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英语教材特点的认识及教学建议

时间:2022-09-14 06:30:04

对高中英语教材特点的认识及教学建议

摘 要:本文分析了NSEFC教材特点,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1. 处理教材; 2. 突出听读; 3. 加强词汇教学; 4. 完善评价手段。

关键词:教材特点 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以下简称NSEFC)是在1993年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SEFC)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NSEFC教材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对SEFC教材做了较大的改进,成为由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过渡的教材。因此,NSEFC教材自2003年使用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线教师普遍认为,NSEFC教材带来的启示大于指示,挑战大于机遇,跨越大于过渡。

一、对教材体系的认识

1. 在编排内容上,它一改以往教材大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2. 在编排步骤上,采用了分课型任务教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这无形中减轻了年轻教师在课型设计上的迷惑,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素材的收集上,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学步骤对于学生来讲,知识起点较高,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且具有不甚合理的地方。

3. 课本附录中的一些语言点的解释还有不尽详细的地方,个别还有疏漏之处,艰难适应今后高考的目标和要求,这些都需要编者和教师加以改进和补充。

二、NSEFC教材的特点

1. 基本特点

NSEFC教材的结构合理,形式活泼,设计美观,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欣赏需求。该教材仍采用单元划分的方式,但取消了每个单元设置4课的做法,而是设置了若干个板块。

NSEFC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为修养。

NSEFC教材在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任务型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位的精神。

NSEFC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练习册各个单元所设计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逆行反思。教师用书中还提供了补充建议,并设计了一些诊断性测试题,供教学时参考。教学中淡化语法,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提倡整体教学法和交际法,鼓励教师用英语授课。而NSEFC教材则淡化单元课型,加大听读量、词汇量和综合信息量,强化语言综合技能的整合;同时倡导任务型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改造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 NSEFC教材带来的挑战和困难

(1)NSEFC教材学生用书中只有单元话题,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训练混合一体,对于长期习惯于依据教材按图索骥的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

(2)NSEFC教材中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量以及各种任务活动量提高的幅度较大,教师难以整合,学生也难以掌握。据介绍,该套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单词及300余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SEFC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多个词汇。

NSEFC教材中的Speaking,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以及Project和Assessing等板块都设有弹性任务;原本简单的口语训练(Speaking或Talking)变成了提供主题情景和语言功能项目,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讨论、辩论、采访或写调查报告等耗时较多的活动。

(3)NSEFC教材的单元板块多,教学步骤也多。学生用书中单元板块包括Goals, 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Grammar, Integrating skills, Readings and writing Tips和Checkpoint14个板块;练习册(Workbook)包括10个板块。教师的最大困惑是:这么多板块很难全部完成,但该如何整合呢?

(4)NSEFC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应该是最佳的听力材料;但朗读者语速太快,口语味大浓,学生对材料的背景知识不熟悉以及材料的生词量大等因素增加了学生听力的难度。

(5)NSEFC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特别是用英语编写的“学生用书教学指导”和“主题任务建议”等部分都颇具学术指导意义。可能因为内容和体例全新的缘故,目前其对教师教学的参考作用却难以发挥,有的教师甚至反映读不懂这些英语材料。

三、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我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兴趣都不是太高,听力、口语、阅读这几方面尤其困难,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灵活地利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减,重新整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重要。要完成以上任务,笔者以为:

1. 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及教材的理念

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所有的板块都教完,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任务”都做完,因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包。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依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

(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删减教材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简化Warming up,Speaking,Talking, Postreading, Project以及Assessment等板块的教学步骤。另外,教师可以舍弃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如The silver screen(Book 1A Unit 5, Fact and fantasy (Book 2B, Unit 12)和frightening nature (Book 2A Unit 10)等单元中的部分内容。)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报刊阅读等手段增补和拓展教材内容,比如,在教学News Media(Book 2A Unit 2)的近两周时间里,笔者要求学生阅读至少5份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报纸,如《考试报》等。学生不仅能高效率完成课上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课外自学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日常活动的主题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时教学Good friends (Book 1A Unit 1),Good manners (Book 1A Unit 6);在运动会期间教学Sports(Book 1A Unit 8); 在元旦和春节前夕教学Healthy eating (Book 1B Unit 13), Festivals (Book Unit 14);在旅游黄金周前夕教学Going places (Book 1A Unit 3),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ook 1A Unit 4)和Cultural relics (Book 1A Unit 7);学校开展理想教育时教学 Great women (Book 1B Unit 17)和Making a difference (Book 2A Unit 1)。

