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创新模式汇报

时间:2022-09-13 10:16:18

女性创业创新模式汇报

创业创新既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妇联组织引领妇女共建共享和谐家园、和美生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立足于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妇联所能,精心培育妇女创业种子、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努力探索女性团队创业创新方式、集聚创业创新力量的新路径,组织引导全区妇联组织、各阶层妇女和广大家庭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活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实施“两创”的发展战略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一、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年底),我区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的家庭主要妇女劳动力有68700人,其中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有3400余人,创业者年龄45岁以下的占80.9%。总体来看,我区女性创业活动比较活跃,但由于女性在创业初始阶段,受资金、技术、经验等因素制约,创业类型仍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创业动机强但创业技能低,创业的方向相对集中于一些低成本的行业,企业规模较小,90.2%的私营经济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

二、目标和路径

针对我区女性创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创业形态目标,即以“女子创业联盟”为载体,形成“女子创业坊”、“女子创业园”两条创业链,通过创业链培育50个创业种子及10个创业集聚点,以创业促就业,最后惠及5000户家庭脱贫致富、共同致富。按照这个目标,采取“培种”、“育土”、“孵化”三步法,大力发展“草根经济”,凝聚团队创业创新力量,使江北女性创业创新活动显现生机和活力。

三、主要做法

培种:理念、技能、典型,培植创业种子

种庄稼需要种子,而创业创新同样需要种子。对创业刚启动需要创业指导的女性,或者有创业意愿的女性我们确定为创业苗子,开展创业引导、创业培训等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她们创业的信心和创业的成功率,培育女性创业种子。

理念转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创业与你同行”系列之一“小老板我行”活动,是加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的一个活动载体。在各街道(镇)组织10场由创业指导组成员、创业女性代表和失业失地妇女参加的围绕创业话题开展“交流面对面”活动;把全区征集到的“1万元开店做老板”创业项目汇编,提供给广大妇女群众;举办有关女性励志、女性创业心理知识讲座;组织“准老板”现场观摩,实地参观创业小老板的企业,等等。理念的转型,使她们感觉到自主创业有可能、自主创业有奔头、自主创业有成就感。尤海娅是“小老板我行”活动的参与者、得益者,现已创办宁波市成功育婴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学员达800多人次,并带动10多人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她说:“当时虽然我自己已考出了育婴师,但办学校还是有点不自信,犹豫不决,参加了你们的活动后我增强了信心,觉得自己有一股力量,相信一定能成功,谢谢妇联。”我们很欣慰,江北又诞生了一个创业种子。

技能基础。创业除了信心还需要技能基础,“菜单式”培训是妇联长期性一项工作,并列入目标考核中。该培训方式内容丰富,共开辟了企业生产、自主创业、社区服务三大门类的培训,涵盖了家政、缝纫、插花、电脑、市场营销等20多种技能,为创业就业者提供多种选择。一些妇女多次参加培训,一人掌握了多种技能,据统计,参加培训的妇女有40%以上获得两个以上技能证书。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79期,培训妇女3023人。如慈城镇失地妇女庞亚琴,是地道的农家女,通过培训获得服装剪裁证书后,利用土地安置补偿费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并招收了50多名失地妇女,被评为市失地人员自主创业带头人,也成了我区女性创业的种子。

典型引路。挖掘典型,树立创业者形象,也是培育种子的一个有效方法。首先,我们通过基层妇联调查摸底推荐女性创业苗子25个,其次是对这些苗子进行逐一上门走访,在走访中既了解女性创业特点、分析困难和解决的途径,同时也给予创业者鼓励和信心,使她们感受到“有家”的温暖。然后开展一系列的创业者形象设计活动:请《宁波晚报》、《宁波日报》的记者写稿报道、在《新江北》上辟出专版,宣传“创业女性小老板”事迹;设计20个流动宣传X架,到各街道镇展示;开展江北区“十佳创业女性”评选表彰活动;制作发放创业典型宣传册5000余册;请创业者作嘉宾,与有创业意愿的女性进行面对面交流。就这样,创业苗子也慢慢地成了创业种子,同时创业种子的形象影响带动了更多的妇女成创业苗子、成创业种子。

育土:联盟、创业链,培育创业土壤

有了创业的种子,还需要有合适的创业土壤才能让种子发芽,为此,我们通过建设一个符合实际的创业形态,即创业链,积极探索一条培育创业土壤的路径。

创业形态,即创业链:

创业联盟。今年3月成立了“女子创业联盟”,搭建以洪塘为中心幅射全区的妇女创业合作交流平台,旨在倡导“创业路上一起走”的团队创业精神。“女子创业联盟”由街道(镇)妇联牵头组织,社区妇联主席、行政村妇代会主任为联络员,辖区创业女性(女能手、女企业家、女小老板等)和有志于创业、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愿加盟的城乡妇女为成员,目前首批成员有50名。

创业链:“女子创业联盟”下设两条创业链,创业链的核心是“女子创业坊”和“女子创业园”,构筑创业产业链。女子创业坊,其形象代言人是郎月琴,她于*年在洪塘创办了“女子创业坊”,有较好的来料加工基础,通过她的作坊创业效应,带动、辐射全区的来料加工业、服务业等10个创业集聚点和创业女性。“女子创业园”,其形象代言人是陈海珍,借助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女能手协会副会长、省人大代表的影响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将“无围墙工厂”延伸到田间地头,带动种养植业、营销业的女性创业。

孵化:信息、技术、互助,获取创业实效

通过“小老板”企业的孵化来培育出根系发达的“草根经济”,推动小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女子创业联盟”成为江北女性创业的“孵化器”。

