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20 12:53:59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以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2、19、15和4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在有效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

脑血栓的发病率很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1-2]。通过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较好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3]。我院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加强了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20例。所有脑血栓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经CT、MRI检测证实满足我国有关于脑血栓诊断标准。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4-76岁,平均57.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排除如下患者:血压≤200/120mmHg患者;伴有颅内出血患者;有脑缺血症状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主要包括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以提升家属对脑血栓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技能;加强对患者的训练,包括日常的翻身、站立等基本训练,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有关运动协调性方面的训练;进行深层次的健康教育,包括自我护理能力、饮食护理等。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30d。在护理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3疗效评价

1.3.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共分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如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之治疗前下降80%以上,则为显效;如果下降在60%-80%为有效;如果下降在20%-60%为好转;如果下降幅度低于20%或者无下降为无效。总有效例数为显效+有效+好转例数,统计总有效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得到治疗有效率。

1.3.2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共分为3个标准:低于40分为不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在40-60分为具有一定生活能力;得分在60分以上为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考虑患者治疗后基本不具有完全自理能力,因此,本研究不设置完全自理能力这一等级。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2、19、15和4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4、20、17和9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在显效例数、无效例数和有效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2.22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2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见表2。其中: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大于60分的患者有43例,得分在40-60分的患者有13例,小于40分的患者有3例。观察组生活质量整体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早期康复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的不断推广,学者们[3-4]逐步认识到在脑血栓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神经功能缺损。

就本研究而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较之未使用干预康复治疗的患者明显好转,这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模式。这一事实的证明,在未来为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综合本研究而言,对于脑血栓患者,通过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逐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4-245.

[2]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5):567-568.

[3]曾玉玲,罗淑琼,曾颖晖.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2):289-290.

[4]曾小群.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12(4):150-152.

上一篇:浅谈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下一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