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乐”作文训练法

时间:2022-09-13 09:07:34

“五乐”作文训练法

从教十几载,我的深刻感受是:大部分小学生作文难、写不好。所以近几年来,我致力于小学生习作创新。目前,已见点成效。下面,我把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归纳为“五乐”作文训练法,请同行予以批评指正。

一、乐看

“观,大自然千姿百态;看,人世间多姿多彩;视,人和事形形”。这一切,自然会引起学生“乐看”。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我在教学中,将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相结合,适时改变传统模式。首先,把观察时间的钥匙交给学习的主人——学生,再以兴趣引路,去“乐看”,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感受美,发现美,去实践,去体验。这个大课堂里有千奇百怪的万事万物,各式各样的真善美丑。课前,我总是不忘给学生“猎枪”,让他们带着“猎物”凯旋而归。大家品一品、尝一尝,悠哉、乐哉。

有计划地野炊、采访等使学生自己觉得是“乐看”的主人,处处留心,娱乐无比。眼看、耳听、手触,脑子里怎会没有想法,怎么不想一吐为快,产生“我想写”的愿望呢?在快乐、伤感、悲愤、娱乐中,有米将下锅,好菜需烹饪,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实践证明:“乐看”为学生提高习作能力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乐读

阅读是一种生产力,是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习作的外化表达。多读课本中的名片佳作,朗朗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因为课本中的有限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拓宽阅读面,才能满足习作需求。因此,必须使学生“乐读”。

教学中,我率先榜样示范,理想培植,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实现理想,应以知识为基础。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多阅读。只有多阅读,习作水平才能提高。当然,学生在阅读中视野拓宽了,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文素质就能得到提高。

鲁迅先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为了弥补课外书籍的不足,每周五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组织学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一次图书,并在第二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更方便学生阅读,我组织学生在本班办起了“阅读书角”,自己订阅与班级订阅,自投书籍与学校借阅相结合,不断壮大,由少到多。学生有了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小蜜蜂”就寻到了花的“海洋”。

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阅读时,我告诉学生“书山拾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妙语佳句,写下精彩一段,谈谈体会想法,随记并妥善分类整理、保存。

更让人欣慰的是,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讲故事、说名言、道警句”,精彩佳句展……学生“深入宝山满载归”的场景,仿佛正迈入会习作的殿堂。

三、乐说

学生说的过程,是口语交际能力、思维敏捷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的综合反映。说的问题解决了,就不愁写不出来,应促使学生“乐说”喜闻乐见、“乐说”古今趣谈、“乐说”天方夜谭。可见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辞令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小。

我在实施“乐看”、“乐读”训练步骤的同时,激发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随时或者利用习作课、实践活动等说给大家听,可以自由发言,想好就说,说不好,还可以再说。把分类的信息,列好提纲由老师点拨、同学帮助,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我在教学实践中,惊喜地发现,学生积极主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乐写

使学生快乐地习作,是习作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过程中,我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独辟蹊径地去写,标新立异,随意表达。然后,我在适当处、关键时候,加以点拨、指导。多鼓励表扬,在学生作文中找“金”。适当时,提出修改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把有创新表达之作,让学生相互品尝。激趣点拨宛如一根引火线,使学生“乐写”。

习作指导是习作教学的核心,但必须使习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我始终坚持榜样示范动力,与学生同甘共苦,突破习作难关,共同配制佳酿,一起分享快乐。“后进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中等生”乘风破浪,到达彼岸;“优等生”披荆斩棘,终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怎么会不“乐写”呢?

“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勤写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乐写”是学生成功的法宝,多练习作有利于捕捉实践活动之中稍纵即逝的“金光”,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或长或短、有感而发、有情即抒。

我为了使这一训练步骤得以全面实施,大力营造“乐写”氛围,定期开展“学生手抄报”展览活动,日记周周比,开展“作文竞赛”活动……每学期我和学生一起将本班学生在各种习作活动中得到好评的作文收集整理并打印成册,发给班上的每位学生让他们赏读,让学生从中品味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大激发他们的习作激情。

五、乐改

学生的习作刚刚问世,免不了“粗”而“不足”,我及时引导学生一改、再改,使其从修改中获得乐趣,从修改中领略喜悦。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多改,才有情文并茂的习作佳篇诞生。只有多改,才能写出“凤头、猪肚、貂尾”之作。“乐作”成了习作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

讲评批改习作时,我一改常规,把习作修改权交给学生。当然,这是建立在我把修改习作的方法交给学生,其中免不了师生双向互动。由于有了习作的兴趣,小学生谁不愿意是伯乐呢?形式多样的自改、互改、集体改、自评、大家评等,使本来活跃的习作园地,又添活力,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以提高。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五乐”作文训练法,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能力的有效策略,是一条以兴趣引路、以“乐看—乐读—乐说—乐写—乐改”为路线,使学生走向会创作的金光大道。

上一篇: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下一篇: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