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的最后恋情

时间:2022-09-13 06:27:47

【摘要】父亲母亲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一起长大的,他们一起读书。1947年秋天,结婚第三天的父母又一起参加中国人民。那一年父亲20岁,母亲18岁。他们在一个部队行军打仗,参加了解放战争...

父亲母亲的最后恋情

父亲走了,带着对生活的依依不舍,带着对母亲的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相依相惜一辈子的妻子。

父亲是握着母亲的手走的。

2013年9月6日,父亲突发心脏病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当天下午,母亲因为高血压也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病房。父亲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母亲可好,然后就坚持要回家,医生说父亲还没有脱离危险不能出院。我们心里明白,父亲是不能离开母亲的,哪怕一个小时,一分钟。其实,母亲也离不开父亲,她知道父亲所剩时间不多了,她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秒钟。

结婚60年是金婚,父亲母亲已经结婚66周年了。

人们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真对。父亲从70岁得心脏病,到87岁去世,我们几乎记不得父亲有多少次被救护车送进医院抢救。只记得每次都是母亲在第一时间给父亲往嘴里塞救心丹,第一时间给儿女打电话叫救护车。所以,父亲常说,如果没有我母亲,他也许早就已经不在人世间了,是母亲给了他最后这十几年的生命。

父亲母亲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一起长大的,他们一起读书。1947年秋天,结婚第三天的父母又一起参加中国人民。那一年父亲20岁,母亲18岁。他们在一个部队行军打仗,参加了解放战争。1948年10月,又一起被部队送到冀热辽八路军卫生学校四分校,即承德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前身)读书深造。后来又一起转业到地方工作。

父亲脾气很暴躁,记忆中父亲常摔东西,常因为一些事情不如意而大声吼叫。母亲对父亲则百依百顺,在母亲眼里,父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父亲聪明睿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父亲永远是对的,无论他做什么说什么都对。

母亲一辈子都崇拜父亲,依赖父亲。她的手表是父亲为她上了一辈子的弦,母亲是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乡里的秀才,家里很富有,又只有母亲这一个女儿,母亲格外被宠爱,所以,母亲是全村唯一一个没有裹脚的女性,唯一一个带着书童上高中的女性。否则,她也不可能同父亲一起参军,更不可能同父亲一起被部队保送上大学。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善良、沉默寡言。父亲离不开母亲,尽管年轻的时候,父亲对母亲也有不满,觉得母亲“笨”。他教母亲骑自行车一辈子也没学会,教母亲登缝纫机也一辈子没学会,但母亲做的红烧肉和糖醋鱼非常好吃。母亲不像别的女人那样能说会道,但爱哭,看个电视剧也能哭半天。父亲离不开母亲,原来我们的住处和父亲的单位只有一墙之隔。记得我们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都带着我们去车站接母亲,母亲只要晚回来一会儿,父亲就会坐立不安。

尤其最后这两年,父亲对母亲格外依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个人都要握握手,唯恐第二天醒来时会有一个人突然不在了。白天一起晒太阳的时候,也要紧紧挨着,手握着手,邻居见到都说,这老两口可真亲热。

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日子里,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特别是最后几天,父亲心衰已经很严重,不能动,可他还是坚持要坐起来,因为他的脖子上有很多管子,不坐起来就看不到母亲。后来,医生坚持他不能起来,他就要求母亲坐起来。开始,我们一直不理解,觉得父亲在折腾母亲,毕竟母亲也是85岁高龄又有严重的高血压。现在才真正理解了父亲是想再多看母亲一眼……

父亲走了,留下母亲一个人。母亲觉得天就像塌了一样,从未有过的孤独、寂寞和空落缠绕着她,她似乎变得更加脆弱,更爱流眼泪。

尽管我们常常回家安慰母亲,但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也代替不了父亲,代替不了父亲对母亲那一辈子的依恋。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问题及对策初探 下一篇: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