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2-09-13 03:03:14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高校的师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了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外部和内部途径来强化师德灵魂,锻造体育教师崇高的道德品格,塑造良好的师者形象。以期为加强高校体育师资建设,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体育教师 师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1]。党的十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2]。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它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使命,这一伟大使命的完成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和成败[3]。因此,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路明灯,也是其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其工作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1]。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体育教育过程中调节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体育教师职业信念、职业责任、职业义务的反映和概括,是体育教师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它通常以合约化、条例化等形式出现,对从事体育教育的人,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教学,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样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对学生的心灵教育以及思想品格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师也者,代父母而任教育者也”,“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4]。”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学术态度和行为风范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年轻一代的素质。

(二)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不应被忽视

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系统的子群体,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个性心理、业务技能、科研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同志在早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精辟地论述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段话不仅阐述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也说明了体育在学校教育及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尤其在高校教育中,体育课承担着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身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主要路径

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不仅要依靠法律、制度、舆论压力等外部客观环境来他律,而且要依靠教师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化”和“良心”来自律。做到以法立教,以身立教,引导体育教师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以敬业的精神和优良的品德感染学生。

(一)外部路径

1.依法从教,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师德考核监督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只有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把教师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纳入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确保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5]。”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考核监督机制,首先,要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体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遵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意见》中各项关于师德建设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后,根据体育部体育教师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核条例,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师德考核机制,为师德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师德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考评,同时要把师德建设情况作为主要内容纳入体育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把评价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考核的主要内容,与分配政策、职务聘任、评优奖励和个人收益相挂钩。

其次,为了全力落实师德考核中各项规范要求,学校和体育部应联合组织建立专职负责教师师德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督导小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并且应把同行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列入到监督体系中。设立师德举报投诉电话、师德邮箱,主动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师德监督。对于师德表现表,要奖惩分明。对不符合《规范》中“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项规范要求的体育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教育,敦促整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要落实对体育教师的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师德高尚的体育教师应予以重点培养和表彰奖励,树立正面榜样形象。

2.切实落实师德培养工作

学校和体育部要把体育教师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明确的培养方案。对于青年教师,应充分运用师德教育的载体,紧紧抓住入校教育、岗前培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思想观念的教育,特别要将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充分融入到培训中来,提高青年教师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对于中老年教师,应积极创新师德教育途径,鼓励他们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体育部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与系列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学习讨论、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热情;不断丰富和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时代性,推动广大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育方法运用的能力。使师德的培养工作可操作化和具体化,而非走形式化和表面化。

(二)内部路径

1.敬业――坚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海无涯,求知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在知识与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的新时代,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担负起促进知识更新的责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变过去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和竞技体育观,树立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融为一体的多维的综合体育观[6]。

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进行一场观念的变革,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其次,要不断吸纳所教专项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成果,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更新、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结构僵化陈旧,改变“吃老本”的观念;再次,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虚心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的经验,学习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把所教专项的新进展与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2.爱岗――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爱岗应体现在爱护学生和关爱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到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把学生当作教师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清代学者唐甑极力主张教师要多与学生亲近:“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7]。”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的真心爱护,学生才会愿意主动亲近教师,并且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内容。

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努力改变师生交流不畅的状况,搭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蔡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2] 张禧,邓良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育人[J].高等农业教育.2014.9:32-34.

[3] 李健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4]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书局.1984.

[5] 刘川生.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流教师[N].光明日报.2013.04.13.

[6] 田春兰.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 唐甄.潜书(下篇)[M].北京:中华书局.1955:502.

上一篇:关于提升高校排球教学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在休闲旅游业中设置定向运动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