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三种好习惯

时间:2022-09-14 02:26:30

初中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三种好习惯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普遍的情况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强化、巩固下来的学习方式,是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初中是学习英语重要的起步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英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会自觉主动地预习,习惯于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等着老师讲解分析课文,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如果没有学生的预习配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比较被动,把时间耗费在复习英语单词、熟悉课文整体知识上,难以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更难以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1. 明确要求,教给方法。教师要对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意义。在预习方法上,教给学生的方法是一通读、二扫除、三划记。一通读是要求学生通读一遍所学的课文,包括课后的练习题,促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扫除是扫除字词障碍,结合音标,把相关的英语单词和词组提前学习和熟悉,把握其读音、意义;三划记是将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划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学习和把握。教师定期批改预习本,既及时了解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内容,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三点是学生预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2. 引导激励,做好监督。初中生是比较在意老师的评价的,如果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将能充分调动他们预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具体可以和监督检查结合起来操作,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时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认真预习、能与教师流利对话、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随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经常在课堂问答中张口结舌的学生,则予以提醒和引导。

二、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好习惯

1. 明确任务,布置好诵读内容。初中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还不强,教师必须加强引导和明确任务,为此,可以每天布置学生读一定量的单词、课文,特别是当天所学的课文内容,务必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诵,并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诵读,教师随时进行抽查。对诵读作业完成较好,给予表扬肯定;完成不好的,给予提醒批评,同时限定时间,让其完成诵读任务。

2. 多加指导,安排好诵读时间。很多初中学校,通常是每周安排两天早上读英语,其实除了利用好早读课,作为英语教师,还可以适当安排午读和晚读(有住宿生的学校),当然,具体的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在开展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范读和带读,教给学生基本的诵读方法,促使学生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和感情,待学生掌握了诵读的基调后,再让他们齐读、分角色读,进而让他们自由读、自由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 鼓励肯定,培养好诵读习惯。朗读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心智,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为此,教师可在每天课前随机抽取2-3个学生进行诵读,由师生进行共同的评价肯定,以达到激励引导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朗读发展档案,收集每个学生的朗读成果,如朗读录音作业、朗读竞赛获奖情况、朗读水平评价表等,以督促学生不断反省朗读方法和朗读成果,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时定期进行朗读评价,查找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辅导。

三、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因此,从本质来说,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于口语交际、与人沟通,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1. 激发表现欲,促使学生主动说英语。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引导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兴趣高涨地学习英语,主动地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现在的初中英语教材,所学的课文大多是情境对话,或是小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了课文基本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由课文内容自编自创成的表演剧。如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7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准备各种食物,制作好菜单,把到餐厅用餐的过程演绎出来。笔者发现,有的学生非常富有创造性,表演得惟妙惟肖,宛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服务员。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提高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2. 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英语说话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开口说英语,并且把这些教学活动设计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充分地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英语的说话能力。如开辟英语活动角、表演英语剧、举办英语活动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用英语问候,自觉运用所学英语。特别是每月定期举办英语活动周,在一周的时间里,除了正常的学科教学,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校的所有学习和活动,都要求用英语交流,如果一时不会说,互相之间必须展开讨论和请教,直到用英语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为止。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靠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出来的,教师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督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引导学生养成三种好习惯 下一篇:用想象编织智慧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