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圈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3 08:22:05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圈发展研究

2007年,浙江省发改委批准成立包括杭州、湖州、嘉兴、绍兴4城市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将其列为全省重点规划区域。杭州城市旅游圈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杭州主城区为核心,以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6个县(市)为节点的杭州城市旅游圈。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作初步探讨。

产业集群概念最早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920)一书中提出的,其后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及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学者麻学峰(2005)、尹贻梅(2005)、聂献忠(2005)等人分别从旅游业角度、旅游企业角度及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展开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集群定义如下: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

一、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是进一步加快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产业集群大体上包括3个基本层次:由旅游吸引物构成的核心层,由食、住、行、游、娱、购等相关旅游企业构成的紧密层;为提供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等构成的辅助层。

杭州城市旅游圈内4座城市地处长三角旅游金南翼,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优势,是杭州城市大旅游圈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杭州城市大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

杭州城市旅游圈的形成,必须有旅游产业的聚集,并形成规模优势。旅游圈内的4座城市地缘关系紧密,文化同根同源,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且互补性强,在旅游发展上具有共生性的特征。通过建立合作的专门机构,加强旅游规划,开发各地特色旅游产品;共同开展对外宣传促销;4市间客源互动;进行旅游教育培训的合作,推进旅游企业对接,加强共同市场的管理,规范旅游秩序等措施,进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必然能加速杭州城市旅游圈的发展。

(二)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转变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杭州城市旅游圈内的旅游产业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从经济组织的角度讲,表现为分散布局和分散发展,缺乏群体规模效应,资源共享利用率低。通过集群式发展提高资源共享程度,通过群体规模效益和共生效应降低基础设施成本,能有效促进生产手段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培育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

旅游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是集群内旅游企业对知识累积、学习能力、社会网络、协同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机整合能力。经过1年多的发展,杭州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开发和发展初见成效,但是同发达国家城市旅游合作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重要的原因是核心能力不明显。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加快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四)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杭州城市旅游圈的竞争能力

旅游产业集群为圈内旅游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双重机会。首先,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革新技术、创新旅游产品、改进服务质量。其次,旅游产业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竞争使旅游产业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化,合作使旅游企业间形成的产业链更加紧密。再次,促进旅游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集群内旅游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必将对提升杭州城市旅游圈的竞争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五)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解决杭州城市旅游圈“三农”问题

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具有不可运输性和旅游产业具有关联性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农、牧、副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二、建设杭州城市大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优势不在于同一领域“弱”、“小”、“散”旅游企业的单纯聚集,而在于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概括为: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来推动,文化是底蕴,人才是关键。

(一)优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确保杭州城市旅游圈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1.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杭州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在实际推进中存在以下障碍:其一是体制障碍,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地沟通协调力度不够;其二是政策,一些城市怕被弱化,存在有意无意的“克隆现象”,最终造成非良性竞争。为此,杭州城市旅游圈必须在体制上创新。

2.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诚信是旅游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旅游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宣扬诚信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建立完善的信用规章制度。

3.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由于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发展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通过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因而其竞争力提升受到严重制约。为此,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的倡导下,可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旅游企业进行扶持,使旅游企业和本地机构共担风险和投资,同时也分享收益和回报。

4.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与硬件环境。打造圈内一小时半交通圈,同时加快“数字杭州城市旅游圈”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延伸区域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企业战略重组,培育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

杭州城市旅游圈目前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数量少,这一现状使得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圈内经济特点和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旅游企业集团,以提升杭州城市旅游圈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发展考虑,应立足旅游产业最基本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联合打造杭州城市旅游圈统一品牌,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高层次、大规模地实行相关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形成由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主导和规范市场的格局。

(三)通过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形成有影响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1.以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杭州城市旅游圈应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名牌。

2.以主导、高品质和系列化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杭州城市旅游圈应重点打造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大旅游品牌,共同策划和推广杭州与周围3城市的精品旅游线路,以组合品种多样的高品质系列化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形成。

(四)建立旅游人才支撑体系,实行旅游人才开放政策,为杭州城市旅游圈提供合格人才

旅游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为此,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杭州市的科教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实行人才的开放政策,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为周边城市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以保证圈内人才的需要。

总之,应树立大区域开发观念,把杭州城市旅游圈的旅游产业集群融入长三角产业集群之中。通过在杭州城市旅游圈内建立旅游产业集群,使圈内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并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旅游圈的合作与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牧区苏木镇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西部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路径选择