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2-09-14 05:01:30

公开课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37-02

公开课的网络定义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每次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教师参加,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3552635学经验的一项有益的研究活动。北师大教授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课走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公开课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当下公开课往往被用在教师优课评选、职称评定、竞争上岗、招聘教师以及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一所学校每学期一般开设1―2次,很少学校把它作为经常性的活动来开展。实践表明,如果能把公开课作为一项“常态课”来抓,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那么对教师专业成长、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体育公开课的开设,把组织公开课教学作为“常态课”来对待,形成制度化。每人每周都要安排体育教师开设公开课。实行“城乡联动”,由县教研室体育核心备组负责。各学段的核心组成员都是由县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每人分片包干,具体负责集中备课的时间及地点、公开课的时间安排、听课人的确定、评课的时间及地点、月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学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进行“大比武”。对成绩突出的核心组成员进行表彰,对成绩排后的核心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对每一位体育老师、每一所学校都要考核。考核结果通过教育局网络平台向大家公布。

一位江苏省特级教师来我县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时说过,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学校中的少数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来上公开课。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务高低,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教学方法上鼓励“百家争鸣”、在教风上鼓励“百花齐放”,使公开课成为一条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每位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要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认真程度,将直接影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一、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有人曾形象地把公开课比喻成一个“舞台”。我们为每位教师搭建这样的“舞台”,让教师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一名教师要想把公开课上好,就要去准备,就要去思考。如果我们没有设这样的“舞台”,那大家很可能随便几句“小调”一堂课就能过关,也无人问津。有了“舞台”教师们就要练真功夫。“练功”的过程,就相当于我们为上公开课思考、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公开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不知要对教案修改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创新,不练这些真正的“功夫”,哪来台上精彩的“一分钟”呢?所以说,备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二、压力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原来,很多学校公开课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体育老教师上,年青体育教师除非是极其优秀的才有机会。大多数的年青教师无缘公开课。学校不给机会,自己也不积极参与,无任何压力。有的学校做法相反,年青的体育老师需要锻练,上公开课,而年老的就无缘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求人人都要上公开课,周周都要有公开课,让全县的所有体育教师都有机会,从而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给他们挑担子,给他们加压力。每位教师都有天然的惰性,如果没有压力,平时的“常家课”一般是过得去就行,很少说哪位老师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的,大量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而要上公开课就不一样了,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就开始紧张起来了,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好公开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甚至是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上看这些教师是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是必要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正是这种压力才使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资源、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听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我们组织的公开课,在核心组成员的安排下,分片所有体育教师人人参与听课,大家把听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硬性要求。所以老师们个个谦虚谨慎,全神贯注,听、看、记、想,全面结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捕捉到授课者教学的闪光点,起到取人之长的目的,学会“拿来主义”。

四、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井底之蛙”怎么也不知道天有多大,“闭关自守”永远也不可能有发展。“上台表演”是一大进步,“表演结束”还要听听观众的意见,听听专家的意见,这才是更大的进步。这节公开课成功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是亮点,哪些地方还显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专家和同行们评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近年来通过公开课的历练,我县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特别是教学能力提高最大,专业化素质成长惊人,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是在这无数次开设公开课的成功、失败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近年来我县体育教师中获国家二等奖一人次,省一等奖8人次,省二等奖20人次,省三等奖5人次,市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30人次。各级各类或获奖总数500余篇。

参考文献:

[1]王桂江: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及其关系 宝坻教研 2010-09-08

[2]徐世贵: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对微电影营销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