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探析

时间:2022-09-13 07:51:12

对我国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探析

[摘要]自1989年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后,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一直是有关专家和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其普遍认为高校收费偏高,当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尤其对那些年平均收入尚处于低水平的偏远农村的家庭来说,每年近万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就成了阻碍这些家庭的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在大力提倡教育公平的环境下,高校中贫困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情况就成了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完善也成为随之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现状,且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过程中引发相关思考。

[关键词]高校 教育资助 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07-02

一、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概念

高校学生教育资助体系是指国家、学校以及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提供的一系列经济资助的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资助的目的主要在于:一是通过奖助的措施激励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二是通过助学贷款及勤工助学来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尽力使受教育的机会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达到均衡分配。

二、国外高校教育资助体系之现状

国外在高校教育资助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多样化的资助模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成本最为昂贵的国家之一,2006~2007年度美国四年制本科公立院校的学费平均为5836美元。美国社会文化强调独立和自主,虽然家庭还是会提供经济支持,但是孩子18周岁以后就学费用一般由学生自己承担,特殊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促使美国大学生教育资助方式呈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下表就直观地表现了美国高校教育资助的各种模式。

(二)美国高校教育资助模式的特点

美国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及贷款的渠道较多且有自己的特色。首先,联邦培尔助学金,始建于1972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最重要的联邦资助项目,是申请某些其他教育资助项目的前提,联邦学生资助基金的一种,资金来源是政府和政府以外的机构。培尔助学金的受助金额取决于学生的就学成本、预期家庭支付、学习方式(是否全日制)以及是否以全学年方式入学。其次,在勤工助学方面,此计划由参与计划的学校分层管理,除校内的工作外,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学校以外的私人非营利组织或公共机构中的工作,这样就扩大了学生勤工助学的范围。再次,在贷款方面,不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贷款比例,同时还设置有联邦家庭教育贷款家――斯泰福得贷款等。

三、我国目前高校教育资助体系及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资助体系

从建国初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题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教育部召开2007年第七次新闻会,明确了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1.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五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

2.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享有同等优惠政策。

4.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生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

5.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二)我国高校教育资助体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是奖学金、贫困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为主体的助学体系。针对不同的人群实施不同的资助政策,在如今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了大批的贫困生。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过程,它既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完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助的力度不够。在我国,不管哪个领域出现任何一组数字的增长都是又快又高的,但平均到13亿的个体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教育资助亦然,虽然我们国家每年向高校提供高额的奖助、贷款金额,可是,从受体的比例上来说还是不够的。

2.资助受众范围小。我国高校教育资助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农村贫困生以及城市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但是由于对贫困的认定标准不一,还有一部分学生也希望能获得相关资助,当面对比自己更加需要帮助的同学或者是考虑到个人自尊的时候,选择了不申请,而是自己找兼职,这样或者耽误了学习,或者被社会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3.资助的渠道狭窄。高校在教育资助方面的财政来源,主要还是政府拨款,造成资助渠道的狭窄,虽然也有一部分学校的学生有获得社会公共机构以及个人资助的资格,但是数量很少,且比例也小。

4.勤工助学的方式单一化。学校除了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外,勤工助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教室,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在这方面主要的问题是,首先,能有勤工俭学机会的学生比例少,因为,学校毕竟不是专门的企业,也就只有那么几个食堂和一个图书馆,如果都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去做,那么学校的那些工人和职工怎么办?此外,校内勤工俭学在报酬与时间的投入上不成比例。比如说:一个月每天晚自习后打扫一层楼的卫生所得报酬为100元。

四、美国高校教育资助体系对完善我国教育资助体系的启示

我们在不断总结自身的同时也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就美国的高校教育资助体系而言对我们启发如下: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资助资金充足

政府在大学生教育资助体系中应责无旁贷地履行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具体来说,可以借鉴美国在联邦助学金和联邦学生贷款方面的现金经验。

(二)转变思路,扩大资助受众范围

面对目前我国教育资助体系的受众面过窄,资助对象单一的问题,首先应转变思路,突破只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思维定势,扩大资助受众面,将资助对象定位在所有需要或者是有经济独立需求的学生群体。这种思路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精神。

(三)动员社会力量,拓宽资助来源

首先,利用民间资助。吸引民间资助项目首先要给予有利的政策,激发民间资本进入的积极性,比如对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企业给予适当税费优惠政策。

其次,除了学校内部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大学可以与学科相关的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由社会机构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实践实习的机会,也可以给企业节约一部分人力资本的投入,当然,前提是学生必须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并负责。

(四)完善管理机制,畅通助学贷款渠道

首先,是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入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还款、利息操作程序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作银行能及时得到财政贴息,并且通过银行个人信息数据库,建立学生的诚信记录名片。

其次,借鉴外国的经验,根据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收入情况、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工作性质等因素来确定还款比例。

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去完善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在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特色,取其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情的方面,并不断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以做到更好地完善我国高校教育资助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和家庭享受到国家教育资助的良好政策。

【参考文献】

[1]陈敏,刘海莉.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失信惩罚机构机制构建分析.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6.

[2]李庆豪,沈红.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比较教育研究,2005.

[3]李文利,孙毓泽,冯翔.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贷款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政策探究(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和学生贷款政策研究报告系列).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06.

[4]张保庆.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求是,2005.

上一篇:论中国奢侈品品牌塑造之道 下一篇: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