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

时间:2022-09-13 11:44:43

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

摘 要: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已经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其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发展迅猛。外部公共空间作为创意产业园中交通、创意交流的载体,创意阶层休憩、创作、交往的主要承担者,在创意产业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创意阶层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使用者,其独特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氛围营造在产业园规划的重要性。如何营造符合创意产业园使用特征、场地特色、功能定位突出的外部公共空间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创意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京创意中央产业园为研究对象,针对创作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创意阶层的特殊性,以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导入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 间的组成要素,对园区交通结构组织,空间节点模式进行分析,探求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方法,以期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有益思考,对打造创意产业园的品牌和特色,实现产业园的错位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创意中央;空间分析

后工业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日渐加强。而创意产业园的产生旨在聚集创意人群,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就如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其著作《创意新贵》中指出的那样,“创意人掌握创意资本,他们对于地点的选择往往能带动经济的成长,而他们偏好多元化、包容力大、对新观念开放的地点”。可以说创意产业园是创意企业及相关服务在空间集中而形成的集聚区,众多创意者及企业相聚集,各种思维相互渗透,能激发创意灵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能获得规模与品牌效应。2

当前,南京从确立“文化南京、和谐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以来,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南京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动力。3创意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根据南京市经济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3 年,南京市正式批准挂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约 53 家。《南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实行创意产业园的错位发展,注重园区的功能定位和效能集聚,以创新理念打造创意产业园的品牌和特色,对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规划符合产业园特征,功能定位突出,品牌效应显著的产业园区,避免千园一面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 创意产业园的相关概念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或Creative Economy),又叫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是作为政府的政策概念,而非学术概念。与传统的以物质消耗为基础的“手脚产业”不同,创意产业被称为“头脑产业”,即强调创意对经济的推动力与附加值。1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

在我国,创意产业园的基本定义:依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城市功能定位,利用工业等历史建筑为主要改造和开发载体,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相关产业链为聚合,所形成的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为发展重点、并经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确认的功能区域。同时它也是创意企业、创意工作室、创意设计人员实施交流、互动、集聚的场所和各种创意作品展示、交易的平台。创意产业园区具有公开性与公众性,可允许一般公众进入参观“它的功能除了工业园区的一般功能外还主要包括设计研发、教育、展演、休憩等”2。

创意产业园区根据其使用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创作型创意产业园区、消费型创意产业园区、复合型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创作型创意产业园主要服务对象是专业或业余的各领域的创作者,为他们提供创作、展示和交流的场所,该类型产业园因其使用对象的专一性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创意产业园的外部公共空间,既存在于园区的建筑群体之间,也有可能与周边建筑外部空间产生部分重叠,或是建筑的内部庭院空间。此外,创意产业园的外部公共空间可能与城市街道、广场、城市绿地等城市开放空间元素产生重叠。3因此可以引入另一种界定方式,外部公共空间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外部空间,它的实质是以参与活动的人为主体,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4其包含三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事件、活动场所。

(1)活动主体:人是活动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在创作型创意产业园中活动主体主要是创意阶层,其次是外来参观人员。

(2)活动事件:主要指社会活动,由活动主体的行为构成。丹麦的扬・盖尔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1而在创作型产业园区内,园区里的创意人群需要在园区内进行工作社交、产品展示、活动交流等,基本涵盖三种类型的活动。

(3)活动场所:即活动事件的发生地。由于创意人员交往的需求,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公共活动。活动主体、活动事件、活动场所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在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中,这些活动场所基本分布在广场、内街道、建筑庭院、建筑屋顶平台中。其中 广场包括园区入口广场、内部交流广场;内街道主要指园区内可用于步行的线性空间;建筑庭院包括园区内建筑围合形成的外部庭院和单体建筑的内庭院空间;建筑屋顶平台主要指可利用的建筑屋顶空间,可用于休憩交流空间利用。

三、创意人群的特殊需求

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特征可以看出,影响创作型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创意阶层在创意产业园内的活动。所谓“创意阶层”,是作家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来的:对于创意阶层,与其他阶层较为显著的区分关键在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征。2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未来数十年内,越来越多的传统经济会转行为创意阶层行业,创意阶层会进一步扩大。创意阶层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决定了创意产业园的空间多样化。

创意人群以知识型劳动者为主,其职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人灵感的迸发,他们更喜欢一种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和富有弹性的工作时间,他们经常将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对于外部公共空间应提供尽可能多的“面对面(Face to Face)”交往空间,让创意阶层有足够的户外个人思考空间,以及人群的交流交往空间。此外,无论是创意产业、创意人群还是创意产品,无论是创意人群之间还是创意者和消费者之间,都需要为他们提供一种交互性的渠道,用于相互联系与沟通。

四、创意产业园的外部公共空间案例研究

目前,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多处于绕城公路以内。其中鼓楼区和玄武区由于高校密集,智力资源集中,辖区内共有 17 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全市园区总数的 1/3。

本文以南京市玄武区创意中央文化创意产业园(本文简称“创意中央”)为例,就其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过程,园区交通组织、外部公共空间组成要素、公共空间节点模式、比例尺度等方面,从园区宏观规划到细部设计详细分析创意中央产业园的外部空间设计。

(一)创意中央概况

创意中央产业园位于玄武区中央路302号,中央门立交桥东南角,由南京垠坤通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改扩建,利用废旧工业厂房,在原有的建筑空间形态上建立的具有产业独特空间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图1)。

