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护生的带教和管理

时间:2022-09-14 03:27:58

儿童保健护生的带教和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方法通过一年多来对100多名实习护生采取新的带教和管理措施如岗前培训、选择带教老师、采取一对一带教及时指导评价等教学方法。结果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生实习时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培养了护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结论通过改进儿童保健室带教方法,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激励了老师知识的更新速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关键词】儿童保健;护生;岗前培训;理论指导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对健康保健、医疗效果和优质服务的期望值日渐提高,我国的保健事业迅猛的发展,在日常的保健工作中操作少,指导、讲解多。如何指导家长护理、喂养、教育孩子等问题需要大量的医学、教育、营养等理论知识来支撑,这样的情况如何带教就成问题[1]。护生首先要知道这些知识,然后才能指导家长。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制定了计划,措施如下:

1岗前培训

当护生进入科室后,首先对她们进行培训,时间4小时。内容包括:科室组织结构和人员;制度与安全;科室文化;优质服务;重点是专科知识。每人发有专科知识手册,使它们能够随时翻阅回顾这些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并进行考评。

1.1科室组织结构和人员在岗的护生对于其所在科室的组织结构的人员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其对于自己岗位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日后工作的适应程度。对于组织结构的了解教育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的与科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尽快融入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

1.2制度与安全对于新进护生的制度与安全的教育则是为了提醒护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职业相对特殊,一些不合规定的举动往往容易引发较大的疏漏,同时让护生们了解制度也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环境。所以对于其人员的制度与安全教育也是保证其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过程。

1.3科室文化每个科室都因其所接触的病患以及主管人员而带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对于儿科来说,细致与耐心是其主要的科室文化,护士作为孩子的主要保养人员以及家长如何带理孩子的指导老师,其应该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是毋庸置疑的。了解科室内的文化。不仅可以让护生们融入集体当中,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自信以及工作积极性,对于日后的工作处理以及优质的服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优质服务传授学生们优质的服务,实质上就是传达给学生们医疗道德,想要做一个出色的护理人员,尤其是在儿童保健方面,具备良好的品质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即使一个护士的专业知识再高,他没有相应的品质也难以成长为优秀的护士。对于儿童保健来说,如何运用知识让儿童健康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受到护理的儿童及其家长满意,让家长可以接受院方的护理方式以及学习如何辅地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样十分重要。这些就要求护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优质服务的技巧和内涵,真正细致耐心地融入到工作中去。

1.5专科知识专科知识的学习还是护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护理这种职业不同于其它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份职业的人员必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应对各种情况。保证病患的健康。对于儿童护理来说,专科的知识就更加重要。例如对于囟门未闭合时期幼儿的补钙量,多则造成囟门早闭,影响大脑发育。少则不利于孩子全身骨骼的发育[2]。这些需要精确的护理过程都是需要完备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专科知识一学习是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松。

2选泽带教老师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者,带教老师不仅肩负着传授医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医疗道德,所以一个好的带教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定要高。常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老师是很严格的,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3]。

3全程测评

及时有效的和护生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她们的心理需求、学习状态、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生活和工作感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明确、合理的考核制度,从学生、老师两方面进行考核,即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对老师带教能力与工作能力进行了了解。

4评价

通过岗前培训,使护生充分认识到儿童保健的目的、任务,科室的服务对象,服务宗旨及科室的文化等内容,增加了服务意识。学习手册人手一本,是他们随时有资料查阅[4],可单独处理一些简单问题,改变了以前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忘了再问老师,或者过去也就完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5]。结合老师的讲解,使护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多感知地认识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加深了护生对保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测评,促进带教老师不断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汲取知识的热情。同时激励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医者风范

5体会

通过1年多来对100多名护生的培训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岗前培训,一对一带教,及时沟通等一系列措施,使护生能够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有关医疗保健工作的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的医疗保健和护理知识,准确有效地解答了家长的一些简单问题,如辅食添加,晚上哭闹、后半夜来回翻身、断奶时间、大便发绿、什么时间出牙等等一些常见的护理知识[6]。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儿童时期常见的“四病”基本掌握,对一些特殊儿童如先天愚型,先天性心脏病、脑功能障碍等有所了解,并能发现其他异常儿童。培养了护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她们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提升了沟通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了自信心,减少了实习过程中的盲从性和被动性。培养了她们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思维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励如波,陆丽芳,应爱青.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32(02).

[2]石玉华.护生临床带教重点[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3).

[3]贝志红,江乙.临床护理带教中教学最优化策略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5(03).

[4]任蔚虹,周云仙.护士岗前培训手册的应用与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01).

[5]彭晓丹,李艳平,王璞.带教局域网页在临床带教中的尝试与应用.护理杂志,2003,20(01).

[6]李晰,陈燕琴.护理学临床带教实践中分层次教学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8,26(05).

上一篇: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 下一篇: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