入此种教学法,但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少。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区别可见下表:

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法的一些因素导致目前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出现“低效”现状,如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这一点导致了在应用写作课程课堂上教师讲知识,学生听得懂,但缺乏实践,出现不会用、写不出的情况。相比之下,如果能够适当运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使其将已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同时,教学对象的改变迫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当前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对象均为90后学生。其特点非常突出: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思想独立,创新能力突出;好奇心强,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实践能力。因此,在应用写作课程课堂上,突出知识转化应用的项目教学法更能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能效。

(三)教师树立教学改革信心,主动调整教学方法,自觉增强自身素质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知识、布置练习、解答问题、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外在动力学习,极少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在项目式教学中,无论教与学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协作者,从而较好地解决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传统难题,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而不是文本角度的研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虽然不再是以满堂灌的方式授课,但角色的变化要求应用写作课程教师应进一步树立教学改革信心,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以适应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四)教材应随着社会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更新

教材是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自学的重要依托,而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编排的体例都是阐述文种的概念、特点、作用,然后列举例文,注重对文本自身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职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也忽略了应用写作的社会背景和实用价值。要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顺利实施项目教学法,迫切要求授课教师对教材进行改编。教材应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注重写作过程的分析,包含丰富并有时代特点的例文,适量的操作练习,为教学服务。

(五)积极拓展项目教学法所需要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努力利用社会和学校资源开发应用写作课程项目教学法所需要的教学环境源,创造工作情景。如学生外出实习,可布置学生写作函。通过“三下乡”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在校内可利用广播站、校园网练习写作新闻消息。学校开展双选会,看到公司招聘广告信息写求职信,进行模拟应聘练习;就学校组织的活动设计方案、广告海报,制作邀请函,写总结等;就学校组织的大型会议可组织学生制作会议文书材料,这些练习主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灵活性,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文的特定用途、语言表达、惯用格式和体色彩。

【参考文献】

[1]邓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10(10)

[2]许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刍议[J].科技信息,2007(35)

[3]詹苏杭,刘婷.试论高职应用写作的项目式教学[J].安徽文学,2010(5)

[4]王春翔.职业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桂教高教(2011)24号)

【作者简介】韦 靖(1981- ),女,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助教。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论师生平等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下一篇:译文西化与汉语规范化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