创意中央产业园属于创作型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约36 000 m2,建筑面积40 000 m2。进驻业态类型以创意型公司为主,并兼有艺术展厅、高档会所,除满足创意工作者日常工作外,园区不定期会向市民举办个人艺术展与国际品牌的新品展。

(二)创意中央外部公共空间分析

1.交通流线分析

创意中央园区道路受原有厂房建筑的空间布局限制,形成主入口广场――内街――停车广场较为单一的交通流线。园区仅西侧与城市环境有交通联系,进入性较差。由于园内道路路幅限制,现有主要的交通路线为人车混行,园区内两个主要的广场由于机动车位占用,无法起到人流集散和停留功能(图2)。

2.空间类型分析

创意中央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呈现出并列型结构:从入口广场到三个建筑组团与外部空间呈并列关系,在功能组织上表现出较强的完整性,无明显主次,各个单元势均力敌,可以独立运行,彼此之间通过平等的并联或串联,组织起空间秩序。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组织行进路线;同时室内外公共空间呈现出较好的过渡与渗透,为园区人员的交流、展示活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但同时并列型结构在表现出均好性的同时,缺乏指引性与导向性,在园区中容易找不到重点,不利于空间节奏的递进与营造(图3)。

3.交叉几率分析

从交通分析和结构组织分析可看出,旧工厂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空间布局与交通结构上受到一定限制,基本遵循原有结构。创意中央作为创作型创意工业园,以满足内部工作人员需求为主,因此原有的空间交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能够满足创意工作者日常所需的见面与交流需求。而园区面积小和并列型空间结构使人叉更加容易(图4)。

4.主要公共空间节点分析

根据芦原义信的《室外空间设计》中的“十分之一”理论,他认为,设计室外空间时,把它的大小设计成为内部空间的8~10倍左右是比较妥当的(图5)。1

创意产业园的外部公共空间的大小和比例必须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而且其尺度必须使创意人群在其中感到舒适。下面以空间尺度和比例(D/H):室外的空间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例( Width of Space: Building Height)来分析创意中央的六个主要节点空间的尺度关系(表1)。

1)入口广场:园区标志具有一定特色,能有效吸引人群进入。

高宽比为2.7,空间感受适宜。整个空间氛围既能够有效融入城市,又能够在城市街道中有效突出创意氛围。周边为餐饮、商业服务,能有效集中人流,为创意中央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2)入口廊道:周边构筑物(主要指廊架)使使用人群能自然地从城市空间完成到园区空间的过渡。高宽比为1.2,能够满足车辆双向行驶与人群进出。廊架使得廊道的空间氛围较为适宜。

3)节点广场(建筑前庭广场):作为整个园区的中心分流空间,该空间的景观标识性不足,缺乏明确的提示标牌引导人群进行有选择有目的性的游览。此空间做为园区唯一的出入口集散点,宽高比为0.6,空间过于狭窄,不能有效满足人群的集散。

4)内街1:空间北侧建筑为园区内最大的商展中心,人群流动大,0.6的宽高比使得此空间过于狭窄,建议加大。

5)内街2:该区域以创意人员室外休闲交流为主,空间宽高比为1.1,但人群休息空间被交通和绿化占用了二分之一,作为休闲交流空间,其空间氛围很容易被交通影响,景观体验较为局促。

6)筑灰空间:通过面域的抬高形成灰空间,有效形成交通与休闲的分流。抬升空间与建筑的围合,提升了人流的舒适度。

(三)问题梳理

因为创意园面积较小,功能特点相对单一,并受到原先厂房布局的空间限制,其公共空间多样化开发较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不健全,不过作为以创作型为主的创意园区,其功能大体满足创意需求。不过仍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改进:

(1)交通路线混乱,步行道路空间被挤占。道路作为公共空间,园区停车问题普遍混乱,占用了步行交通,阻碍了公共步行道路,降低了园区的环境质量。同时,车辆的不规则停放干扰了外部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影响创意氛围的形成。

(2)绿地率偏低,景观特色不足。由于工业厂房历史延续性,在不影响建筑的开发前提下,大多数园区绿地只能见缝插针,满足一定的绿地率,但是无法在满足创意空间对外部环境的使用需求下,合理高效地设计有效交流场所,不能很好地凸现创意园区的场地特征。

(3)空间结构松散,未能高效整合原有场地建筑空间,合理规划外部环境,导致外部空间利用率不高,未能较好的起到外部空间的交流、展示、休闲的作用。

五、 结语

与传统的工业园区相比,除了满足生产需要,创意产业园更强调工作中创意氛围与休闲消费的结合,以及创意阶层的个性化。对其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产业特征、创意人群、文化消费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直接影响了外部创意空间的品质,以及人们在创意产业园中的体验。尽管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城市空间的活力塑造、城市传统产业空间的功能置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成熟,会对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反思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规划方向,塑造积极富有活力的外部空间,营造浓厚的创意氛围,才能更好适应创意产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On External Public Spac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reative Center

Yang Yihong, Yu Lu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emerging industry,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reativ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External public space, the carrier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creative exchange, plays an indispensible role in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hrough providing room for rest, cre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creative group. Meanwhile, working habits and lifestyles of the user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define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pace design in the industry center planning. Currently, the design of external public space in line with the using characteristics, site features and distinctive functions of the industry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aking Nanjing Creative Cen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focusing on the uniquenes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and the creative group,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mponents of the external public space of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Jan Gail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space. By means of analyzing traffic structure and space joint mode in the Center,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of external public space of the Center. All these findings will giv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external public spac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rand and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coordinated and s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external public space; creative center; spatial analysis

上一篇:任务投入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 下一篇:多了奢华,少了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