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09-14 02:58:34

人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一、三市农村人才市场发育现状与特点

(一)人才市场机制正在形成

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意识正在形成。2012年,三市农村人才市场共接待2.1万人次,引进急需人才1345名,输出各类人才1488人,培养后备人才———委培人才1237人,发掘各类人才924人,初步显示了人才市场机制的作用。2.在三市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为农村乡土人才的涌现提供了丰厚土壤。乡土人才联片承包土地,转让农村实用技术,开发农村新产品,参与商业流通等,在农、工、商、林、牧、渔、建、运、服务业等大显身手。这些乡土人才不仅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是带头人,并且有一部分还走出了市外、省外。如仙桃市的种田能手到宜昌承包耕地百余亩,天门农村种棉能手到河南、河北、山东、湖南转让植棉技术。截止2012年底,天门市共有4500名技术能手到外地承包土地。可以说,在天门等三市,农村乡土人才就地开发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也正是在三市各乡镇总结表彰乡土人才的基础上,共选拔了各类型、各行业的县市一级冒尖乡土人才1890名,树立为三市的典型,既推动了三市农村科技事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人才市场的健康发育。

(二)三市农村人才市场机构建设逐步完善

市场内部建设是发育、完善农村人才市场的基础性工作。天门等三市早在1991年成立了农村人才市场机构,人才市场机构是拥有独立经营性质的经济实体。它们在各自城区繁华地段拥有办公地点,一般均设人才交流部、经营管理部、综合经营部等,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潜江市熊口镇成立了人才市场和管理工作站,表明三市农村人才市场正逐步向基层拓展。

(三)农村人才市场规则正在建立

市场规则是规范农村人才市场交易行为的制度性措施,三市在农村人才市场刚起步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三市有关部门从人才市场发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陆续制订了《农村人才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人才市场争议仲裁管理规定》、《关于选拔乡土人才的实施意见》、《流动人员管理试行办法》等。不仅市一级农村人才市场制订了有关办法,如天门市、潜江市;同时,乡镇一级农村人才市场制订实施了各种办法,如潜江市的熊口镇、园林办事处等。这些管理办法主要就人才招聘程序、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户口管理、市场交易的仲裁程序等,作了比较具体和明确的规定。

(四)农村人才市场发育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才市场发育规模,包括人才流动总量、人才流动构成、人才开发和培训的数量等内容。到2012年底,天门市引进人才3317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1201人,评聘外地信息员1800人,本地信息员2930人,委培人才1630人。仙桃市各类人才流动总数为1314人,其中到各类企业工作的1182人,流动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242人,引进人才605人,委培人才987人。潜江市引进人才1300名,流动人才1402人,流向外地人才1100人,在流动人才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有802人,开发乡土人才1100名。以上数据说明,三市农村人才市场的规模从小到大,有逐步壮大的趋势。

(五)农村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提到议事日程

发育、完善农村人才市场,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之配套。目前,三市围绕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采取了定期人才供求信息,为流动人才代管档案,出台人才流动配套措施等。潜江市政府定期人才交流大会信息,颁布了《江汉油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潜江市经济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仙桃市对从外地引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由政府出面办理家属职业安排、孩子就业、退休金保险等有关事项。天门市共保管了1246名流动人才的档案,为3275名流动人才评聘了专业技术职称,还对548名大学生推荐上岗,并择优聘评为国家干部。

二、三市农村人才市场面临的主要障碍当然,三市农村人才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市场机制在农村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发挥仍存在体制上的障碍

从发育农村人才市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来看,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机制在配置农村人才资源中受到的限制依然很多:企业急需引进各类人才,但是专业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农村乡土人才难以发掘,即使出现了,也受到户籍、干部身份的限制,其作用也有限。之所以如此,既有国情原因,更有体制障碍。从我国目前城乡关系来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极不相同的环境条件,不利于农村人才市场机制的发育。从城乡管理制度来看,户籍制度、城镇就业安排制度等,使农村乡土人才作用受限制,而城镇人才一般不愿到农村地区去,人才流动机制受阻。从我国社会化保障体系来看,三市的城镇已基本建立了全覆盖的医疗、养老、退休金制度,而三市的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因此造成城市人才到农村地区发挥作用,被视为畏途;农村人才缺乏足够积极性,因为难以挣脱农民身份。

(二)农村人才市场中的供求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明晰

确立农村人才市场的供求主体地位,从人才需求方面讲,主要是指企业能够有条件地吸引所需人才;从人才供给方面讲,指人才自身能够通过公平竞争和自主择业,找到适合发展的场所。但从天门等三市的现实情况看,作为人才主要需求主体的企业技术更新意识淡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对技术人才需求不强烈;人才的流动需要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人才供给主体的地位也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三)现有人才市场的功能尚不能满足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

人才市场作为实现农村人才市场化配置的基本方式,应是市场关系作用的总和。近几年来,天门等三市农村人才市场从发育到壮大,应该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看还不发达,不能满足人才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需要;广大农村地区人才市场网点不足,人才市场分割,市场运行也不规范。特别是从市场的功能方面看,单一化且服务面窄,市场中介组织的不少职能仍掌握在人事部门手中,致使农村人才市场在引导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离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要求相差较远。

三、推进三市农村人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下一步应采取的对策有七:

(一)农村人才市场的发育要分阶段进行。

现阶段,天门等三市农村人才市场已经起步,但发育完善农村人才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因此,完善农村人才市场,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行政主导下的农村人才市场”。在行政职能几乎涵括一切的社会里,要撇开行政手段,去发育完善农村人才市场,是极不实际的;相反,适度运用行政手段,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实在是一种现实的考虑。但要指出的是,行政手段不能为市场发育设置过多的障碍,要顺应人才市场化这一总体趋势。第二阶段———“共建式人才市场”。针对行政主导下的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人才市场发展要采取多元主体参加的共建式人才市场方式。从今后改革的方向看,采取行政职能与社会中介组织适度分离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不同经济实体共同参加。第三阶段———“政府调控有力的农村人才市场”。在人才市场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应强调政府的调节作用。在人才市场发展的第一、二阶段,本身就体现了政府的调节作用,只是管理农村人才市场方面,地方政府还缺乏有效的、间接的调节手段。到了第三阶段,政府调控能力提高后,更应突出宏观调控这一点。

(二)认真做好人才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要实现农村人才市场分阶段进行,每一步都需做好基础性工作,从目前来看,硬件建设要加快进度,计算机和信息联网工作要加强,还应抓好对外宣传工作,以宣传促进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当前还要进一步转变人们的观念,加快农村人才市场发育步伐。

(三)人才培训和人才流动相结合。

人才流动是现有农村人才市场机制作用的一种形式,人才培训是推动市场容量扩大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市场与邻近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的联系,实现农村人才市场与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联网。

(五)农村人才市场要依托附近大中型骨干企业。

大中型企业既是农村人才市场的人才来源基地,又是农村人才市场

的需求主体。

(六)构造“人才特区”。

经济建设,有经济特区试验。农村人才市场发育与完善,必须政策透明公开,环境宽松,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七)完善农村人才市场相关政策。

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市场规则、法规和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人才市场行为。

作者:刘汉全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

上一篇:无肝素血液滤过技术的护理心德 下一篇:人才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