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策略的探究

时间:2022-09-13 03:30:02

对培养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策略的探究

摘要:针对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现状,学校和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培养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重要性。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心。

关键词:荣誉感;责任心;培养策略

“荣誉感和责任心”是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内核。然而,当战火与革命歌曲离我们渐渐远去以后,在和风细雨中成长的新一代少年儿童,红领巾能给予他们的荣耀感,随着时间逐渐淡化。担任了20年中队辅导员的我也有同样的感慨,现如今,队员的荣誉感、责任心每况愈下。为此,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查阅了各种资料,翻看了多种关于少先队的文章,也收集了一些网络资料,借以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对策。

一、当代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现状

最近二三十年来,加强责任心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现代青少年普遍缺乏责任心,有许多少先队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在面对问题时,只想让别人对自己负责,却从没有想到自己该对别人负责。同样,荣誉感也正面临着相同的窘迫境地。社会的物质化使很多人迷失了自己,他们更多的是去追求物质利益,很少去考虑精神层面的收获。这些现象对少先队员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他们也逐渐将荣誉感抛弃了,转而去追求物质的奖赏。

同样,我们的中队辅导员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要不是每天的红领巾监督岗,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佩戴红领巾,他们把佩戴红领巾当作是“麻烦”,有的孩子红领巾脏兮兮的,有的孩子红领巾严重破损,如果没有辅导员老师的提醒,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个事情,可想而知,现在的队员真的缺乏荣誉感。

二、对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缺乏原因的分析

当代的少年儿童普遍缺乏荣誉感和责任心,导致这一现象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但是,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再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着他(她)一个人在转,祖辈们的宠爱有加,父母倍加呵护,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难免自我负责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对他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与之相反,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在家里得不到家人的重视,家长外出打工,对孩子们的事不闻不问,放手不管也导致了他们缺乏责任感。另外,现在校园里存在一定的“特殊群体”,家长有一定权和势,他们喜欢搞特殊,在孩子没有进校前,就早就和老师打招呼,生怕孩子受“委屈”,家长的这些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同样,家长在家里的一些行为和认识上的偏差,也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意识。

(二)学校因素

1.现在,学生加入少先队比以往更容易了

一般小学生入学一年后均能入队,没有一种竞争意识,使得少先队集体荣誉感有所下降。

2.学校管理理念的错位

由于法制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学校为避免一些过失行为而带来的安全、伤害责任,也在狭义化了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下,在校园中全方位地进行着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弱化了学生的“负责精神”和“责任意识”。

3.学校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将工作重心偏向智育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造成了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为学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而淡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

4.中队辅导员的角色不到位

现在的学校基本都是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整天忙于班级的琐事,很少以中队辅导员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没有真正地起到辅导员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心目中慢慢淡化了少先队的意识,少先队的荣誉感也随之降低了。

(三)社会因素

如今的社会都是主张开放式的,而学校又不是完全封闭式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竞争意识的加强和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再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造成尚未具有完全判断能力的学生行为的偏差。

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一)学校和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培养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就以“荣誉感和责任心”为文明的核心之一,担当社会的后备栋梁角色的少先队员,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有助于我国优秀文明的传承,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再者,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因此,注重对少先队员实施荣誉感和责任心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应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2.荣誉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少先队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少先队是没有发展空间的少先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学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是少先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整个少先队更具凝聚力和发展空间。反之,少先队的发展将受到阻碍。荣誉感与责任心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们能使每一位少先队员感到自身存在于少先队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使每位少先队员为维护整个少先队的集体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所以,它要求我们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具备荣誉感和责任心,当然,担当社会的后备栋梁角色的少先队员,关于他们荣誉感和责任心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

(二)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心

1.强化队前教育,更新入队仪式

(1)队前教育要从内容上求新

队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少先队组织,也就是进行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组织观念。所谓队员的组织观念,就是每个少先队员对自己的组织应该具有的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它反映在队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上。可见,队前教育是少年儿童形成少先队荣誉感和责任心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应在队前教育内容上求新,使其充满时代气息,反映当今少先队组织的新形势、新思想、新观念,反映国家和社会对少年儿童一代新的要求和希望。首先,组织学生学习队的基本知识,认识红领巾,知道队名,学习队礼。可在班级中开展“早日站在队旗下”个人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些队组织观念的教育,激发学生入队的愿望,使学生感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其次,组织学生学习队的基本知识,高年级的小辅导员指导学生系红领巾,行队礼,了解队史,指导学生为向少先队组织提出入队申请做好准备,激发高年级队员的责任心,帮助新队员更快地融入“少先队”这一个大集体中,激发其集体荣誉感。

(2)入队仪式要从形式上创新

经过队前教育,学生有了一定的身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入队仪式就是孩子们热切期盼的一刻。他们非常喜欢入队仪式,在仪式进行之中,他们感到激动、骄傲和光荣。连平日最淘气、散漫的学生都感到严肃及庄重。可见,入队的仪式是培养队员荣誉感和责任心的有效手段。

