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集萃 第5期

时间:2022-09-13 12:22:47

编者按:《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桥上。庄子说:“鲦鱼游弋得很从容,这鱼很快乐啊。” 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虽说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腰缠万贯,也不一定能让我们出人头地,但是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与品位,不读书的人又怎么能知道读书的乐趣呢?

书虫三乐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书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精神的美味佳肴。很多人热衷读书,把书视为心灵的知己。这些忘我的书虫们,沉浸在白纸黑字之中,自得其乐。

一乐为买书。书虫逛书店就如女人逛街一样,在乎结果,但更在乎过程。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旧书摊,一有空,我就蹲在书摊前翻书,有时看得痴迷投入,常常忘了上课时间。尽管有时只看不买,但善解人意的书摊老板从不对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书虫下逐客令。到了双休日,我就和文朋书友到市里各大书店闲逛,看到一架架琳琅满目的书籍,就如鱼儿游入了大海。因经济条件有限,我只能从伙食费中抠出钱来,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那本书。上班了,我每次出差,都会去当地的书店转转,总有意外的惊喜等着我。我把买来的书放在床头,一本本地慢慢阅读品味。

二乐为借书。古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对于书虫来说,是扩充书籍来源的重要渠道。毕业后,我也常到老师家做客,看望老师是一方面,最主要是奔着老师家书房,上千本藏书让我垂涎不已。看完一本还一本,然后再借一本,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不能说借书没有私心,只不过大家都是爱书之人,不忍心夺人所爱罢了。我有一个同学,父亲是生意人,家境殷实,家里买了大量书籍,很多书就摆在书架里装点门面,连封面薄膜都不曾撕开。我向同学借书,他倒是爽快,相中哪本拿哪本,看完后还书,同学随手就仍到宿舍抽屉里,后来当废纸卖掉了,把我心疼的啊。后来手里的两本书,我犹豫再三,还是自私地占为己有,尽管有些内疚,但看着爱书静静地躺在枕边,心里也是窃喜不断。

三乐为读书。读书就如同为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可以在寂静的深夜,桔黄的台灯下手展香卷;也可以在嘈杂的车厢里,徜徉于字里行间。慢慢回味,韵味无穷,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一阵清风拂来,缕缕馨香沁入心田,还有什么比读书还让人心静如水、惬意舒畅呢!

书虫三乐,其乐无穷。

吉林省榆树市教育局文秘科

吕清明

我与书的不解情缘

打小儿我就喜欢读书。

小时候我到别的小朋友家去玩,吸引我的往往不是各种好玩的玩具,而是那些花花绿绿的故事书。经常是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忘了回家吃饭。当别的小孩在一旁打打闹闹玩耍时,我在一旁专注地看着书,忘记了一切。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妈妈望子成龙,把应该给我买的玩具都折成了书。我还没上学,就把小学三年级应该学的字都学会了。读书让我开拓了眼界,让我学到了同龄小朋友不曾知道的知识。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给新同学提了一个问题:“教室里有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各种答案:桌子、椅子、黑板、门窗、电灯……而我的答案却雷倒一大片:“教室里还有空气!”老师愣了愣然后说了一句话:“打今儿起,你就当班长!”

当别的孩子梦想成为科学家、飞行员的时候,我只想当一个新华书店的售货员,在散发着书香的环境中,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那是一份多美的工作啊。然而这个貌似简单的愿望终究也没能实现。参加工作后,虽然收入不多,但是我买起书来却不吝啬,试想一下,在温暖的午后,搬一张椅子,泡一杯清茶,悠然地读着那散发着墨香的书,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书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财富,然而我依然爱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家致富,那些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技术书籍不是用来读的,只能称为用书或查书,和读书不搭嘎的。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是为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与品位,陶冶性情。现在,电子书比较流行,我也下载了不少,固然是便捷了许多,但怎么也找不到那种读书的感觉。科技进步了,社会发展了,人们在物质生活富有的今天更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才不会感到盲目和空虚。

这是个书香渐远的年代,让我们抽出闲暇,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愉悦与恬静。

黑龙江垦区农广校291分校

周传君

上一篇:产粮大县 谁在种田 下一篇:信息化集成技术在加油卡领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