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录音访问的有益尝试

时间:2022-09-13 08:20:41

运用录音访问的有益尝试

摘要:受众接受广播大多形成思维的想象空间,录音访问把采访对象真实的推向听众,形成互动。本文以切实采访经历,讲述广播录音访问的特点,展现听觉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录音访问 广播 采访任务

录音访问记是广播记者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以记者采访人物的问答、谈话录音为主的录音报道新闻体裁。常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访问对象的讲话录音分为若干段,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穿插记者的介绍感想或评论等,这种形式叫“录音访问”。另一种是除了开始时由记者对被访问对象及时间地点等作必要介绍外,自始至终都是记者与被访问对象的问答交谈录音,这种形式称作“答记者问”。

它通过语言的叙述和音响效果的运用,把内容客观地再现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由于是访问的形式,记者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他的活动是整篇文章发展的一条线索,听众的思维跟着这条线索接受新闻事实。记者所到之处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逐次地在听众心里形成印象。听众接受到的新闻事实是由记者的活动提供的, 记者的活动,从心理角度讲,在录音访问中是一个时空转换问题;从行为角度讲,在录音访问中是一个地点延伸问题。这种录音访问大体有三个因素:以人物谈话为主题、以录音的表现形式、访谈场合双方感到舒适。这三个因素相互为用,构成了它区别于现场报道的特点和表现优势。

它的特点:一是题材的广泛性。二是对受众有强烈的亲切感和参与性。受众在接受广播媒体传播时,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被采访对象的状态、所表达的内容。在空间的交互上,能产生一定的心理交流,在接受的同时,产生出强烈的亲切感和参与性。所以,录音访问这一专稿形式,在广播传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做《广播艺苑》栏目的编辑主持时,曾做了一期专访《超越自己的人——介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喜华》中间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短是谈到她刚从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载誉归来:

孔:李老师,许多人都说你的成功,就是你丈夫苏鹏程的成功。大家说的对么?

李:(哈哈啊哈哈大大笑)对!对!对!确实是这样。说句实话,苏鹏程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没有鹏程、我什么也没有。

听众听到这对话,感到的是一种亲切的谈话氛围,仿佛置身现场,亲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场感。也让听众有一种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艺术家获奖的喜悦之情。

再如另一片段是在专访接近尾声时:

孔:(插播)为了事业她很晚才结婚,因为过度劳累她生下一个先天性痴愚型婴儿,三岁时不幸夭折;为了事业,父母有病她不能床前行孝;谈到这里她双眼含泪:

李:为了事业,我,我,我牺牲的太多了。

孔:那你认为值得么?

李:有时想想不值得,但是我、我、没得法子(襄阳土语:意思没办法。)我真的太喜欢演戏、喜爱唱戏、我离不开我的舞台!

(接她的唱段,压混插播结束。)

这个片段是有主持人的议论和叙述,引出被访问者的录音。朴实的语言,深切感人,强烈的渲染了气氛。与访问开始的情绪截然不同,观众明显会感受到被采访对象情绪的变化,并且跟随她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她的方言特点,虽然不是普通话,但是增加了现场感、真实感。与以文字表现的专访相比,录音访问的这种表现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真实、自然,能突出采访对象鲜明的个性,另外采访对象作为当地文化名人,本身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受众想从录音访问中了解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中得到艺术家更多个人信息。

采访人物的选定,也是这个专访成功的很重要的一环,本身就是大众关注人物,就具有新闻的典型性。另外如何引导被访问对象,也是一个技巧问题,比如在一媒体采访神州七号升空的前夕,对航天员曾经上过的中学班级进行报道。记者对曾教过航天员的老师提问:这个座位是他当年坐过的么?老师答:是。记者又问:他当时学习好么?老师回答:好。报道中记者把老师要回答的话,当问句先说了,老师只好只有一个字了,显得提问很苍白。

在这篇录音访问中,我尽量精练自己的语言,尽量提出一些贴近被采访对象心理的问题,还要顾及听众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访问,比如:她的父母、丈夫、孩子、她以后事业的规划等,使采访对象能接受我提出的问题、也使听众能能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超越自己的人——介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喜华》访问播出后两个月,李喜华同志因公在河南境内遇车祸身亡。为纪念这位已故豫剧表演艺术家,第一时间我在《广播艺苑》栏目重新播出这期专访,并更名为《“天妒娇娃“》(著名导演余笑于挽联题词),那时间许多喜爱她的听众潸然泪下。这也是她留给家人和听众的最后的遗言,这期访问也成了她最后的绝唱。

做广播专访,无论因人访问,还是因事访问,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来。由于事先已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采访时的录音几乎是原封未动的播出了,通过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再现了她自己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把主人公始终不渝的对艺术事业的挚爱,对家人的愧疚、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的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这篇专访基本体现了录音访问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日渐普遍,它以 “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传递信息、报告新闻,给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广播新闻的魅力。这类节目因为是后期制作,记者与访问对象在双方都认可、认为合适的场合、围绕特定的话题,在话筒前交谈,所以显得节目精致,解说得体,音响精炼,听众容易接受,节目容易成功。从解说来讲,录音报道属于事后解说,其音响也可以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用现场实况,也可以用以前的录音资料,使用后者可使报道更厚实、更有纵深感。听众称赞某个录音访问好,往往也与这个访问能达到突出、生动、真实、感人的效果分不开,这种形式也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上一篇:谈中国民俗文化内涵与空间设计的结合与表现 下一篇:《方舆胜览》一书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