举行入队仪式的时间要选择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10月13日建队日、元旦等;地点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如烈士墓、纪念碑等;邀请孩子们心中最崇敬、最有威信的人参加入队宣誓仪式;采取不同形式发动家长在入队宣誓的那一天给孩子赠送有意义的礼物和组织有意义的家庭活动;在“授巾”环节中,我们可以创新,如从红旗图案上取下红领巾,由即将退队入团的优秀队员授予新队员,由党团员传递、授予红领巾等,给新队员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此外,还可以安排老队员代表祝贺、团组织代表提希望、家长代表讲话、新队员代表表决心等内容,“唱队歌”环节可使新队员在歌声中体验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和自豪。

2.重温队史,强化“少先队”意识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少先队意识的弱化,其中一大客观原因是中队辅导员对自身职责的淡化,每天忙于班主任的大小事情中,又有多少次是以辅导员的身份走入学生的视野,打动学生的心灵呢?因此,辅导员首先要重视起自身与班主任角色的区分。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少先队。读队史、体验少先队的成长经历,与学生一起重温历史,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少年儿童在这样的先进组织中,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3.在竞争中培养队员的集体责任心

没有竞争,集体就没有活力,竞争既是激发少先队员自我表现的动力,又是培养少先队员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引导少先队员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与到竞争的行列中去。首先,我们要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进行改革,采用民主选举、轮流任职制度,让每一个队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都能体验到主人翁的自豪感、体验到服务的快乐、体验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同时,我们还结合期末的评比工作,开展评选“小能人”“优秀班干部”的活动,让队员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其次,在学生中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大赛等,让队员在竞争中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深刻认识到自己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集体,这样,学生在竞争中就有了争夺第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在体验到进步快乐的同时,树立了敢于竞争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在活动中达到了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目的。

4.通过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心

(1)从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自我体验中,培养队员的责任心

人天生就有一种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需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做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怎样去承担责任,而不能一味地斥责、批评。例如,学生不小心损坏了班级公物,我告诉学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修理好公物或是以其他方式处理;学生在游戏时不小心弄伤了别人,我们应该平静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把受伤的同学扶起来,送到医务室去擦药,说声对不起……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对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2)从家庭生活体验中培养队员的责任心

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现在的队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于孩子在生活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已远远超过了家庭其他方面的支出。只要是孩子需要的,家长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特别是学习上的需要。正是这种无原则的迁就,导致了孩子责任心的缺乏,因此,通过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家庭责任感很必要,也很关键。

我校在班队课中,开展了“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的活动,把当一天家长作为扮演的角色,低年级要求队员们在家做妈妈的小帮手;中年级的队员要求学会洗衣、做饭;高年级的队员要求他们做一个星期的理财人,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同时要学会照顾老人、小孩等具体事务。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体验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同时学会了孝敬父母,学会了生活自理,培养了队员们的家庭责任心。

(3)从学校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培养队员的责任心

课间操,全班大部分学生动作规范,准确到位,但偏偏有那么几个同学,冒出不和谐的音符,动作拖沓,精神倦怠,严重影响了班级,找这几个同学谈话,他们都说:“我已习惯这样,改不掉了。”每周卫生抽查时,教室里满地是纸,凳子东倒西歪,值日的学生不知去向,其余的学生也熟视无睹,各自忙着做自己的事情。

以上都是现在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为什么有些学生面对教室里的脏乱环境无动于衷呢?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某些学生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我利用以上这些事情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并开展“争章”,以强烈的责任情感推动他们进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事实也正是这样,学生以后都很注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对班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都尽职尽责。其实,这也是在悄悄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4)从社会生活体验中培养社会责任心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我们的学生长大后都要展翅飞向广阔的社会大世界,在高度科学技术化的今天和未来,责任和知识的关系越加密切,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我们可开展“当一天‘清洁工’‘售票员’‘交通警察’‘社区调查员’”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体验劳动的价值,体验各种社会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高队员的社会责任心、义务感,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提高队员的社会价值观。

5.充分利用激励评价形式,激发少先队员的荣誉感

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激励与交流。每一次激励评价,都会给孩子增加一份自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会使孩子体验到成功。当他们表现出色时受到及时的鼓励表扬,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身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自会逐渐培养起来。

大队部应为少先队员创设展示的舞台。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可对获奖的少先队员进行表彰,并由学校领导颁发奖状、合影,登载在网站上;优秀中队对外展示,让其余中队参观;校园内开辟荣誉墙;在中队日常工作中,每人轮流记“中队日记”。中队干部记“荣誉册”,各小队评比“优秀”小队、发锦旗等,让学生体会到少先队员的荣誉感。

6.从榜样教育中提升队员的荣誉感

榜样教育有助于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他们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而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榜样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心和荣誉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乃至推销自己的热情,不断提高自我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做事认真、有荣誉感和责任心是对每一个合格公民的起码要求。因此,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使他们终身受益,是值得的。然而,如何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是我们每个中队辅导员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先翱.少先队工作方法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张杏云.少先队工作ABC.大连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吴兴区上强小学)

上一篇:加强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下一篇:目标管理及其管理思想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