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体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思考

时间:2022-09-14 05:22:20

技校体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思考

在技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表现了强大的教学优势;但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也给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成为教学的干扰源。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多媒体成为当前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技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谈几点认识。

1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不管是课内理论课还是课外活动课,如果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就会消极地对待学习与训练活动。在以往的室内课,教师纯粹就教材讲教材,无法很好地将讲解与活动相结合,只是枯燥地进行抽象知识的传授。整个教学枯燥无味、单调沉闷,这不符合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学生的特点,无法激起他们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整个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劳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了多媒体使得整个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多媒体可以通过图文声像来展现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投掷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铅球、标枪、铁饼等影像资料,然后对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激起学生内心学习的主观意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1.2 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以往的室内课理论与动作脱节,对于一些较难的动作,往往是学生在课上记住了动作要领,但到了课外训练时并不能很好地应于具体的训练中。通过多媒体可以将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动作用多媒体呈现出来,通过播放慢动作、定格、重复,将整个动作的结构、顺序等展现出来,将理论与动作相结合,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动作的透彻理解与准确掌握。如背向滑步推铅球这一动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学生操作起来容易出现错误,笔者将此动作用多媒体完整地展现出来,并将这一个动作分成若干个小动作来逐一讲解,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能够流畅而准确地完成。

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技校体育所涉及的体育项目很多,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是由一位体育教师带多名学生教多个运动项目,而每个项目的动作要领又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像专业教练那样,专注于某一个项目,对这个项目非常专业,所以在教学时对于某个项目的某个动作很难准确而优美地展现出来。有时受身体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不能进行亲自示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有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教师成为一名体育全能,能够将各种体育项目的动作进行清晰示范,使学生看到标准的动作,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动作,促进全面发展。

2 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2.1 课件实用性不强

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的外在形式,而忽视其内在本质,所选取的图片、图像等与具体的内容关联不大,课件实用性不强,无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甚至有些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课件,忽视具体的学情与教情,教学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2.2 滥用现象严重

许多教师看到多媒体的强大优势,尤其是看到一些优质课、成功的教学案例大多用到了多媒体,片面地认为运用了多媒体就是成功的教学,就是落实了新课改理念,不管什么内容清一色的多媒体,没有多媒体就不知如何上课,滥用多媒体现象严重。滥用的后果就是体育课失去了学科特色,成为课件的放映课。

2.3 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

部分教师在运用时完全沦为多媒体的“奴隶”,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只是机械地就课件来进行教学,当教学中出现课件没有涉及的情况时,手无足措,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不能很好地驾驭多媒体,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2.4 缺乏师生有效互动

部分教师只是坐在电脑前进行相关的操作,成为课件的放映者,而学生则是课件的观赏者,人机互动代替了人人交流,成为现代教学手段包装下的满堂电灌,没有师生间的知识互动与情感交流。一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身心俱疲,体育教学对教师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煎熬。

3 运用多媒体的几点原则

针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为了更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扬长避短,在运用多媒体时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技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1 实用性

一个优秀成功的课件不是看它的外在形式有多么的华丽,而是要看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能否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来。在运用多媒体时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围绕教学内容来选择图片、文字、视频等体育素材,不求优美华丽,但求简洁朴实,以实现学生思维与注意力的顺利转移。

3.2 辅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手段。尤其对于体育学科来说,教师的示范必不可少。虽然多媒体可以更为详细、清楚地表现各种动作,但是这样的呈现方式毕竟缺乏真实性与直观性,所取得的效果远远不如教师的亲身示范。因此,要实现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领会各种技术性动作。

3.3 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强化。教师并不能以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模仿与训练,而是要在运用的空闲让学生有更多训练的机会。如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些错误的动作,让学生展开分析,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必要时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示范,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

3.4 交互性

不管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心灵互动的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但只是人机互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必不可少。教师不要埋头忙于操作,而是要以眼神、微笑与表情来向学生传递多媒体所不能传递的信息,给予学生鼓励、肯定、信心与勇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情感,并由此激起学生对教师、对体育活动的激情。这样的学习与训练才不会苦不堪言,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

总之,对多媒体不仅只停留在理论层次,而是要更多地付诸于教学实践,要将多媒体的运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体育学科特色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以使多媒体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技校体育教学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赵哲.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技校体育课堂[J].职业,2012(9):166.

[2]黄安承.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技校体育课中的运用[J].读写算,

2011(35).

[3]张辉.多媒体与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

125-126.

[4]张蕾.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09(7):114.

[5]张立.对多媒体体育教学发展模式的探讨[J].科教新时代,

2012(9):69.

[6]杨明泽.多媒体教学在体育院校教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8.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上一篇:新课程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技巧 下一篇:农村初中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联片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