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民俗加强语文情感教学探究

时间:2022-09-13 11:18:32

巧借民俗加强语文情感教学探究

摘 要:借助民俗进行语文教学,能增强文学领悟能力,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要重视情境创设,促进学生感性领悟;注重民俗教学创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自主探索学习,深化情感课堂;课内外深度链接,实际感悟结合理论学习。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学;民俗;自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37-0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普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情感认知度得到提高。语文教学从深层意义上讲,是一种情感教学。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激发,关系到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民俗是流传在民间的比较有意义的情感寄托形式,借助民俗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学领悟能力,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本文探讨巧借民俗加强语文情感教学。

一、重视情境创设,促进学生感性领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是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来引导的,同时情感的激发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制订教案计划,引入传统民俗等生活中的语文素材,促进学生感性领悟。这种有趣味性的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开端。例如“过年”,其民俗随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学生之间分享“南北方过年的差异”,能给学生展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深化学生对“过年”的理解,感受那份氤氲着温情的年味。学生通过对不同民俗的了解,能学会换位思考,试着寻找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讨论中体会语文应用的广泛性,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教师可以引入传统医疗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引导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将文章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更加真实地再现这个故事。然后,教师引入生活中的一些习俗,比如衣服忌反着穿,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注重民俗教学创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情感表达的出发点,与学生的好奇心有关。只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顺应时刻变化的教学环境,不断进行互动性与自主性学习。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民俗与语文学习”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发现民俗与语文学习的结合点,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又丰富语文课外知识。也可以在教室设立“民俗角”,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民俗,激发学生在相互竞争中合作学习,提高语文水平。比如,“龙”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可让学生搜集与“龙”相关的故事、诗词等,并概述对“龙”的认识。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引起学生参与兴趣,达到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的作用,为高效课堂提供前提条件。

三、注重自主探索学习,深化情感课堂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共鸣,突出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才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民俗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化展现形式,学生从小有所接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民俗在语文课堂的引入,应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接触深度为出发点,若学生对民俗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问题,则说明引入不合适或是授课难度太大。例如,教学《锄禾》《悯农》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预留“丰收年前的祈祷”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问父母或借助图书馆、互联网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

四、n内外深度链接,实际感悟结合理论学习

在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民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言的表达与应用能力。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语文教师往往需要结合课外相关民俗知识,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组织学生结合民俗进行学习与交流,开展家庭式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一种更加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学习民俗的乐趣,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例如,年画的制作与学习。只有通过不断交流和实践,让学生拿到课堂上展现,学生才能逐渐理解年画的实际含义。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并适当补充课外的民俗文化资源。例如,学习与屈原相关的课文后,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主题为“屈原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将课余时间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课外主动查找相关民俗资料,比如“端午节”。学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相关民俗知识,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切入。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民俗的引入,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良性发展,拓展学生语文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周洁.民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田凤娟,张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2).

[3]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4]盛暑寒.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上一篇:“将计就计”抓住数学课堂生成资源的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