2. 分步实施,突出听读,落实任务

针对NSEFC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可对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根据NSEFC教材的特点,听力(特别是高一年级)和阅读是各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听力理解感到困难的语段,教师可以采取先精听后泛听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有难度的语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材料,以降低难度。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知之甚少,实施时颇感棘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特点:(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和贴近学生生活;(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必须运用语言做事情;(5)运用语言的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因此,任务并不等同于练习,也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行动;同时,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采用这种方式,也绝不应否定两种任务型教学的方式:

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选择并完成好重点教学任务。费时少的任务随堂完成,中等难度和复杂的任务周末完成,费时多的任务可以利用长假或寒暑假完成。另外,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大型英语活动或实施专项课题研究。比如,我校举行爱校爱乡的英语演讲比赛及单词竞赛等。

②尝试单元整体任务(即课前布置,课后展示,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整体项目)。每单元按照任务设计、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语言学习与训练、读写输出和任务展示与评估等几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师可大胆精简和整合Warming up和Speaking等板块中的小任务.单元整体任务的设计可遵循变任务为项目,变分散为整体,先输入(听读)后输出(说写),先认知后交际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获得学习进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比如,在教学Scientific achievements时,笔者给学生一些提示词,只谈论These are some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对其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就不一定得花费时间去完成。

3.合理处理词汇教学

新版教材增加的词汇主要是只要求理解的词汇,其次是专有名词。新、旧版教材在要求会使用的词汇上也有很大变化。原高中教材听力部分词汇安排到了初中,原高二的部分词汇安排到了高一。因此,新版高二教材中要求运用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对于旧版教材来说也是新增词汇。高中学生应掌握和能够运用的总词汇量变化也很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要求词汇量为1200+75,现行高考考纲的要求为2200。实践证明,按这个标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英语水平非常有限。因此,新课程标准七级目标将词汇量定为1400―2500,入级目标定为3300,九级目标定为4500。这样的词汇量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一般性词汇障碍。另外,新教材还要求学生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词汇。可以说,达到了这种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就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版教材的词汇数量大幅增加,而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却没有变化。那么,教师应如何完成词汇教学任务呢?其实答案就在教材的词汇练习之中。

1. 用已学的英语词汇解释生词,建立单词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新版教材提倡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练习的特点或是以旧引新,或是以新习旧,扩大词汇量。这种练习在高二上册教材中有两种形式:①连接英语单词与英语概念的练习,如课后习题中的Item3 Vocabulary;②根据英语释义或句子语境填写英语单词的练习,如每个单元中的Word Study。③词的构成规律,如加前缀、后缀等。

2. 在单句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在阐述语法和词汇教学时指出:“教师可尝试改变全部由教师讲解词语用法和分析语法现象的教学方法。”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以及词义推测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词的构成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以及如何使用词典等。该套教材编入了一定量的在单句语境中运用词汇的练习。这些练习又分为词汇意义运用和语法形式运用两种。从练习的比例看,编者是以意义运用为主,但也注重语法形式的正确性和词汇之间的正确搭配等。

3. 在短文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体会词汇在语境中的逻辑关系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谈到词汇教学时还说:“要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还必须通过有情景的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的运用要在意义和语法形式方面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联。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意义,并学会和掌握它们的用法。

4. 适当对比英汉语言差异,建立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正确联系

现在有不少人强调英语课要全部用英语组织教学。但有专家指出,在英语课上一味地排斥母语也是不可取的。为此,新版教材中增加了汉译英和英译汉词汇练习。通过这两种练习,学生能够体会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异同,只有通过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形式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语言形式的意义。从这方面练习的比例分配来看,编者是以用所给英语词汇翻译汉语句子这种形式为主。同时,该部分练习还包括用所给汉语完成英语句子和用所给的一个单词翻译多个英语句子等形式。

5. 运用构词知识剖析生词,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掌握英语构词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新版教材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编写了各种练习.例如,高二上册中的这类练习有: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派生); Item 2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合成); Item 1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4(派生);Item 2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9(派生); 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10(词形变化)。这些练习系统地分散到各个单元,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构词法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完善评价手段

在实施教学时,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控,表扬后进生,把文化意识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竞争意识中。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笔者所教学生较开学以来有了较浓的学习兴趣,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学习,处理教材各板块时较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学[M]. 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

2. 李志坤. 新版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建议[J]. 中小学业外语教学研究. 2005年6期.

3. 佚名. 现行教材,教法之我见[N]. 云南教育网.

上一篇: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让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简约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