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时间:2022-09-13 04:24:17

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经济的途径

(一)开发和运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能运用到经济建设中,这就需要一个开发和运作的过程。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实体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有效发挥其用途,以此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具有显性美的静态资源: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群等,是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见证,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修缮、维护、宣传、美化,使之成为旅游资源,能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转化和利用这些资源时,特别要在宣传和美化上下工夫。

1.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进行宣传。

制作成富有民族特色或风俗风情的短片、拍摄广告宣传片、作为综艺娱乐节目的拍摄背景或场地等。如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第5期节目,拍摄场地选择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草原的美景,蒙古牧民的民族服装,蒙古包、“移动房车”,特制的牛车、马车,这些都带着鲜明的民族印记。亲自去牧场挤牛奶,烹煮奶油茶,烤全羊和各种烧烤小吃,热烈欢快的篝火晚会,一系列的活动环节,无不体现出现代旅游的娱乐性、休闲性、直接性和体验性等特点。

2.政府根据各地民情风俗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一方面拉动内需,繁荣市场。

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生产基地,进行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3.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建筑风格或名人轶事,拍摄成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

如电影《刘三姐》的拍摄,使刘三姐的家乡和刘三姐勤劳、善良、不畏、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形象家喻户晓。建立或维护相关的文化场所,如建立博物馆。或根据地方特色或民情风俗建立影视拍摄基地。如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江西萍乡的安源影视城。

4.直接作为旅游景点,配备相关的解说人员、解说词、宣传画册、录制成影碟等。在旅游景点定期组织各种民间艺人进行集中表演。

(二)发掘运作具有隐性美的动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具有隐性美的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这些资源大多属于动态的资源,要使这些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需要一个发掘和运作的过程。1.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立档案库。一方面帮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鼓励其收徒授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2.收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建立资料库。将这些资源制作成光碟;戏剧、曲艺、民歌等用文字记载下来,编写成书籍;用画图或制成模型的方式记录技艺的动作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申报世界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或传承。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其多样性和民族性。3.选择可以用于产业化开发的资源。如: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一方面用于旅游景点的表演,为游客提供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将有着民族特色和民族印记的服饰、配饰等加工为文化产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出售,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十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服务新农村美育有多种途径。

(一)引入中小学美术课程

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潜在的美术资源。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大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的内容。在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资源进行转化和利用,使其赋有“产品”的价值。一方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宣传和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进入中小学美术的课程,所以需要进行筛选。一选具有当地地方色彩的。如:泥塑、剪纸、雕刻。二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如:美术课程的原材料是学生能够容易买到或容易获取的。三选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如:泥塑、配饰、雕刻的造型,做成花鸟虫鱼的形状。四选具有人文意蕴的。如:剪纸中所体现的劳动之美,以及“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寓意等。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让农村学生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二)找准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私相授受得以传承,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人。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具有技艺性、保密性等行业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非常讲究诚信、友善、勤劳等优良品质的传承。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教师一方面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自己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能进入美术课程的资源,并熟悉其来源、所含的文化和民族印记,再通过讲授和实践传授给学生。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耳相传、私相授受。条件允许的学校,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使学生不仅了解其表象的东西,更懂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三是民间艺人的活动实践和影响力。四是爱好者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和影响,营造诚信、友善、求实、创新的氛围,为农村的新风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寻求幸福感,建设农村新风尚

根据十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利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能只是静态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单纯性的保护、保存,必须关注保持这种文化的人们的幸福。以明确的意图更加积极地加以有效利用和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其本身具有价值,而是在传承这种文化遗产的关系之中,它的价值才得以生成。”全球最权威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认为:我们50%的幸福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则由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决定,而幸福的秘密就在于这40%。两者的研究成果都认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1.培养孩子的幸福感,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很多与自然界的事物联系紧密,如泥塑、剪纸、服饰、配饰的图案,很多为太阳、星星、月亮或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各种动物,这些都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应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关注其幸福感的满意程度,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营造自然求新的环境。

2.提升成年人的幸福感,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经济是决定生活的基础。农村由于交通、信息、教育、就业等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所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地制宜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各种生产基地或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在微观方面加以指导和提供实际的服务。因势利导,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高生存技能和文化素养;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办企业;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开展好扶贫、帮困工作;加强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工作。政府工作人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经常进行自查自纠,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帮助农民树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的意识,培养有正义感、责任感、荣辱感、奉献感的新型农民。

3.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促进农村有序和谐发展

目前,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老年人。另一方面由于受现代文明和西方观念的影响,农村很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求学或打工,或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一是政府应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物质上,应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保护其合法权益。精神上,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实现其受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协助物色传承人选、适当提供资金扶持,帮助解决场地租赁、设备等问题。二是建立各种协会或组织,使他们有共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三是举办各种活动,使他们有展示和宣传的平台,四是重点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实行“优惠入学”、“免费入学”或“赞助入学”政策,提供多种表演、实践机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后顾之忧。做到既使老年人安心授艺,继承人安心学习,又能减轻农村家庭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使整个农村走向有序和谐发展。

作者:张彩云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经济论文 下一篇: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