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09-13 06:43:54

新课改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学科,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师生关系像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相反便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特别是对新课程而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新课程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己任,不单纯传授知识。这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人的潜能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发现。潜能的发挥要教师引导,也要学生配合。所以,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而不是照本宣科、强塞硬灌就可以完成的。由此,师生都不能忽略其作用,只有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任务。

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机会,并依据个性特点最大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既然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如不和谐,这自然难以做到。可见,新课程不能离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完成,新课程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

1.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正是以“探究”、“思考”为基本特征,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

2.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传统的师生关系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主导,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了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并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起事情来也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可想而知。

3.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

如英国有个科学家叫麦克劳德,他小时候曾经偷偷杀死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校长对他的惩罚是: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心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由此可见,有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学生犯错误,往往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出于好奇或者其它心理原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作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视作其他学生的榜样。在一次音乐课后,任课老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昏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地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的行为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

实际上,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以后,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仍然记得你这位老师的,就是当年的“问题”学生。因为你在他身上花的心血最多,这是你应得的回报。我们的学生尚未成年,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热情地伸出双手。

4.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新课程认为,教育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只有师生之间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最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

在我们周围常常发生这样一些情况:一些年轻教师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的身边常常聚集着一群学生。学生有什么高兴、苦恼的事,也愿意向他们诉说。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还没有教师的架子,学生愿意把他们当做朋友,愿意向他们敞开胸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做到:首先要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其次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最后要甘当人梯,让学生站立在自己的肩膀上。

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最深刻的革命,是一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变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完成这场变革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探讨教育教学的新途径,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高中政治新教材的新特点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下一篇: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