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同穿刺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劣比较

时间:2022-09-13 09:47:19

新生儿不同穿刺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劣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中应用的优劣,减少患儿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观察裸睡暖箱中的新生儿选择头皮、腋下、肘部、手腕、手背、脚踝、足背不同部位静脉留置情况。结果:腋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头皮、手背静脉留置时间长于其他部位,其他部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首选腋下静脉,若无成功把握或失败,退而选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其他部位静脉均不宜作首选。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腋下静脉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8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通过1年来对我科住院新生儿不同穿刺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记录,优劣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足月儿564例,男325例,女239例;早产儿473例,男256例,女217例;年龄1小时~28天,足月儿体重2.3~5.8 kg,早产儿体重1.03~2.76 kg。包括肥胖儿、营养不良的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溃及炎症。

2 方法

2.1 留置方法:根据患儿血管情况选择穿刺部位,采用BD公司或贝朗公司24号安全留置针,由新生儿室当班护士负责穿刺,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穿刺成功后注明日期、时间,随后在静脉留置针观察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床号、日龄、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输液完毕后用含0.5%肝素盐水封管,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肝素帽内均匀推入封管液[1]。期间观察有无红肿、渗液、静脉炎、脱针等现象,发现后拔针并记录。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7天。3M透明敷贴潮湿或松动及时消毒更换。

2.2 腋下静脉穿刺方法:(1)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腋窝呈水平暴露,不用止血带。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常规消毒后将留置针在腋下静脉下方0.5~1.0cm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2],注明穿刺时间。(2)证明穿刺成功与否的方法。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腋静脉内,拔出硬芯回血顺畅,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明穿刺成功;若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颜色鲜红,液体不滴,推注药液时阻力大,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帽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立即拔出,按压5分钟后重新选另一侧腋静脉进行穿刺。

2.3 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患儿仰卧,头皮毛发用一次性安全刀片刮净,备皮范围为8 cm×8 cm,消毒面积大于敷贴面积(6 cm×7 cm),去除针套,松动针芯,以左手食指、拇指固定静脉两端,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15度~30度在静脉上方进针,速度适中,见回血后防低角度进针0.2~0.5cm,左手将套管送入静脉,同时以中指阻断前方静脉,防止血液外溢,右手完全退出针芯,连接好肝素帽,再次消毒穿刺点,用3M透明敷料固定,注明穿刺时间。

2.4 上肢的手背、手腕和肘部静脉,下肢的足背、踝部静脉,穿刺方法相同,按常规方法操作。最后小夹板固定关节处(夹板外包裹纱布),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作用。

3 结果

从静脉留置针观察记录本中随机抽取100例作分析比较,表1显示,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与其他各部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次头皮静脉,然后是手背静脉。头皮静脉与手背静脉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与手腕、肘部、足背、踝部静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腕、肘部、足背、踝部静脉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4 讨论

4.1 腋下静脉:腋下表浅静脉即为贵要静脉,贵要静脉口径粗、弹性好,位置表浅易固定,临床上常用于静脉插管等治疗[3]。表1显示,腋下静脉与其他各部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管径细,穿刺保留时间较短,平均为3天左右,易因局部药液外渗或针头堵塞而需要重新穿刺。经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平均5~7天,药液不易外渗。但腋下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腋下脂肪多的足月儿难度增大,早产儿腋下脂肪少,血管显露明显,可首选;腋下静脉位置固定隐蔽,肩关节活动相对较少,上肢处于功能位,不必束缚上肢活动。不易被患儿抓掉,安全性比较高,经X线观察,即使手臂下垂留置针也不会打折。手臂拉直背伸位时,不可强力牵拉,防止上臂意外损伤。穿刺侧上臂呈自然外展,尽量减少患儿穿刺侧侧卧,以免静脉回流障碍,增加静脉炎发生率;腋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血流快,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为确保热卡的供给,经常需要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高营养液体[4],经腋下静脉输注这些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大的液体,外渗几率小,长时间留置很少造成静脉炎,从而保持了血管的完整性。在治疗新生儿休克和心力衰竭时常静脉注射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经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输注这些刺激性大的药物,局部皮肤容易发红或苍白, 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的改变,长时间留置易致静脉炎,需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刺激,给患儿带来痛苦,给护理带来不便。通过观察记录,曾出现静脉炎2例,外渗1例。经及时处置后,无后遗症。

4.2 头皮静脉与手背静脉:头皮静脉与手背静脉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新生儿头皮静脉表浅、皮下脂肪少、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是输液、输血和给药最常用的途径[5]。新生儿头皮静脉置管部位: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虽然新生儿头部静脉暴露明显、易穿刺、便于观察、污染机会少,但观察发现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有4例脱针,这往往出现在日龄较大、反应较好的患儿,并与患儿大幅度的头部活动导致留置针与床垫发生摩擦而掉针或双手固定不牢发生抓针等因素有关。颅内出血患儿,避免头皮穿刺,而采取选择四肢静脉来完成静脉留置;新生儿手背静脉血管相对头皮静脉而言较粗直,较明显,更有利于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穿刺。但穿刺部位易受污染,如吮指导致的唾液污染。沐浴时注意保护留置的部位,避免潮湿;另外,用小夹板固定好坏与留置时间有相当关系。

4.3手腕、肘部、足背、踝部静脉:手腕、肘部、足背、踝部静脉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腕、肘部、足背、踝部这些地方静脉,暴露比较明显,也常选择这些静脉来完成静脉留置;手腕、肘部、,踝部静脉处在关节处,患儿活动容易使套管触及血管壁,造成滴液不畅及沿着穿刺点渗血、渗液而影响留置时间。患儿双脚活动,摩擦踝部,最易导致脱针。观察记录中踝部有4例脱针,足背有2例;人体下肢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最慢,输液时液体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的时间长,所以易致下肢渗液、肿胀、发红、静脉炎等症状。观察记录中发现,都出现以上并发症。在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度~30度,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早产儿血浆蛋白水平低下易致水肿,特别是头和四肢已发生性水肿,使护士不易区分留置针的渗漏和性水肿,即使可见回血也不敢继续在该部位输液,使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故早产儿不宜首选头皮和四肢静脉。

新生儿不同穿刺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各有优劣,从留置时间上看,腋下静脉>头皮静脉>手背静脉>手碗静脉>足背静脉>肘部静脉>踝部静脉。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首选腋下静脉,若无把握成功或失败后,退而选头皮静脉或手背静脉,其他各部位静脉均不宜作首选。当然应据患儿血管情况,灵活掌握。选择四肢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好局部,限制其活动可延长保留时间。选择头皮静脉注意手固定的连续性,可使保留时间延长。

参考文献:

[1]饶庆华,元风,李宝丽,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2]孙艳平,杨佳涛,常雁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09.

[3]陈锦秀,丁玲莉,罗薇,等.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危重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56.

[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16.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5.

收稿日期:2007-07-19

上一篇: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下一篇:异丙酚伍用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