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13 11:20:44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根据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利用学具进行数学学习的本领。

一、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圆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一开始就通过学具的操作,懂得将2朵红花分成两部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2”的分法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很快地熟识2的组成。通过简单的动手,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必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所以教师不能专门给学生讲解必须如何思考,而只能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深入浅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授,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并把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比如:第二册107页应用题部分,学生在初步掌握两数相比意义之后出这样一组练习题。①有手风琴1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7架。有多少架电子琴?②有电子琴23架,手风琴比电了琴少7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解答后,先比较应用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看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再比较列式的算式和得数,看它们有什么异同点?想一想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通过以上的对比,使学生懂得比较是多层次的,必须逐项进行,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对比,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多层次的观察对比的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创造实际应用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以后,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开办小商店”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及玩具等,标上价格,作为商店里的货物。由四个小组各选派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组员做顾客,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一张二角,二张一角,二个五分,共五角钱),然后分四个商场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秩序井然,个个都购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而营业员的帐目清清楚楚,分文不差。活动结束后,老师就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编出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体验,搭建自主学习的桥梁 下一篇:增强课程领导力 促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