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种策略

时间:2022-09-14 04:41:25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种策略

摘 要:《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要求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的多彩空间,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顺应了这一要求,在活动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从大语文观着眼,注意课堂内外的联系,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构建多角度的开放性的教学空间.教师把“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总体目标,将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那么,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我结合实践的经验谈五种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 拓展 角色 模拟

一、自由拓展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间不能单纯用“节”的观点来衡量,因为大量的教学内容是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有时只是结果的展示。 自由拓展就是以“课文内容”为信息点,以“与信息点相关的所有信息”为学习内容,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项目,通过课外研讨或查阅资料、人物专访等形式,用研究报告、编抄报、制作展牌的方式来呈现学习成果。如:学完《出师表》一文,我们开展了“千秋诸葛我评说”的探究活动,两天后,学生交来了研究报告,出语惊人,不单是褒美之辞,还具贬评之语,足见思维之奇异,探究之广泛。如:“孔明用兵如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草船借箭,空城退敌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传奇故事照史册。”“诸葛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心中锦绣,乃奇人智士。”“七擒孟获,则见诸葛豪气冲天,智勇双全;舌战群儒,则见诸葛博学多才,傲骨俊杰。”“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足见诸葛刚愎自用,不知人善用。”“诸葛亮上表北伐,急于求进,只为忠陛下,报先帝,这是封建社会的愚忠思想。”“魏延屡立战功,而不得诸葛重用,反存戒备之心,显示出诸葛身上也有普通人的狭隘。”……

二、专题研究策略

专题研究策略是指让学生综合运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等资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八年上册学习完《爱莲说》后组织《莲文化魅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师生共同设计了如下问题:1.探寻莲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性。2.列举有关“莲”的美味佳肴,并从名称、用料、特点上加以说明。3.搜集有关咏莲的古诗文。4.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展示自己的书法、绘画、剪贴画等。然后学生分组,选择好探究的问题,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对话,翻阅古文化的画卷,走进现实生活,盘点餐桌饮食的长廊,提起画笔,精心润色。这样的学习活动,从策划到交流,课堂所用时间为两课时,但整个学习过程却历时一周左右。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专题,探究了文学、生物、历史,地理、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练就了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和实践的能力。

三、角色活动策略

角色活动就是指利用角色效应,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表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学习的体验和对学习材料进行智力加工形成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教学《孔乙己》,我们把孔乙己在酒店生活的四个片段和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分别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首先在学生对文章主旨及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写作好的同学将文章改编成剧本,然后教师与小组学生共同协商人物角色,如导演、演员、动作设计、评委、顾问等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练习人物对话,练习动作和表情。接下来开展组际之间的汇报演出活动,演出后请评委对演出的效果进行评议。这样的角色互动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对文章进行再创造、再改编,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辅之以学生肢体语言的尽情发挥,表现人物的鲜明形象,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学生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合作等奖项,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引导着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财富,从而形成实践能力,发展个性。

四、模拟实践策略

所谓模拟实践是指通过模拟的物化世界,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习智慧,锻炼语文素质。例如:我们开展了以“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模拟法庭”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学生成立了审判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组(企鹅、老虎、树木、小草):被告组(人类代表3人);证人组(飞鸟、鱼类及人类代表)合议庭组(学生扮演合议员6人)。拟定好开庭审判的成序:审判长宣布开庭----审判员介绍案情----原告申诉----被告答辩-----证人证言----法庭辩论-----合议庭审议-----法庭宣判。整个案件围绕着野生动植物状告人类无节制的乱砍乱伐、乱排乱放、肆意捕猎的行为,造成植被锐减,土地沙化、河水污染,野生动物失去生存的家园展开诉讼。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角色,认真准备发言材料,互相合作,热情高涨。庭审那天,学生的申诉和答辩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双方辩论唇枪舌剑,旁征博引;举证人员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合议人员聚神倾听,各抒己见,公正决议;审判人员把空全局,言辞得当,秉公决断。“庭审”结束后,学生还发起了“自创环保宣传标语”活动,走向街道,宣传环保的意义。这样一来,把现实中严峻的环保问题转化为语文问题来解决,即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自主参与中展开创造性学习,又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情景,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

五、社会活动策略

社会活动策略是指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在观察和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如《到民间采风去》,我们让学生探寻四个板块内容:即“乡村的名称”、“乡村的习俗”、“乡村的文化”、“乡村的饮食”,就是让学生探求地域风情,研究乡土特色,采编民风民俗,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籍的情意,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采摘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甜美果实。

语文综合实践实际上是一种以“专题活动”为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主要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探究、合作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我们要做的是整体协调多种要素,相互渗透,借助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和实践活动资源,走“大课堂”教学之路,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习空间,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长知识和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因材施教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