投入无形资产,产出有效信息。根据创业心理分析,女性创业的弱点之一是对外交流少,获取市场信息能力较男性弱。为此,我们积极发挥妇联群团组织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渠道,对二条创业链的形象代言人及创业种子投入了大量的无形资产。如推荐郎月琴并且获浙江省三十佳来料加工突出贡献经纪人称号、省妇代会代表,推荐陈海珍并且获“宁波市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宁波区域火炬手”、“浙江省人大代表”等,今年上半年我们又有意识地动员输送她们俩参加市妇联组织的复旦大学培训班。获得荣誉和知识的同时使她们能够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知名度高了,人际交往多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宽了。她俩很有体会地说:“在参加会议、活动中拿到订单、找到合作伙伴、了解市场信息,这情况我们以前想都没想过。”有一次,做水产外贸的小老板(创业种子)打电话到妇联很开心说:“谢谢你们,你们请记者在宁波晚报上写了我的创业事迹,已有几个人打电话来,我的知名度提高了,对做生意很有帮助。”在“女子创业联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机会得到妇联的无形资产投入,获得收益。

提供支持系统,获取创业效益。女性创业中如何有效运用创业政策,如何提高实际创业技术,是成功创业的重要环节。妇联从女性创业的“娘家人”的角度,利用妇联的职责为女性创业“谋取利益”,即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让她们获取最大的创业技术援助。建立一个“创业指导组”,有金融、财税、劳动等职能部门中的11位业务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组成;建立一个“创业后援团”,由区优秀男性企业家组成(首批4名),作为创业顾问,实行聘任制,对创业种子的经营理念、企业管理进行指导。建立一个“创业志愿者服务队伍”,上情下达,牵线搭桥,后勤服务等,目前由来自全区各行业热心人士组成的创业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已达百名。创业种子庞亚琴,就是创业指导组现场办公,贷款了40万,买下了厂房,同时也在税务部门税务政策指导下获得了创业的最大效益,目前,庞亚琴又计划另找场地建新厂房,扩大生产。创业种子甬江街道黄幸福的茶室、慈城镇陈秀珍的手工编织加工坊等都是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后的得益者。

营造团队互助,谋取共同致富。“女子创业联盟”成为江北女性创业的“孵化器”,她的精髓是团队互助,她的立足点是能涌现出更多的女性创业小老板、让更多的家庭实现就业。今年5月,“女子创业联盟”开展“女性创业派对”活动,创业种子达成了“五共”原则(即共谋发展思路、共赢合作经济、共享信息技术、共树创业精神、共扶贫困妇女),在创业过程中携手共进,创业坊、创业园有10名成员完成了第一次的派对,并共同签下了协议书。如服装加工小老板王洪萍,员工不稳定,淡季时员工要流失,创业坊形象代言人郎月琴表示,淡季时员工到她工厂做,这样员工就安心了。同样,陈海珍的创业园设立了远程教育点为创业姐妹们提供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技术互帮的平台。创业园的成员由于各自经营内容不一样,但为了共同的创业目标,必须凝聚团队的力量,陈海珍自己不种桔子,她就把桔子的订单提供给营销桔子的成员,做到市场信息共享的互助精神。

“女子创业坊”其“五个不限制”(即“不限制学历、不限制年龄、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场所、不限制身体”)的灵活就业模式,使妇女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就业,并且有效缓解了周边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尤其还提携带动了我区一批由女性创办的小型加工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分工合作进行来料加工的产业形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目前,“女子创业联盟”的女子创业坊已发展创业集聚点10个,有1200余名城乡妇女加入到家庭创业之中,平均每人每月收入超过千元。同时,创业集聚点还通过志愿者,为全区低收入有手工劳动能力家庭提供加工业务上门送货、结算服务,这项活动已列入区政府就业计划中。由于手工加工集聚点业务不稳定,妇联又走访有关企业,牵线搭桥,为创业坊的集聚点联系加工业务,让更多的家庭共享创业成果。

三、体会

工作实践使我们感到,在妇女创业创新工作中,只有找准妇联组织在妇女创业创新中工作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引领妇女投身“两创”事业。

1、在弘扬创业创新精神中,妇联应做宣传者

创业为女性成功、成就、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妇联具有宣传妇女工作的组织优势,在不断总结推广女性创业的新鲜经验中,要运用一切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活动形式,在妇女中营造“以作为求平等,以贡献争地位,以创业论英雄”的浓烈氛围,把广大妇女的行动统一到创业发展的实践中来,激发妇女创新、创业、创优的满腔热情,激励更多的妇女走创业之路,做成功女性。同时要有创业品牌意识,通过宣传提高创业品牌的知名度,获取品牌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在加快妇女创业创新发展中,妇联应做示范者

妇女占人口半数,是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区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妇女创业的空间日益广阔,

因此,作为妇联组织为女性创业、建功立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解决女性进步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好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首先妇联干部自身必须有解放思想、心系创业、劲付发展的敬业精神,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其次要加强学习,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创业心理知识,具备市场信息的获取、人际交往等技能,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为女性创业服务,成为妇女创业的坚强后盾。

3、在优化女性创业环境中,妇联应做辅路石

女性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社会网络与人文环境因素对于女性创业者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妇联要主动为妇女创业铺路搭桥,协调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女性创业实行性别倾斜,尽力为女性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场地、技能、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扶持,指导妇女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给予她们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照,努力提供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使更多的创业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更多的创业女性走向成功。

创业创新既是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区的女性创业创新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创业容易守业难,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为妇女姐妹创家业,为江北构建和谐家园作出努力。

上一篇:关注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汇报 下一篇:女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